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堅
巴黎,回來的人只說購物中心、香水皮革。很少有人說,那是一個很好玩的城市,簡直玩瘋了。無邊無際的玩場,滿城的露天咖啡館、畫廊、劇院、電影院、小店、古玩店、鮮花店……人們仿佛只是在盡情地享受生活,這是一個生活之城。我隨便與咖啡館里的一位女士攀談,哦,她是馬達加斯加來的,正在寫劇本。我遇到一個祖?zhèn)魅蔫F匠,他的作品前面標著,這把刀打造所需時間是8小時34分鐘。巴黎每周出版一本刊物,上面全是各式各樣的電影、音樂、戲劇、新書發(fā)布會、詩歌朗誦會、搖滾音樂會、畫展、跳蚤市場、書店的廣告,有人告訴我,每個夜晚,巴黎同時有數(shù)百個新創(chuàng)作的戲劇在上演。
我又去了紐約,也是如此,人們在市中心巨大的露天公園里曬太陽,聽音樂。阿姆斯特丹,也是如此,人們在排長隊看馬蒂斯的回顧展。美國最著名的雜志,叫做《生活》?!栋屠韪傎悎蟆?,從第一頁到最后一頁,都在告訴人們,生活!生活!生活!就像中國宋代、明清的某些年代,生活,好玩,似乎成了社會的唯一方向。乾隆是中國最喜歡玩的皇帝,三次出巡,玩遍江南。
人們涌向城市去,那倒還不僅僅是入市。古代,人們?nèi)胧?,然后“買魚人散”,回家,睡覺。城市是比鄉(xiāng)村更豐富多彩的地方,城市比鄉(xiāng)村更好玩,“錦城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半入云”。城市精神生活的場所更豐富,無邊無際的玩場,“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人們在城市里不僅僅是入市,也在那里過日子。過日子,哪里都可以過,鄉(xiāng)村可以過,荒山野地可以過,但只有城市過日子最豐富最好玩??纯础都t樓夢》描寫的中國古代城市生活,看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或者張岱們的散文,或者劉侗的《帝京景物略》,就知道古代中國城市之好玩,簡直到了玩物喪志的地步。
玩的本義,并非20世紀以來那種負面的意思。“文革”時代,玩是禁止的。革命才是正事,誰敢玩?不準玩一直暗中影響著中國世界。而人生,正在于好玩,中國之文化,不外乎就是如何令人生好玩,入世而不是基督教般的出世?!巴婀胖瘢乜蓪殣??!保ā额伿霞矣?xùn)·雜藝》)玩的古義,就是弄玉?!巴妗弊?,由“元”和“玉”組成?!坝?,石之美者,有五德。潤澤以溫,仁之方?!保ā墩f文解字》)“元者,為萬物之本?!保ā洞呵锓甭丁ぶ卣罚┰褪情_始、太初、本源。玉,就是石頭中的石頭,大地精華,它們超越了普遍石頭的平庸,把玩這些石頭,可以使人覺悟到生命的本真,覺悟到超越性的永恒。
玩玉,可以令人意識到無的存在,從有的控制下得到升華。不以物喜,只有玩物,玩物,但不喪志。玩物喪志不是玩的錯誤,是玩過度了。中國文化所以喜歡這些無用的東西,好玩的東西,玉石啦、翡翠啦、花鳥蟲魚啦、蘭花啦、書畫啦……因為這是中國文明的明法。中國文化的形而上世界不僅僅在書齋里,更寓于日常生活世界,從一家人的中堂,從一套椅子的排列領(lǐng)悟天地國親師,這就是中國文化。中堂在中國,那就是家廟。蘇州園林,那是中國之玩、之教化的最高境界。我曾經(jīng)說,蘇州是中國的西斯廷大教堂。玩是安居樂業(yè)導(dǎo)致的精神升華,惶惶不可終日,誰會想玩?
昆明人有句從《紅樓夢》時代傳下來的古話,叫做“玩場”,指的是好吃好喝好玩,活著有滋味有意義的地方。一個城市就是一個玩場。如果城市只是超市購物,銀行取錢,害怕汽車喇叭,擔心城管突襲……就不是玩場了,那是熬場。有人說別說得那么絕對,還是搞了一些玩場的,比如歌劇院。啊啊,中國特色,如果你不是達官貴人,能進去嗎?而且,日常嗎?可以天天玩嗎?天天聽歌劇那不得累死?那是西方人的玩場,中國最好玩的場須有廟會碼頭性質(zhì),適度的無序,隨心所欲。我少年時代的昆明文廟、茶館、少年宮、小人書店那是可以天天進去玩的地方,街道也是,不僅僅是些交通支線,你可以沿街沒完沒了地一直玩到倒下。我就在這些玩場中覺悟到君子之道。就算那些高檔到只是撐個城市形象、地標的玩場,也是寥若晨星??!城市建設(shè),蓋了那么多一點都不好玩、沒法玩的商品房,請問,蓋過幾個書店、電影院、劇院、音樂廳、文廟、教堂、寺廟、集市、菜市場、圖書館、公園……在中國這個講究寓教于樂的社會,這些地方大約應(yīng)該三步一崗五步一哨吧?
不好玩的城市隱藏著危險,普遍的空虛無聊,必將釀出多事之秋,因為郁悶須有出口。為什么一點小事就足以導(dǎo)致大動靜,因為不好玩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