■ 文/黃曉峰
南昌起義中的貴州健兒
■ 文/黃曉峰
鮮有人知的是,在南昌起義中,無數貴州健兒英勇奮戰(zhàn),為革命立下了不朽功勛。
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義,揭開了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和創(chuàng)建革命軍隊的序幕。從1933年起,這一天被定為中國工農紅軍成立紀念日,后來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建軍節(jié)。
然而,鮮有人知的是,在南昌起義中,無數貴州健兒英勇奮戰(zhàn),為革命立下了不朽功勛。
當時參加南昌起義的部隊,主要是國民革命軍第二十軍和第十一軍的二十四師,其中以二十軍的人數最多、力量最強。正因為如此,二十軍的軍長、當時尚未入黨的賀龍同志,擔任了起義的“總指揮”。
從起義當天的戰(zhàn)斗過程來看,第二十軍負責進攻江西省政府、第五方面軍總指揮部和“進賢門”兵營,其當面之敵為五個團;葉挺的第二十四師則負責攻擊天主堂,當面之敵為一個團;而朱德的軍官教育團只擔任了警戒任務。
起義后,賀龍擔任了“革命委員會”的“主席團總主席”。起義部隊進行了整編,下轄三個軍,賀龍是“總指揮兼二十軍軍長”,葉挺是“代理前敵總指揮兼十一軍軍長”,朱德是第九軍的副軍長(軍長是韋杵)。
根據以上情況分析,說“二十軍是南昌起義的頭號主力”,應該沒有問題。
那么,賀龍的這個第二十軍是支什么部隊呢?
第二十軍的前身是“國民革命軍第九軍第一師”,而第九軍(軍長是當時的貴州省長彭漢章)正是黔軍。
1924年,賀龍從川軍那里得到一個“川黔邊防軍第九混成旅”的番號,隨即帶領著自己的湘西弟子進駐貴州的銅仁、松桃。兩年時間里,賀龍的部隊在這一帶收編保安團、警備隊等各類武裝,很快擴充為六個步兵團。
1926年8月,賀龍宣布率部參加北伐,并升任“國民革命軍第九軍第一師”師長,黔軍歐百川部隨即加入該師。
1927年8月,第二十軍下轄三個師,共計一萬二千多人。這其中有多少個貴州兵,沒有確切的統(tǒng)計,但二十軍的三個師中,兩個師長、一個副師長都是貴州人。
第二十軍一師師長是賀龍的堂弟賀錦齋(1928年9月在“湘鄂邊”為掩護賀龍突圍而犧牲),副師長歐百川是貴州松桃人,苗族,他麾下的官兵有不少是貴州人。
二師師長是秦光遠,貴州鎮(zhèn)遠人,早先曾任賀龍的副官,在銅仁擴軍中立功而升為獨立第三團團長,其軍中主要官兵多為貴州人。
三師師長是周逸群,貴州銅仁人,北伐時曾任國民革命軍總政治部的宣傳隊長,后到第九軍任第一師政治部主任,二十軍成立后任軍政治部主任。他所帶領的第三師中,骨干多是黃埔軍校畢業(yè)生,貴州三穗人楊至成上將當年就是這個師六團六連的指導員。
如此看來,二十軍的三個師基本上都由貴州人掌握,黔軍人數在二十軍中也應占據絕對比例。
此外,周逸群還是賀龍的入黨介紹人,因此有人評價說:“沒有周逸群就沒有賀龍,沒有賀龍就沒有南昌暴動?!?/p>
南昌起義時,周逸群率領二十軍教導團和第六團,將敵第九軍的主力殲滅,對南昌起義的勝利起了重要作用。歐百川領導的第一師,負責包圍敵第九軍教導旅和第三軍留守部隊,經過一夜激戰(zhàn),出色完成任務。秦光遠率領二師警戒贛江下游及進攻江西省政府,激戰(zhàn)四小時勝利完成任務。
值得一提的是,“八一起義”時,南昌城里的敵軍主力為:朱培德的直屬警衛(wèi)團、第三軍第七師(軍長朱培德,師長王均)的兩個團,以及第九軍二十八師的三個團。起義當天,“直屬警衛(wèi)團”被消滅,七師的兩個團長被朱德請去吃“鴻門宴”,群龍無首,結果被繳械。
而九軍二十八師的三個團卻保持了“中立”,沒有做認真的抵抗,這對促成起義成功是有積極意義的。
第九軍是黔軍,二十八師的師長是韋杵(貴州安龍人、布依族)。起義當天,韋杵在九江養(yǎng)病,不在南昌,所以沒有參加起義。起義成功后,“革命委員會”整編部隊,除原有的第二十軍外,把第九軍二十八師升格為“第九軍”,宣布韋杵為軍長(朱德為副軍長),把十一軍二十四師升格為“第十一軍”(葉挺為軍長)。
這樣看來,南昌起義的三個軍中,有兩個軍是“黔軍”。“黔軍”在南昌起義中的重要作用,毋庸置疑。
(摘編自黃曉峰撰寫的《我知道的老兵故事》一書 編輯/任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