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家河 陶喜年
80后董秘:一半質(zhì)疑,一半希望
◎任家河 陶喜年
“之所以被關注,說白了是年齡問題?!边@是董宋萍對自己成為“明星董秘”的理解。2009年7月28日,時代科技公告,董宋萍出任公司新一屆董秘。董宋萍,1985年12月出生,2009年畢業(yè)于嘉興學院金融專業(yè)。2009年6月20日,董宋萍取得董秘資格證書一個多月后,即出任時代科技董秘。即使到現(xiàn)在,董宋萍仍是A股最年輕的董秘。
“雖然今年剛剛畢業(yè),但是在時代科技工作已經(jīng)將近一年時間了,一年的時間里包括在時代科技工作和參加董秘資格培訓班。”董宋萍當時回應媒體質(zhì)疑,稱自己可以勝任董秘工作。
時代科技位于內(nèi)蒙古呼和浩特,董宋萍成為時代科技董秘,與紹興老板濮黎明成為時代科技的實際控制人有關。
2009年5月18日,濮黎明控股的浙江眾禾投資有限公司成為時代科技第一大股東,濮黎明成為公司實際控股人。濮黎明入主時代科技后,時代科技的高管幾乎都變成了紹興人,辦公地點也由呼和浩特遷到了紹興安昌。就是在這一背景下,董宋萍成為時代科技董秘。
但很少有人相信董宋萍無緣無故會成為時代科技董秘,有人甚至懷疑濮黎明是董宋萍的舅舅。甚至有記者向董宋萍的家人和鄰居求證,查證的結果,董宋萍和濮黎明沒有任何親屬關系,也看不出兩人此前有何交集。
如今兩年時間過去,董宋萍何以成為時代科技的董秘,還是個謎。值得注意的是,雖然貴為董秘,但董宋萍的待遇極低,2010年年薪僅1.72萬元。這或許與時代科技高管集體底薪有關,32歲的財務總監(jiān)羅守偉,年薪亦只有1.5萬元。
“來自農(nóng)村的我從小就學會自立,勤奮努力,認真對待學習,在大量實踐中學會待人接物的技藝和為人處事的道理。”這是董宋萍在一份求職簡歷中對自己的介紹。或許,從這里能找到她成為董秘的一些原因。
2009年以來,128家公司董秘上市前入職、上市后離職,其中96人離職后不擔任任何職務。
李東現(xiàn)在是一家擬上市公司的董秘和副總,一年前他還只是一個審計員。像其他所有董秘一樣,他在公司被稱為“李總”,只不過他現(xiàn)在只有28歲。
李東的職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很明確,輔佐這家公司上市之后,希望能夠盡快尋找到下一個東家,繼續(xù)擔當董秘,并尋求拿到一些股權。
在A股市場,像李東這樣的人有很多,他們被稱為“職業(yè)董秘”,他們逡巡于擬上市公司與上市公司之間,利用自己對法條、交易所、投行、證監(jiān)會、審計所、律所的舊有關系,站在公司的角度上,往往成為公司上市的總協(xié)調(diào)人。
在公司總經(jīng)理、副總以及財務總監(jiān)尚未真正實現(xiàn)“職業(yè)經(jīng)理人”之前,董秘這一職業(yè),伴隨過去兩年IPO數(shù)量的激增,迅速轉化為“職業(yè)董秘”。
“職業(yè)董秘”往往在公司上市之前一年進入,在公司上市之后一年退出,而隨著董秘職位越來越職業(yè)化,董秘在上市公司供職的時間也越來越短。
“區(qū)區(qū)一個董秘,竟然成為千萬富翁”,場外的人看紅了眼,未上市的公司更是不解內(nèi)情。
對于沒有上市的公司來說,董秘意味著辦公室主任,承攬公司一切雜活,但凡找不到對應的職能部門,所有的工作都是董秘辦理。不過,時過境遷,一旦將上市提上日程,董秘的作用就凸顯出來。
當有人詢問這位已經(jīng)離職的董秘最近的工作動向時,該人士說:“待價而沽,尋找下一家公司董秘的職位?!敝徊贿^這一次,他有了更多的話語權,兩年前從律所辭職到公司的時候,自己在資本市場還是個新人,只因為精通經(jīng)濟法、證券法,被挖過去擔當了董秘一職。沒有股權,只有年薪,兩年時間賺錢不算多,但好在熟悉了流程,現(xiàn)在有能力幫助下一個公司上市。
董秘行業(yè)里,沒有固定的俱樂部之類,但深交所每年舉辦的多場董秘培訓活動為董秘交流提供了平臺。同一批上市的公司之間,董秘之間互相熟悉,對很多政策和市場信息都會互通有無。
事實上,一旦親歷一家公司上市,就會對上市流程熟悉很多,也會受到同行業(yè)公司的青睞與挖角。
不過,并非所有董秘都能順風順水。
董秘作為上市公司對外發(fā)言人和對外窗口,上市公司受處罰時,董秘往往是第一責任人。不過,與董秘的責任相比較,董秘的權利卻很難得到保障。董秘不是董事,對公司決策沒有投票權,對財務、經(jīng)營等都沒有直接干涉的權力,只能常敲邊鼓,避免違規(guī)。
對此,交易所心知肚明,終于在去年提出上市公司董秘必須由副總擔任,希望藉此提高董秘在高管層的地位,擴大董秘的知情權。
不過,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一位董秘解釋說:“交易所希望由副總擔任董秘,提高董秘的地位;但在上市公司中,反過來,由董秘擔任副總,名義上多了個副總的頭銜,但絲毫不起作用。”
在高管團隊普遍比較年輕的創(chuàng)業(yè)板公司中,80后董秘所占比例明顯比非創(chuàng)業(yè)板公司要高。
青島創(chuàng)業(yè)板上市公司特銳德董秘劉甲坤,是80后董秘中待遇較高的一位,其年薪為24.6萬元。
“很多人一提到80后首先想到的是朝氣和青澀,其實我也30歲了?!痹诮邮苊襟w采訪時,劉甲坤對媒體聚焦80后頗有些不滿,表示自己愿意把朝氣的一面帶進董事會工作。
另一家創(chuàng)業(yè)板上市公司寶通帶業(yè)的董秘陳希,情況與劉甲坤有些相似。
1981年10月出生的陳希,于2006年1月加盟位于無錫的寶通帶業(yè),2008年7月任寶通帶業(yè)董事會秘書兼總經(jīng)理辦公室主任,全程參與了公司的上市工作。
像劉甲坤、陳希這樣的80后創(chuàng)業(yè)板董秘,還有不少。是青澀青年,也是上市公司高管,這些80后董秘帶給投資者的,或許一半是質(zhì)疑,一半是希望。
2009年7月,時代科技董秘董宋萍的出現(xiàn),曾讓眾多媒體興奮不已。那年,董宋萍24歲。
兩年過去,80后董秘已經(jīng)密集出現(xiàn),這些80后何以這么年輕就出任董秘,他們有什么特殊來歷?
綜合自《理財周報》《時代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