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郝鳳年
新中國成立以來弘揚延安精神的基本經驗及主要啟示
文 郝鳳年
只要是有一些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常識的人,都一定會明白:新中國的成立,是中國共產黨人培育并實踐延安精神最重大的歷史成就;而繼承并弘揚延安精神,則是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共產黨人最重要的歷史課題。新中國成立60年來,我們黨在弘揚延安精神方面,既經歷了曲折的歷史過程,又積累了寶貴的歷史經驗,也引發(fā)了深刻的歷史啟示。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黨在弘揚延安精神方面,經歷了一個從全面繼承到局部偏離到宏觀偏差、又從逐步恢復到不斷創(chuàng)新到大力弘揚的歷史過程。
1、在過渡改造時期,我們黨在弘揚延安精神方面提出了明確的要求。
從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到1956年底社會主義三大改造任務完成,既是中國共產黨的執(zhí)政初期,也是中國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歷史時期。這一時期,我們黨面臨的主要任務是如何在百廢待興的基礎上實現(xiàn)財政經濟狀況的根本好轉,如何完成對農業(yè)、手工業(yè)和資本主義工商業(yè)的社會主義改造。這就要求我們黨必須解決好在弘揚延安精神過程中的全面繼承的問題,為克難攻堅提供優(yōu)良的精神武裝。
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是延安精神的精心培育者和熱誠踐行者。這一代領導人最擔心的就是延安時期所形成的光榮傳統(tǒng)和優(yōu)良作風在執(zhí)政以后能不能延伸、能不能輻射、能不能傳承的問題。
1949年10月26日,新中國剛剛成立26天,毛澤東就在給延安的同志們和陜甘寧邊區(qū)的同胞們的 “復電”中,要求在 “迅速恢復戰(zhàn)爭創(chuàng)傷,發(fā)展經濟建設和文化建設”的同時,希望 “全國一切革命工作人員永遠保持過去十余年間在延安和陜甘寧邊區(qū)的工作人員中所具有的艱苦奮斗的作風。”(《毛澤東文集》第6卷第17頁)這個要求與毛澤東七個多月前在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提出的 “務必使同志們繼續(xù)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xù)地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毛澤東選集》第4卷第1438—1439頁)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一年多之后,毛澤東在給老根據地人民題詞時再要求: “發(fā)揚革命傳統(tǒng), 爭取更大光榮?!保ā度嗣袢請蟆?951年8月11日)1956年11月15日,毛澤東針對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員干部隊伍中出現(xiàn)的新情況和新問題,在黨的八屆二中全會上又一次強調: “根本的是我們要提倡艱苦奮斗,艱苦奮斗是我們的政治本色……人是要有一點精神的,無產階級的革命精神就是由這里頭出來的。”(《毛澤東文集》第7卷第162頁)
2、在全面建設時期,我們黨在弘揚延安精神方面遇到了嚴峻的考驗。
從1957年初開始到1966年5月,是開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的歷史時期。這一時期,我們黨面臨著的重要課題是如何在觀察分析解決面臨的主要矛盾的過程中制定出符合國情實際的綱領路線方針政策,如何正確把握引導人民群眾急于改變一窮二白落后面貌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這也就要求我們黨必須處理好在弘揚延安精神過程中的局部偏離的問題,為救偏補弊提供可靠的精神支撐。
