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梅 張 華 山東省臨朐縣人民醫(yī)院兒科 262600
兒科護士心理壓力的緩解與應對
張春梅 張 華 山東省臨朐縣人民醫(yī)院兒科 262600
目的:了解兒科護士面臨的心理壓力及其應對措施,為減輕兒科護士心理壓力提供可靠依據(jù)。方法:采用自行設計的調(diào)查問卷和護理人員心理壓力及應對措施,對在兒科工作的55名護士進行調(diào)查。結果:兒科護士在社會、工作性質(zhì)與強度、人際關系應對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壓力。結論:兒科護士存在較大的心理壓力,應營造一個良好的工作生活環(huán)境,建立支持系統(tǒng),提高業(yè)務技術水平,幫助兒科護士減輕和消除心理壓力。
兒科護士 心理壓力
護理工作是致力于人類健康的服務性工作,由于職業(yè)的特殊性及其他各種因素的影響,兒科護士在緊張繁重的工作中承受著很大的精神、心理壓力,對身心健康和工作質(zhì)量造成極大的負面影響,由于其工作對象的特殊性,在臨床工作中承受相應較大的心理壓力,既影響患兒的康復與身心健康,同時也會影響護士的身心健康與護理工作質(zhì)量[1]。本文采用自行設計的一般資料調(diào)查問卷和兒科護理人員心理壓力及干預方式對我縣3所醫(yī)院的55名兒科在職護士進行問卷調(diào)查,結果報告如下。
1.1 對象 選擇我縣3所醫(yī)院的55名兒科在職護士進行問卷調(diào)查,年齡20~45歲,平均年齡28.60歲。學歷:中專20名,大專及以上35名;職稱:護士21名,護師24名,主管護師10名。從事護理工作2~23年,平均8.40年。均無身心疾病。
1.2 方法 問卷由調(diào)查者根據(jù)相關文獻資料自行設計,內(nèi)容包括一般資料、兒科護理人員心理壓力及應對措施3部分。一般資料包括護理人員所在科室、年齡、工齡、職稱、學歷及婚姻狀況等。兒科護理人員心理壓力源調(diào)查含有5個方面。應對方式包括合理化、求助、自己解決;應對效果分完全有效(采取應對方式后壓力消除),部分有效(采取應對方式后壓力緩解),無效(采取應對方式后壓力無緩解或增高)。共發(fā)放問卷 55份,回收有效問卷 53份,有效回收率96.36%。
58.5%(31/53)兒科護士在日常工作中采用較為積極的應對方式,而41.5%(22/53)采用消極應對方式。88.7(47/ 53)%兒科護士認為采用的應對方式在日常工作中可以有效地減輕自己的心理壓力。
3.1 兒科護士心理壓力
3.1.1 護理服務對象的特殊性。護理服務的直接對象為心理、語言、行為發(fā)育均不夠完善的患兒,無法直接交流溝通或溝通困難,觀察病情、健康教育相比于成人患者,存在諸多障礙。病情變化往往不易察覺,護士須密切觀察,不能放過每一個細節(jié),并根據(jù)變化及時采取相應的治療護理及搶救措施,所以護士常處于緊張的應激狀態(tài)[2]。
3.1.2 繁重的工作量。護理工作相對成人科室繁雜、瑣碎,同樣的治療和護理工作,護士付出的勞動往往要比成人科室的護士高出好幾倍。由于兒科住院患兒病程短、周轉(zhuǎn)快、技術要求高,兒科護士人員相對固定,導致護士長期處于高壓狀態(tài),加班加點,不能正常上下班,致使生活無規(guī)律,使人體生物鐘紊亂,影響護士的家庭生活和社交活動,易造成情緒激動及不良心理狀態(tài),長期如此易導致心身疾病。
3.1.3 嘈雜的工作環(huán)境。兒科病房的患兒哭聲不斷,零亂、嘈雜,現(xiàn)在家庭多為4-2-1結構(4個老人、2個大人、1個孩子),往往1個孩子住醫(yī)院,幾個家屬來陪視,護士經(jīng)常在勸退陪視人及整理病房時與家屬產(chǎn)生沖突。兒科一般留有陪視人,各種治療和護理工作都在家屬的監(jiān)督下進行,這無形中也增加了兒科病房護士的工作壓力和心理壓力。
3.1.4 高要求的??萍寄堋Wo士資歷淺,工作經(jīng)驗相對不足,不同程度地存在著??萍膊≈R不熟悉和??谱o理操作技術不熟練等欠缺,心理素質(zhì)也不夠成熟。特別是新護士,在危重兒急救技術、應急能力等方面更差。初期面對工作總是感到信心不足,精神緊張,往往影響護理操作技術的正常發(fā)揮,工作不能做到位時就會產(chǎn)生焦慮、內(nèi)疚、缺乏自信等心理紊亂綜合征,從而影響心理素質(zhì)和業(yè)務水平的提高[3]。
