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渠珍號稱民國湘西王,謗譽集于一身,既有人說他是剝削壓迫湘西百姓的軍閥土匪,也有人認為他是始終為湘西前途操勞的地方長官。在民國湘西這個當時社會矛盾極其復雜,民風驃悍、民氣雄強的偏僻地區(qū),無論是達官士紳,還是草根民眾;無論是南來北往的亂世軍隊,還是占山為王的兇匪惡盜;無論是外來卻成為主流的漢人,還是本地的卻被邊緣化的原住民——苗人,對于陳渠珍這個名字無不懷著敬重乃至敬畏之心。
他曾有炙手可熱的權勢,也做過兩袖清風的草民;一生運籌帷幄,戎馬生涯,掌握生殺予奪的軍權,卻也能揮毫潑墨,寫出流傳千古的美文;他有著治國平天下的儒家事功之心,卻能謹記修身養(yǎng)心的老莊之道;他能審時度勢趨利避害,卻又狷介剛直絕不諂媚權貴;征戰(zhàn)殺伐一生,還曾有和高原藏女的一段動人的塞外奇情??傊鸶觇F馬和杏花春雨集于一身,倒也符合人們對于綠林豪俠的浪漫想象。
今天的人們有時候并不在意歷史的真實面目是怎樣的,而更樂意以獵奇的目的和簡單的思維來看待和打扮歷史。比如陳渠珍,出于某種歷史的成見,一直被想象成民國湘西的土匪王。到今天仍然有一些地方博物館和文史作品將之以大土匪對待;又出于對奇情異戀的浪漫想象,人們總是在陳渠珍的西藏之戀上大做文章??墒且坏┱嬲私饬嗣駠嫖鞯臍v史以及陳渠珍復雜曲折的經(jīng)歷后,你便會為陳渠珍被如此草率而膚淺的定義感到無奈和悲涼。好在近年以來,隨著鳳凰旅游越來越熱,隨著湘西地域文化的研究深入,沈從文的湘西作品中那個有著游俠者風度的“陳統(tǒng)領”越來越被學者和讀者所關注。人們開始希望了解真正的陳渠珍,了解陳渠珍后面那段動蕩的民國湘西史。
非常及時地,陳渠珍的后人,他的外孫女田俐、田冰編著的《俠骨儒心:湘西人杰陳渠珍》由湖南文藝出版社出版了。田俐我見過一面,乍看之下溫婉明秀,交談一久卻可以感覺到她的堅韌和力度,也許正是這種堅韌,使她抱著堅定的想法要讓外公的才華、功績?yōu)槭廊怂?,達到為外公“正名”的目的。這幾乎已經(jīng)自覺地成為了她柔弱肩上的使命。有這樣的外孫女,想來九泉之下的陳渠珍應該感到欣慰而開懷了。
這本書分上下兩部分,上部是陳渠珍西藏歷險的自傳體小說《艽野塵夢》的白話譯文。有人認為《艽野塵夢》完全可與沈從文之成名作《邊城》媲美,因他們恰恰同是鳳凰人。我以為這不算過譽之詞。說起沈從文和陳渠珍的緣分,是沈迷的讀者應該都知道。在他的《從文自傳》中有很多地方提到過這位統(tǒng)領官,且評價很高。因為沈從文早期生活有過六年半流浪式的軍旅生活,當過竿軍里的小兵,后來曾做過巡防軍統(tǒng)領官陳渠珍的文字機要秘書,并在1923年離開部隊時,得到了陳渠珍的資助。因此他得以比別人更了解這位湘西王,并且更客觀真實地評價他。在《學歷史的地方》中沈從文說:“這統(tǒng)領官是個以王守仁、曾國藩自詡的軍人,由于他那份稀奇精力,竿軍在湘西二十年來博取了最好的名譽”。在《保靖》中也提到到過,“一切都得那個精力彌滿的統(tǒng)領官以身作則,擘畫一切,調度一切,使個人能夠在職務上盡力,不消沉也不墮落”,“平時律己之嚴,馭下之寬,以及處世接物,帶兵從政,就大有游俠者風度?!币陨险f到的統(tǒng)領官就是湘西王陳渠珍。這些評價是帶著欽佩和贊美的口氣的。這兩人同為鳳凰人,他們的共同點在于分別以政治和文學的方式共同做過一個重塑“湘西精神”之夢。