1957年2月,毛澤東在最高國務會議第十一次(擴大)會議上講話時指出:“我們六億人口都要實行增產節(jié)約,反對鋪張浪費。這不但在經濟上有重大意義,在政治上也有重大意義。在我們的許多工作人員中間,現(xiàn)在滋長著一種不愿意和群眾同甘苦,喜歡計較個人名利的危險傾向,這是很不好的?!谷w干部和全體人民經常想到我國是一個社會主義的大國,但又是一個經濟落后的窮國,這是一個很大的矛盾。要使我國富強起來,需要幾十年艱苦奮斗的時間,其中包括執(zhí)行厲行節(jié)約、反對浪費這樣一個勤儉建國的方針。”(《毛澤東文集》第7卷第240頁)1957年3月18日,毛澤東在濟南干部會議上指出:“要經過整風,把我們黨艱苦奮斗的傳統(tǒng)好好發(fā)揚起來。因為革命勝利了,有一部分同志,革命意志有些衰退,革命熱情有些不足,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少了,過去跟敵人打仗時的那種拚命精神少了,而鬧地位,鬧名譽,講究吃,講究穿,比薪水高低,爭名奪利,這些東西多起來了。 ”(《毛澤東文集》第7卷第284頁)鑒于這種情況,毛澤東進一步要求我們黨:“做革命工作,就要奮斗。一萬年以后,也要奮斗。共產黨就是要奮斗,就是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毛澤東文集》第7卷第285頁)“我們要保持過去革命戰(zhàn)爭時期的那么一股勁,那么一股革命熱情,那么一種拚命精神,把革命工作做到底。 ”(《毛澤東文集》第7卷第285頁)1959年3月30日,毛澤東針對我國經濟建設已經出現(xiàn)急于求成、急于過渡而忽視客觀規(guī)律和經濟法則的情況下,在說到“價值法則”的重要性時明確指出:“這個法則是一個偉大的學校,只有利用它,才有可能教會我們的幾千萬干部和幾萬萬人民,才有可能建設我們的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否則一切都不可能。 ”(《毛澤東文集》第8卷第34頁)1961年1月13日,毛澤東在中央工作會議上講到“大興調查研究之風”時強調:“我們黨是有實事求是傳統(tǒng)的,就是把馬列主義的普遍真理同中國的實際相結合。”(《毛澤東文集》第8卷第237頁),與此同時,他著重指出:“現(xiàn)在看來,搞社會主義建設不要那么十分急。十分急了辦不成事,越急就越辦不成,不如緩一點”,(《毛澤東文集》第8卷第236頁)“現(xiàn)在我們看出了一個方向,就是同志們要把實事求是的精神恢復起來了。 ”(《毛澤東文集》第8卷第237頁)
3、在十年“文革”時期,我們黨在弘揚延安精神方面出現(xiàn)了嚴重的失誤。
從1966年5月到1976年10月,是“文化大革命”時期。“文化大革命”時期,是一個由領導者錯誤發(fā)動、被反革命集團利用,給黨、國家和人民帶來嚴重災難的內亂時期。這一時期,我們黨面臨著的緊要問題是如何消除派性、增強黨性從而降低“文化大革命”帶來的巨大損失,如何全力整頓恢復全黨上下全國上下最基本的工作生產生活秩序。這就要求我們黨必須解決好弘揚延安精神過程中的宏觀偏差問題,為正本清源提供必要的精神準備。
在“文化大革命”后期,恢復工作不久并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的鄧小平,力主整頓各個行業(yè)、各個方面。1975年1月25日,鄧小平在《軍隊要整頓》的講話中提出了“優(yōu)良傳統(tǒng)要恢復”(《鄧小平文選》第2卷第1頁)的要求。同年7月4日,鄧小平在對中央讀書班第四期學員講話時強調:“大家讀了好多書,要好好地讀延安整風時的文件,七大的報告。毛澤東同志在七大的政治報告里,提出了理論聯(lián)系實際、密切聯(lián)系群眾、自我批評三大作風。延安整風時毛澤東同志作了《改造我們的學習》、《整頓黨的作風》等報告。那時是整頓三風:一是整頓學風,反對主觀主義;二是整頓黨風,反對宗派主義;三是整頓文風,反對黨八股。這是毛澤東同志總結了黨的歷史經驗提出來的。在這一系列黨的原則中,反對宗派主義,也就是反對派性,增強黨性,是很重要的一條。 ”(《鄧小平文選》第2卷第13頁)
4、在改革開放時期,我們黨在弘揚延安精神方面取得了輝煌的成就。
從1976年10月粉碎 “四人幫”到如今,是改革開放的新時期。這一時期,我們黨面臨的根本任務是如何通過撥亂反正盡快實現(xiàn)黨和國家工作重點的轉移,如何把因長期“左”的錯誤所造成的損失挽回來和所耽誤的時間奪回來,如何不斷開創(chuàng)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新局面,如何把什么是馬克思主義、怎樣對待馬克思主義,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建設什么樣的黨、怎么建設黨,實現(xiàn)什么樣的發(fā)展、怎樣發(fā)展等一系列最基本最重大的理論問題和實踐問題真正搞清楚、弄明白。這就要求我們黨必須解決好在弘揚延安精神過程中逐步恢復、不斷創(chuàng)新和大力弘揚的問題,為繼往開來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
以鄧小平為核心的中央領導集體是延安精神忠實的繼承者、優(yōu)秀的創(chuàng)新者、積極的弘揚者。他們最關心的就是我們黨在延安時期所形成的寶貴精神財富和強大精神動力在新的時期里、在新的形勢下和在新的征途上能不能繼承、要不要挖掘、會不會利用、敢不敢創(chuàng)新的問題。