3.1.5 患兒家長不理解。患兒多為獨生子女,父母視為掌上明珠,孩子生病后,家長焦慮不安,對兒科護理工作的期望越來越高,到院后迫切希望病情很快得到控制和緩解,治療、護理即時見效,有些家屬醫(yī)學知識缺乏,對獨生子女溺愛,擔心一些檢查和治療會給孩子帶來痛苦,導致不配合甚至對護理人員要求過高。靜脈穿刺如不能一針成功,家長往往由于心疼孩子而懷疑護理人員的技術水平,甚至動手打人。因此,兒科護士除要付出較大的體力外,還要承擔沉重的心理壓力,久而久之,易造成負面心理負擔[4]。
3.2 緩解心理壓力的應對措施
3.2.1 樹立熱愛兒科護理工作的職業(yè)道德。通過崗前培訓,熟練掌握護理程序和護理技能,年長護士的言傳身教,使年輕護士真正地樹立全心全意為患兒服務的職業(yè)道德和責任感,深刻體會兒科護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特殊性,激發(fā)其主觀能動性,學會換位思考,從患兒家屬的位置思考處理問題,減少不必要的矛盾和沖突。
3.2.2 豐富理論知識,提高心理素質(zhì)。護士應不斷提高專業(yè)理論知識和技術操作水平,學習新知識、新技術。在工作中善于調(diào)整自己的心態(tài),一旦在工作或生活中受阻,要及時調(diào)節(jié),學會體力與腦力的結合,提高適應能力。遇到患兒家長情緒激動時要學會忍耐,避免與患兒家長爭吵。只有具備豐富的理論知識、嫻熟的操作技術、良好的溝通技巧,才能取得患兒和家長的信任。
3.2.3 加強護患溝通。護士必須從患兒入院開始,認真正確地評估每一位患兒及家長的需求,并盡可能的滿足。要特別重視肢體語言的表達,如應用微笑、撫摸等肢體語言,縮小與患兒的心理距離,恰當?shù)乇頁P及鼓勵,可獲得患兒與家長的信任、尊重,使其積極配合護士治療和護理工作。另外,要合理地運用“換位思考”與“寬容”,及時表示對患兒家長的認同感,并進行耐心解釋,使家長能主動接受并配合所實施的護理操作。
3.2.4 改善病房工作環(huán)境,提高工作待遇。醫(yī)院管理者應盡量為兒科護士提供一個心理上感到安全、寬松、團結、友善的工作氛圍;科學安排值班,合理調(diào)配人力物力,以減輕護士的體力消耗[5]。努力創(chuàng)造一個整潔、舒適的工作環(huán)境,改善兒科嘈雜的病房環(huán)境對護士的不良刺激。為護士提供均等的晉升、學習機會,激發(fā)護士的工作積極性,配備必要的防護設施,做好護士的職業(yè)防護;對新來的護士做好心理疏導,讓他們及早認識特殊的工作環(huán)境并盡快適應;多與老護士溝通,在充分理解的基礎上使環(huán)境因素的不良影響降到最低。
3.2.5 實行人性化管理。適當?shù)膲毫梢允谷顺鋵嵣线M,但過大的心理壓力能使人過度疲勞和心智提早老化。當護士面對各種壓力而感到身心疲憊時,作為管理者應為護士的身心健康提供幫助,體現(xiàn)以人為本的關懷照顧,應盡可能減輕護士的工作強度,采取科學的方法合理分配人員,以緩解因工作緊張而導致的心理壓力[3]。
[1] 李小妹,主編.護理學導論〔M〕.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1:19.
[2] 萬文艷.兒科護士的心理壓力及對策〔J〕.江西醫(yī)藥,2006,41 (S1):1173-1174.
[3] 何麗英.兒科護士的心理壓力及緩解對策〔J〕.中國農(nóng)村衛(wèi)生事業(yè)管理,2007,27(1):48-49.
[4] 董生鳳,趙春.小兒急診護士的心理壓力源及對策〔J〕.齊魯護理雜志,2004,10(1):80-81
[5] 沈子楠.高工作壓力護士的心理干預〔J〕.實用護理雜志,2001, 17(11):43.
R473.72
B
1001-7585(2011)10-1239-02
2011-04-03
(編輯羽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