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陽,便是大自然在畫邊的—處點睛之筆。益陽,是資水的女兒,是一個擁有1.2萬平方公里,470萬人口的地級市,到省會長沙僅半個小時的車程,是長沙通往著名景區(qū)張家界的必經地。如果說張家界是一幅恢宏大氣的山水國畫,那么,鑲嵌在湘中偏北的婉約小城——益陽,便是大自然在畫邊的一處點睛之筆。
益陽西南部為雪峰山余脈,東北部為南洞庭平原,貫穿益陽山地、丘陵、平原的是日夜奔流不息的資江。從廣西資源縣貓兒山奔瀉千里而來的資水,是益陽的母親河,益陽之名,也因她而得。
有文字可考的益陽史在兩千多年前春秋戰(zhàn)國時期,其時屬戰(zhàn)國七雄中的楚國。秦滅六國后,秦始皇把全國分成了36個郡,益陽屬長沙郡置益陽縣。兩千多年來雖轄地有增減,但縣名—直沿襲,成了這一地域的文化化石。到上世紀90年代,提升為益陽市。
細數風流人物
20世紀30年代,一曲《桃花江是美人窩》的歌曲讓益陽紅遍中華和南洋。但我這次來益陽,更因為市委書記馬勇的一句話。今春全國“兩會”時他看了我寫上海虹口的文章,其中有提到“上海這個名字,對于千千萬萬個猶太人來說,已經成為一種護身符?!薄J堑?,戰(zhàn)火紛飛的二戰(zhàn)期間,上海是猶太難民的諾亞方舟,可是,誰給了他們上諾亞方舟的船票?馬勇書記說,那個人就是我們益陽的何風山先生。
之后,我查到了這樣的資料,2000年,以色列耶路撒冷雅得華申大屠殺紀念館宣布,以色列政府指定何風山為“國際正義人士”。獎章和證書被授予他的子女何曼德與何曼禮。后來又讀到了余秋雨先生為何風山博士撰寫墓志銘一文,余秋雨先生贊日,三尺之助尚不易,萬里之善非等閑。亂世星火天有記,湖南益陽何風山。
懷著對何風山先生的崇敬之情,一踏上益陽的土地,我首先參觀的便是“何風山先生紀念館”。
何風山博士1901年出生于湖南益陽一個貧苦農民的家庭,在桃花侖挪威信義會所的資助下完成學業(yè)。1932年在德國獲得政治經濟學博士學位。1938年至1940年期間任中國駐奧地利維也納總領事館總領事。當時納粹德國已經吞并了奧地利,維也納全城有18萬多名猶太人,大部分被捕入集中營,為免于死,成千上萬的猶太人奔走于各國領事館之間,但各領事館懾于淫威都嚴格限制向猶太人簽證,何風山博士卻冒著生命危險,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向所有申請簽證的猶太人發(fā)放前往中國上海的簽證。
當時,中國總領事館成立未滿一年,納粹當局以總領事館所屬樓房為猶太人所有為由,強行沒收。何風山向國內政府申請遷移經費,政府以抗戰(zhàn)時期財政困難為由,回電拒絕,何風山只好自掏腰包租下一間很小的公寓,繼續(xù)發(fā)放救命簽證,他的理由很簡單:“看到猶太人的厄運,深感同情是很自然的,在人道立場上,幫助他們也是應該的”。
而最難能可貴的是,對于自己不顧自身安危拯救猶太人的事跡,何風山博士從來沒有向人說起過,以至于“生命簽證”義舉被隱埋半個多世紀,一直到他逝世三年后才被發(fā)掘并公之于眾。
而像何風山博士—樣心懷大義之人,在鐘靈毓秀的益陽還有很多。從梅城孔廟,松風書院,龍州書院、瓊湖書院,箴言書院到挪威信義會創(chuàng)辦的“信義大學”,滋養(yǎng)了無數儒雅而有雄才的志士仁人。
曾國藩、胡林翼、左宗棠、李鴻章這晚清的四大名臣,或益陽人或與益陽有千絲萬縷的聯系。人民作家周立波的故里,不僅讓人們重溫五六十年代《暴風驟雨》的畫面,還可以真真切切感受到改革開放后的山鄉(xiāng)巨變。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光明日報記者到訪周立波故居時曾寫下過這樣一段話,“那盛開的雪白山茶花,漫山遍嶺,帶著清晨的露珠,發(fā)出悠然的芳香。偶爾一片竹林,相間其中,或依伴在瓦屋茅舍田間,”,而2011年春天我來時,山茶花亦正盛開,鄉(xiāng)野依然如圖畫,卻不見了瓦屋茅合,掩映其中的一律是漂亮的小洋樓。
茶馬古道用茶葉書寫的史詩
在益陽雪峰山的深處,有一個百萬人口的大縣——安化,雖隱在深山,卻因盛產黑茶而名揚天下,走茶馬古道,品安化黑茶,便成了益陽旅游的一個品牌。
安化黑茶早在唐代就有“渠江薄片”聞名于世。有意思的是,最偏愛安化黑茶的,是青海、陜西、新疆等西北地區(qū)的游牧民族。