眾所周知,新時期之所以稱得上是新時期,其新就新在改革開放里,新就新在快速發(fā)展上,新就新在與時俱進中。毫無疑問,改革開放得益于延安精神的逐步恢復,快速發(fā)展得益于延安精神的不斷創(chuàng)新,與時俱進得益于延安精神的大力弘揚。
1980年12月25日,作為改革開放總設計師的鄧小平在中共中央工作會議上強調 “要提高全黨同志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的信心”時,特別指出: “我們一定要宣傳、恢復和發(fā)揚延安精神,解放初期的精神,以及六十年代初期克服困難的精神?!保ā多囆∑轿倪x》第2卷第369頁)1984年10月6日,鄧小平又指出: “我們確定了一個政治目標:發(fā)展經濟,到本世紀末翻兩番,國民生產總值按人口平均達到八百美元,人民生活達到小康水平……實現(xiàn)我們的目標,不是很容易的。講大話,講空話,都不行,要有一系列正確的對內對外的方針和政策。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確定了對內經濟搞活、對外經濟開放的政策,沒有這樣的政策不可能成功?!保ā多囆∑轿倪x》第3卷第77頁)
2008年12月18日,胡錦濤在紀念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3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30年來,我們黨的全部理論和全部實踐,歸結起來就是創(chuàng)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馬克思主義、怎樣對待馬克思主義,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實現(xiàn)什么樣的發(fā)展、怎樣發(fā)展等重大理論和實際問題。30年的歷史經驗歸結到一點,就是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走自己的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p>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黨在弘揚延安精神方面,積累了一些寶貴的歷史經驗。其基本方面有:
1、堅持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是弘揚延安精神的政治前提。
延安精神的靈魂,是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我們黨這樣一個馬克思主義執(zhí)政黨,要想在不同的歷史背景下在弘揚延安精神方面有所作為,就必須提供政治前提,這就是堅持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堅持這個政治前提,就是要始終不渝地高舉社會主義旗幟,堅定不移地走社會主義道路,聚精會神地干社會主義事業(yè),齊心協(xié)力地建設社會主義國家。
1954年6月14日,毛澤東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上講話時明確指出: “我們的總目標,是為建設一個偉大的社會主義國家而奮斗?!保ā睹珴蓶|文集》第6卷第329頁)1957年5月25日,毛澤東在接見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全體代表時強調: “中國共產黨是全中國人民的領導核心。沒有這樣一個核心,社會主義事業(yè)就不能勝利。”同時要求大家 “團結起來,堅決勇敢地為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yè)而奮斗。一切離開社會主義的言論行動是完全錯誤的?!保ā睹珴蓶|文集》第7卷第303頁)
改革開放初期的1979年3月30日,鄧小平在黨的理論工作務虛會上發(fā)表的 《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著名講話中強調: “我們要在中國實現(xiàn)四個現(xiàn)代化,必須在思想政治上堅持四項基本原則。這是實現(xiàn)四個現(xiàn)代化的根本前提?!保ā多囆∑轿倪x》第2卷第164頁)