但凡看過《艽野塵夢》的人,沒有不被陳渠珍在西藏歷險獵奇的故事所折服的,更沒有不被他與愛姬西原之間相濡以沫的愛情感動乃至落淚的??梢哉f這是我讀過的最好的中國文言文敘事作品之一。如今譯成白話文自然更為通俗易懂,尤其是譯者是作者的后人,字里行間寄托著對先人的深厚情意,即使中間有不甚客觀的地方,也蘊藏著譯者的一片苦心。下部為《寥天曉夢》,寫的是陳渠珍西藏封將之夢破碎,黯然回到湘西后,另起爐灶,崛起于湘西群豪之間的故事,可劃為紀實性文學一類。由于作者是陳渠珍的后人,在敘述中自然會提供大量不為外人所知的生活細節(jié),這也是這本書特別吸引我的地方。
夜闌人靜之時,一氣翻完全書,眼乏而人不倦,因為心思全被陳渠珍的故事所占據(jù),驀地,腦海里跳出幾個字來——“寂、寥、天、地、間”。陳渠珍熟讀經(jīng)史,尤好老莊,他在湘西主政時,各地住所全部取名為“寥天一廬”。也許只有莊子的逍遙之境才能容納這位高傲狷介、身負絕世才華而又不得見用,只能在湘西偏遠一隅苦心經(jīng)營的湘西軍人政治家。在動蕩紛亂的人間世,有夢想有堅持有操守的他注定只能是寂寥的,孤獨的。
1882年陳渠珍出生于鳳凰一個士紳家庭,父親曾參加過湘軍。他原名陳開瓊,是父親按氏族排行為他取的名。后來自己改名為陳渠珍,字玉鍪。這名字寄寓了陳渠珍對自己處境的不平和期望。“渠珍”就是丟在了水溝里的珍寶,不被世人見用的意思。后來的事實證明,是金子就會發(fā)光的,雖然生于亂世,日后的陳渠珍卻也成為了威名赫赫的人物,在民國歷史上留下了自己的那一筆??蓮牧硪环矫鎭碚f,正如他的名字的吊詭之處,在湘西層巒疊嶂的束縛之中,他縱然胸存天下卻無平定天下的氣魄和實力,終其一生,他的命運始終在湘西起伏浮沉,這又是他人生的悲劇。
“玉鍪”之意更為深遠。鍪是古代武將的頭盔。玉鍪出自《淮南子·汜水》:“古者有鍪而錈領,以王天下者矣?!笨梢娝貞阎h大。有一次他身邊的人向他贊許蔣委員長如何不可一世的權威時,他從鼻子里面哼了一聲:“世無英雄,遂使豎子成名!”這其中自然也包含了自身才華無法施展于世的無奈。關于他寧愿受到冷遇也堅決不向蔣介石搖尾乞憐的狷介,在老一輩鳳凰人那里也一直是被津津樂道的。他的偶像都是些什么人呢?是曾國藩、王守仁這樣的大儒、大軍事家。
民國十年的時候,面對南來北往的軍閥以及被不斷騷擾而痛苦不堪的湘西民眾,他喊出了“湘西是湘西人的湘西“的口號,從而讓湘西人前所未有地同心協(xié)力起來保衛(wèi)自己的家園。他在主政湘西期間大力發(fā)展湘西地方的教育和經(jīng)濟,在湘西現(xiàn)代化的進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民國湖南政局風云變幻,主持湘政的督軍、主席是你方唱罷我登場,走馬燈似的斟換。陳渠珍為了不讓湘西老百姓受戰(zhàn)亂之苦,不讓湘西軍隊成為軍閥們爭權奪利的籌碼,苦苦死守一隅,像母雞護住小雞一樣守著這塊地盤,稍事安定便搞自治、興教育,實現(xiàn)自己的禮運大同之夢。吊詭的是,為了這一個民生之夢,他又做了不少損害民生的事情,譬如種鴉片,制嗎啡,收取苛捐雜稅。沒有經(jīng)濟來源,他便養(yǎng)不起筸軍。