時光回溯到十三世紀中葉,一支疲憊的軍隊行進在茫茫的群山之中,他們是從北方大草原所向披靡一路殺到江南的成吉思汗大軍,因水土不服腹瀉不止徘徊在安化的深山中,當地農民從家里拿出一些黑色干枯植物給其沖泡飲用,腹瀉的士兵當即好轉,這就是后人所知道的安化黑茶。有軍事家分析,對一些腸胃疾病具有特殊療效的安化黑茶正是成吉思汗征服歐亞大陸的法寶之一。難怪安化黑茶,至今深受西部邊陲地區(qū)民眾的喜愛。
去茶馬古道景區(qū),首先映人眼簾的是一座飛檐翹角,畫棟雕梁的廊橋,安化境內
vlA8SfE68DZtoWLug+X22A==零星分散著38座這樣的廊橋,溪多、橋多、是安化地形與風物的一大特征,我所見到的叫永錫橋。
永錫橋是馬幫必行之路,據說是二縣九鄉(xiāng)百姓捐資十萬,六載寒暑才修建成。此橋橋墩為純一色巨石壘砌而成,石墩之上為巨大鵲木橫臥其上,鵲木上便是由三十九扇木屋互連而成的主體廊橋,屋面上蓋著古樸的青瓦,以蔽風雨?!扒閺浌诺姥桉R,夢伴伊人上廊橋?!焙铀ü怍贼?,橋身古樸清幽,這樣如詩如畫的地方,肯定上演過中國版的《廊橋遺夢》,流水伴著嘚嘚的馬蹄聲,那故事一定蕩氣回腸。
從洞市出發(fā),一路過橋趟水,沿著麻溪上行約7公里,到一個叫蔣家坪的村落后,就只能沿著陡峭的山路往上爬了。當看到巍然聳立的“將軍巖”三個字,關山峽谷就在腳下了。這是一個驚險刺激的大峽谷,林木蔥郁,枝繁葉茂,長約一公里,寬約十多米,深達百米,山道逶迤輾轉林間,兩岸巖壁如刀削斧劈,谷底是涓涓細流,清澈見底。要走出峽谷,不僅要用腳丈量,還要用身體匍匐,雙手抓摸,在膽戰(zhàn)心驚中享受大自然的美,別有一番情趣。的確,峽谷雖小,卻將神奇險峻匯于一體,剛剛穿過齊腰深的小山洞,卻又踏上搖搖晃晃的水上木排,險象環(huán)生千回百轉,回頭一看卻發(fā)現自己不過走了幾百米的路程,于是在石頭上聽鳥觀風,攢攢勁走剩下的路程。而下一段路,險也罷坦也罷,全由馬來完成,騎著馬,在起伏綿延大山深處,在時寬時窄的茶馬古道上,讓清脆的馬鈴驚起唐時明月,喚回明清風雨,那一刻,我仿佛聞到了大西北上空彌漫的茶香,看到了成吉思汗部隊浩浩蕩蕩的身影。
茶馬古道風景區(qū)的最后一站是高城一方遺落世間的原生態(tài)家園。高城,可不是像麗江那樣綻放的城市,它是大熊山北坡的一個小山村。當地人叫“高城峒”,她的名字本身就是一個謎,既不是城也沒有洞,但群山環(huán)抱的高城儼然一個世外桃源,那黝黑的板屋,恬靜的池塘,月下的修竹,我進去時正有細雨輕灑,整個村莊籠罩在山嵐和煙雨中,我忽然想起不知誰說的一句話,讓每一顆露珠都唱著歌回家,這場景是不是小雨在唱著歌回家啊,小雨的家一定是在最原生態(tài)的村莊里吧!
南洞庭,益陽因她而幸福
“天上云波水里霧,八百里洞庭我的家”。作為中國第二大淡水湖的洞庭湖,是億萬年前地球造山運動中,因長江中下游區(qū)域的塌陷而生成。
想必寫下“洞庭西望楚江分,水盡南人不見云?!钡睦畎?,不會想到“氣蒸云夢澤。的洞庭(古稱云夢澤)一湖,如今已經被大片堤垸林立的平原丘陵分割成西洞庭、南洞庭、東洞庭三個由洪道相連的湖泊。東洞庭隸屬岳陽,西洞庭處于常德,而南洞庭歸于益陽。洞庭用她的甘泉哺育著益陽人,也用她的風浪鍛造著益陽人,更用她的博大啟迪指引著益陽人。
前些年從張家界回來的人,驚嘆一山之隔的袁家界更原始、更震撼,如今從張家界下山來到洞庭湖邊小憩的人們,都流連忘返的感嘆,原來離奇山不遠的益陽,竟然還有這樣一片原生態(tài)的秀水濕地。
南洞庭的血脈,因湖水而流動,南洞庭的骨架,因湖島而迷離。
赤山島是雪峰山脈伸展到湖區(qū)的一座山峰,山上林木郁郁蔥蔥,遠眺恰似大自然嵌入洞庭的一枚巨大的祖母綠。登上赤山島,這個長達30公里,寬4公里的網紋丘陵片赤紅,又恰似碩大無比的紅瑪瑙。島上海拔100米以上的山峰就有20座,這不僅是洞庭湖中的奇觀,也是地球上其它內陸湖難得_見的水上峰林。
赤山是湖中之島,島上有湖,湖中又有島,古樹參天,百鳥爭鳴,島上有村莊叫蠡施沖,據傳是春秋末期范蠡和西施功成后的隱居之地。
洞庭湖上有島無數,大小不一,有的只長寥寥幾片水草,有的卻生片片黃花搖曳,每個島上的植物各有不同,有村民上島采野菜,有牧人到島上放牛羊,最多的是長滿蘆葦和草蕩的島,蘆葦讓人想起電影《白洋淀》的雁翎隊,草蕩讓人想起騰格爾唱響的呼倫貝爾大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