1984年10月20日,陳云在黨的十二屆二中全會上強調:“我們是社會主義國家,我們既要有高度的物質文明,也要有高度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這是我們永遠要堅持的奮斗方向。”(《陳云文選》第3卷第338—339頁)1985年6月29日,陳云在全國端正黨風工作經驗交流會上的書面講話中指出: “要使全黨同志明白,我們干的是社會主義事業(yè),最終目的是實現(xiàn)共產主義。這一點,非常重要。在黨中央領導下,我們國家現(xiàn)在進行的經濟建設,是社會主義的經濟建設,經濟體制改革也是社會主義的經濟體制改革。任何一個共產黨員,每時每刻都必須牢記,我們是搞社會主義的四個現(xiàn)代化,不是搞別的現(xiàn)代化;我們進行的事業(yè),是社會主義事業(yè)?!保ā蛾愒莆倪x》第3卷第347頁)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優(yōu)越性、說服力,日益顯現(xiàn)出來。1999年10月1日,江澤民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0周年大會的講話中曾經指出: “實踐已經證明,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社會主義才能發(fā)展中國。實踐也充分證明,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實現(xiàn)中國經濟繁榮和社會全面進步的康莊大道?!保ā督瓭擅裎倪x》第2卷第419頁)
在黨的十七大上,胡錦濤也特別強調: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確、之所以能夠引領中國發(fā)展進步,關鍵在于我們既堅持了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又根據我國實際和時代特征賦予其鮮明的中國特色。在當代中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是真正堅持社會主義?!?/p>
從新中國成立60年來弘揚延安精神偉大而光輝的實踐中,我們首先可以總結出這樣一個結論:只有堅持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才能使延安精神的弘揚具有明確的前進目標。
2、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是弘揚延安精神的思想基礎。
延安精神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對于我們黨這樣一個馬克思主義執(zhí)政黨來說,要想在不同的歷史環(huán)境里在弘揚延安精神方面有所創(chuàng)造,就必須鞏固思想基礎,這就是一切從實際出發(fā),理論聯(lián)系實際,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 “說真話,鼓真勁,做實事, 收實效?!保ā吨芏鱽磉x集》下卷第349頁)
1950年6月,周恩來在全國高等教育會議上的講話中指出:“我們不能把理論當作教條,如果不顧實際情況,把理論拿來亂套一陣,總是要失敗的?!保ā吨芏鱽磉x集》下卷第17頁)1956年2月8日,周恩來在國務院第二十四次全體會議上說過: “不要光看到熱火朝天的一面。熱火朝天很好,但應小心謹慎。要多和快,還要好和省,要有利于提高勞動生產效率。現(xiàn)在有急躁的苗頭,這需要注意。社會主義積極性不可損害,但超過現(xiàn)實可能和沒有根據的事,不要亂提,不要亂加快,否則就很危險?!保ā吨芏鱽磉x集》下卷第190頁)1961年3月19日,周恩來在中央工作會議上還講過: “毛澤東同志一向提倡調查研究和實事求是。從延安整風到七大,到全國解放,我們發(fā)揚了這種精神,取得了全國勝利?!?“毛澤東同志最近幾次講到大興調查研究之風,講實事求是;又說,右要反,‘左’ 也要反”。(《周恩來選集》下卷第313頁)“既要提倡敢想敢說敢做的革命精神,又要提倡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周恩來選集》下卷第442頁)
1962年1月27日,劉少奇在中央工作會議上強調: “必須把樹立實事求是的作風,作為加強黨性的第一標準。在工作上不采取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那是什么呢?那就是反科學的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態(tài)度?!保ā秳⑸倨孢x集》下卷第397頁)
1962年2月3日,朱德在擴大的中央工作會議上指出: “辦不到的事,硬要去辦,還是辦不到,結果既傷了黨員,又失掉了群眾。客觀規(guī)律不能違背。只要我們全黨學會照客觀規(guī)律辦事,我們就一定能站穩(wěn)腳跟,并繼續(xù)向前發(fā)展?!保ā吨斓逻x集》第391頁)
自從進入新時期之后, “解放思想”、 “實事求是”,幾乎成了改革開放的同義語和代名詞。其使用率和認知度一路攀升,居高不下。
1978年12月,在蜚聲中外的《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講話中,鄧小平就發(fā)出了: “一個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如果一切從本本出發(fā),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進,它的生機就要停止了,就要亡黨亡國?!钡恼衩@發(fā)聵的聲音,同時強調: “這是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整風運動中反復講過的。只有解放思想,堅持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fā),理論聯(lián)系實際,我們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才能順利進行,我們黨的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理論也才能順利發(fā)展。”(《鄧小平文選》第2卷第143頁)1979年3月30日,鄧小平在黨的理論工作務虛會上又指出: “解放思想,就是要運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基本原理,研究新情況, 解決新問題?!保ā多囆∑轿倪x》第2卷第179頁)
早在1957年1月28日,在開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以后,陳云曾經說過: “建設規(guī)模的大小必須和國家的財力物力相適應?!保ā蛾愒莆倪x》第3卷第52頁)1978年12月10日,陳云在中央工作會議上又指出: “我們要堅持實事求是,就是要根據現(xiàn)狀,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首先要弄清事實,這是關鍵所在……一九四二年我養(yǎng)病的時候,仔細研究了毛主席的著作和文電,感到貫穿在里面的一個基本思想,就是實事求是。”(《陳云文選》第3卷第235頁)1979年3月21日,陳云在中央政治局會議上強調: “我們搞四個現(xiàn)代化,建設社會主義強國,是在什么情況下進行的。講實事求是,先要把 ‘實事’搞清楚。這個問題不搞清楚,什么事情也搞不好?!保ā蛾愒莆倪x》第3卷第250頁)1987年7月17日,陳云在同中央負責同志談話時,又一次指出:“要把我們的國家領導好,最要緊的,是要使領導干部的思想方法搞對頭,這就要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陳云文選》第3卷第360頁)并反復強調: “在延安,毛主席起草的文件、電報,我都看過,最后得出一個結論,就是要實事求是。這里的關鍵是要把 ‘實事’看全面?!保ā蛾愒莆倪x》第3卷第361頁)
從新中國成立60年來弘揚延安精神偉大而光輝的實踐中,我們可以總結出這樣一個結論:只有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才能使延安精神的弘揚具有準確的客觀依據。
3、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是弘揚延安精神的關鍵環(huán)節(jié)。
延安精神的本質,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我們黨這樣一個馬克思主義執(zhí)政黨,要想在不同的歷史使命前在弘揚延安精神方面有所收獲,就必須把握關鍵環(huán)節(jié),這就是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把握這一關鍵環(huán)節(jié),就是要牢固樹立群眾觀點,始終堅持群眾路線,隨時傾聽群眾呼聲,切實關心群眾痛癢,努力實現(xiàn)群眾利益。
新中國成立初期的1951年3月,劉少奇在黨的第一次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指出: “一切黨員必須把人民群眾的公共的利益,即黨的利益,擺在自己的私人利益之上,黨員的私人利益必須服從人民的即黨的公共利益。一切自私自利的人,不肯為人民犧牲自己的人,都不能做共產黨員?!保ā秳⑸倨孢x集》上卷第63頁)
1977年7月21日,鄧小平在黨的十屆三中全會上指出: “我認為,毛澤東同志倡導的作風,群眾路線和實事求是這兩條最根本的東西……對我們黨的現(xiàn)狀來說,我個人覺得,群眾路線和實事求是特別重要。毛澤東同志是徹底的唯物主義者,他充分信任群眾,歷來反對不信任群眾、不依靠群眾。對群眾的議論,毛澤東是非常注意的。同志們總記得,在延安的時候,生產運動是怎么搞起來的。為什么提倡生產運動呢?原因之一就是當時征糧征多了,群眾有怨言。我們好多共產黨員聽了心里非常不舒服。毛澤東同志看法不同,他說,講得有道理,群眾的呼聲嘛!毛澤東同志就是偉大,就是同我們不同,他善于從群眾這樣的議論當中,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方針和政策。毛澤東同志一向非常注意群眾的議論,群眾的思想,群眾的問題?!保ā多囆∑轿倪x》第2卷第45—46頁)1980年12月25日,鄧小平強調: “要堅決批評和糾正各種脫離群眾、對群眾疾苦不聞不問的錯誤。群眾是我們力量的源泉,群眾路線和群眾觀點是我們的傳家寶。黨的組織、黨員和黨的干部,必須同群眾打成一片,絕對不能同群眾相對立?!保ā多囆∑轿倪x》第2卷第368頁)
從新中國成立60年來弘揚延安精神的偉大而光輝的實踐中,我們又可以總結出這樣一個結論:只有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才能使延安精神的弘揚具有正確的價值判斷。
4、堅持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創(chuàng)業(yè)精神,是弘揚延安精神的起碼要求。
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創(chuàng)業(yè)精神,是延安精神的標志。我們黨這樣一個馬克思主義執(zhí)政黨,要想在不同的歷史條件中在弘揚延安精神方面有所前進,就必須符合起碼要求,這就是堅持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創(chuàng)業(yè)精神。堅持這一起碼要求,就是要能夠經常保持自主自信自強的積極狀態(tài),就是要能夠經常保持奮力奮進奮起的興奮狀態(tài),就是要能夠經常保持創(chuàng)造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的拼搏狀態(tài)。
1956年9月17日,在黨的八大上,朱德強調: “我們正處在創(chuàng)立社會主義家業(yè)的時期,我們要怎樣才能把我們的家業(yè)創(chuàng)立起來呢?要靠勤勞,還要靠勤儉。勤儉是我國勞動人民固有的美德。‘克勤克儉,成家立業(yè)’的格言,現(xiàn)在應當成為我們每一個國家工作人員和經濟工作人員必須時刻牢記和貫徹執(zhí)行的原則。黨中央一向要求我們全黨的同志保持艱苦奮斗的優(yōu)良作風,并且多次領導全黨開展了厲行節(jié)約、反對浪費的運動。這些運動,雖然每一次都收到了很大的成效,但遺憾的是,鋪張門面、講究排場、隨便揮霍老百姓的金錢的嚴重現(xiàn)象,仍然時有發(fā)現(xiàn)。我們必須動員全黨來抵制這種不良的傾向?!保ā吨斓逻x集》第340頁)
1962年1月,劉少奇在擴大的中央工作會議上指出: “應該估計到,我們的社會主義建設是一個長期的、復雜的、不斷戰(zhàn)勝各種困難的斗爭。因此我們必須在中央的集中統(tǒng)一領導下,最有效地利用我國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最嚴格地實行經濟核算,不允許有任何浪費,艱苦奮斗幾十年,達到在我國建成社會主義的偉大目標?!保ā秳⑸倨孢x集》下卷第366頁)
1964年12月21日,周恩來在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所作的 《政府工作報告》中講到: “自力更生是革命和建設事業(yè)的基本立腳點?!?“自力更生是我們黨一貫堅持的方針。中國人民不是懶漢懦夫,過去沒有、今后也決不會依賴別人過活。我們完全能夠依靠自己的力量,建立一個獨立的完整的現(xiàn)代化的國民經濟體系?!保ā吨芏鱽磉x集》上卷第440頁)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黨中央一再告誡全黨既要自力更生,又要艱苦奮斗。1980年1月16日,鄧小平在講到 “要有一股艱苦奮斗的創(chuàng)業(yè)精神”時說過:“中國搞四個現(xiàn)代化,要老老實實地艱苦創(chuàng)業(yè)。我們窮,底子薄,教育、科學、文化都落后,這就決定了我們還要有一個艱苦奮斗的過程?!保ā多囆∑轿倪x》第2卷第257頁)1982年9月,在黨的十二大上,鄧小平指出: “中國的事情要按照中國的情況來辦,要依靠中國人自己的力量來辦。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無論過去、現(xiàn)在和將來,都是我們的立足點。”(《鄧小平文選》第3卷第3頁)1987年11月16日,鄧小平說過: “我們要堅持建黨幾十年來最好時期的傳統(tǒng),就是要艱苦奮斗,謹慎辦事, 兢兢業(yè)業(yè)?!保ā多囆∑轿倪x》第3卷第259頁)1989年政治風波發(fā)生后,鄧小平反復強調: “艱苦奮斗是我們的傳統(tǒng),艱苦樸素的教育今后要抓緊,一直要抓六十至七十年。我們的國家越發(fā)展,越要抓艱苦創(chuàng)業(yè)。提倡艱苦創(chuàng)業(yè)精神,也有助于克服腐敗現(xiàn)象?!保ā多囆∑轿倪x》第3卷第306頁)
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以后,江澤民反復強調全黨特別是領導干部要永遠艱苦奮斗。1995年,江澤民強調: “艱苦奮斗,是中國共產黨的光榮傳統(tǒng),是我們黨保持同人民群眾密切聯(lián)系的一個法寶,也是一個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必須具備的基本政治素質。我們黨正是靠艱苦奮斗不斷發(fā)展壯大起來的。過去干革命需要艱苦奮斗,今天搞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同樣要靠艱苦奮斗?!?997年1月29日,江澤民指出:“黨的性質和肩負的歷史使命,決定了我們艱苦奮斗的本色。實現(xiàn)黨的崇高理想需要經過長時間的奮斗,廣大黨員、干部無論在什么情況下都要發(fā)揚艱苦奮斗精神,永不停步地前進?!保ā督瓭擅裎倪x》第1卷第618—619頁)
黨的十六大閉幕不久的2002年12月6日,胡錦濤在西柏坡也強調: “越是改革開放和發(fā)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越要弘揚艱苦奮斗的精神。即使將來我們的國家發(fā)達了,人民的生活富裕了,艱苦奮斗的精神也不能丟。那種認為艱苦奮斗是老一套、已經過時了的想法是錯誤的,也是很有害的?!?/p>
從新中國成立60年來弘揚延安精神偉大而光輝的實踐中,我們可以總結出這樣一個結論:只有堅持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創(chuàng)業(yè)精神,才能使延安精神的弘揚具有精確的衡量標準。
無論從哪個角度上觀察問題,還是在哪個層面上思考問題,延安精神的弘揚的確是一個長期的復雜的全面的系統(tǒng)工程。要使這一宏大的工程真正成為名副其實的優(yōu)質工程、放心工程,就必須反復回味、努力借鑒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黨弘揚延安精神的實踐經驗,并從中獲得更多的教益。
1、弘揚延安精神,必須講求階段性與戰(zhàn)略性的統(tǒng)一,力戒短期行為。從新中國成立60年來弘揚延安精神的實踐經驗中可以看出,弘揚延安精神既要考慮其階段性安排,更要考慮其戰(zhàn)略性部署。弘揚延安精神,不能做應景文章,不能搞面子工程,不能打“游擊戰(zhàn)”、“速決戰(zhàn)”、“運動戰(zhàn)”, 而要打 “持久戰(zhàn)”。也就是說既不忽視階段性安排的必要性,也不忽視戰(zhàn)略性安排的重要性。必須要運用戰(zhàn)略眼光、戰(zhàn)略思維、戰(zhàn)略舉措來研判、籌劃延安精神的弘揚,努力防止和糾正一蹴而就、一勞永逸、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思想傾向。
2、弘揚延安精神,必須講求宏觀性與針對性的統(tǒng)一,力戒教條主義。從新中國成立60年來弘揚延安精神的實踐經驗中可以看出,弘揚延安精神既要注重宏觀性指導,更要注重針對性要求。弘揚延安精神的實踐一再表明:越是干擾多、難度大的方面和環(huán)節(jié),如果真正做到了、搞好了,就越有說服力、感召力、向心力;反之,如果一旦沒做到、沒搞好,其說服力、感召力、向心力就會走向反面,就會背道而馳。因此,要把功夫下在宏觀性指導的科學性和針對性要求的有效性上,把基層的真情實況盡量弄清楚,把群眾的真情實感盡量搞明白,把時代的真知灼見盡量聚攏來,努力做到求真務實、對癥下藥、有的放矢、事半功倍,切實避免生搬硬套、好高騖遠、隔靴搔癢、華而不實。
3、弘揚延安精神,必須講求理論性與實踐性的統(tǒng)一,力戒空洞說教。從新中國成立60年來弘揚延安精神的實踐經驗中可以看出,弘揚延安精神既要體現(xiàn)其理論性色彩,更要體現(xiàn)其實踐性特征。延安精神既有自己的理論體系,更有自己的實踐范疇。弘揚延安精神,不僅要讓研究者與宣傳者知延安精神之 “然”和 “所以然”,而且要讓延安精神的傳承者與實踐者知延安精神之“然”和 “所以然”。如果我們只關注抽象的理論而忽視具體的實踐,只關注主觀的愿望而忽視客觀的結果,只關注動人的言論而忽視感人的行動,那不過是空談一陣而已。我們要始終牢記,延安精神只有在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主觀與客觀真正符合、言論與行動完全一致的情況下,才能熠熠生輝,才能光芒萬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