陳渠珍崛起的原因之根本是他的軍事才華,其中包括他的剿匪才能。他剿匪采用“剿撫兼施”的策略正是引起后人詬病,稱其為匪王的緣由。在他看來,土匪也都是湘西人,是被窮困所逼,殺了他們,家里的孤兒寡母也就失去了依靠,故除了十惡不赦、民憤極大的個別小股土匪,他是能收編就收編,不贊成一律剿殺。而招安的土匪武裝也成為他軍隊壯大的重要兵源,且他在土匪出身的這些湘西軍人們心中有著絕對的權威,他們只聽從這位老師長的號令,這也是人們稱他為湘西王的原因。值得注意的是,陳渠珍并非招安了便了事,他為了讓土匪能改過自新,轉而成為真正的軍人,摸索出了一條值得后人為政治軍時借鑒的路。
他非常重視軍人的思想道德問題,認為“禍亂無止,原于良心梏亡”,因此軍人要講良心,而這個“良心”雖為天所賦、人所固有,但究其本原、加以闡發(fā)則可以作為軍人身心修養(yǎng)的準則。因此陳渠珍雖被稱為“湘西土皇帝”,和那些只顧自身利益窮兵黷武的軍閥有很大區(qū)別。他說:“有良心的人拿槍才是軍人,沒有良心的人拿槍便是土匪”,“因為軍人存心是處處求人民的利益,不顧自己犧牲的。土匪存心是處處求自己利益,不顧別人痛苦的”。即以有無良心作為是否是“匪”的標準,這就給了那些想改過自新的土匪以正名的機會。最重要的是,當一個土匪成為一個有良心的軍人時,他也就首先成為了一個人,一個有良知的人,也就獲得了在社會立身的價值和尊嚴,這是人“活著”與“存在”之間的巨大區(qū)別——這大概是陳渠珍苦心孤詣地寫《軍人良心論》的真正目的所在。
湘西軍人在長此以往的思想教育中漸漸形成了極強的榮譽感。讀者都熟悉沈從文的成名作《邊城》,在這部以民國湘西為背景的小說中,翠翠的父親是一名軍人,卻不愿與戀人私奔,而寧愿為榮譽和尊嚴自殺,導致翠翠母親生下翠翠后也追隨他做了一對亡命鴛鴦。這種梁祝似的悲劇并非僅僅是傳奇。它從側面反映了一個現(xiàn)實,就是湘西地方軍人具有強烈的榮譽感和尊嚴感。而這種湘西軍人精神的培育也和陳渠珍的軍事思想教育有很大關系。
陳渠珍對于湘西地方風氣,對于湘西人的精神面貌的影響是深遠而廣泛的,正是他治下的筸軍——后來的陸軍一二八師走出大山,勇靖國難,在抗日救亡的前線,穿著黑衣、包著頭巾,拿著土槍土炮和日軍作戰(zhàn),打出了有名的嘉善戰(zhàn)役,顯示了湘西人的不屈和頑強,他們中間有很多就是被收編的土匪。
陳渠珍老于世故,可是從他的一生經(jīng)歷看起來,他也有真性情,有大智慧,他的同仁好友曹典球說:“君智深勇沉,而性情懇摯,卓然有古人之風?!迸c他同時代的湘人、曾擔任駐俄國使館參贊的陳繼訓稱他是“儒而俠者”,亦并非過譽之詞。正如書名一樣,陳渠珍是個俠骨儒心的清末民初的士人兼軍人。
《俠骨儒心》一書為我們展示了陳渠珍在民國湘西主政期間保境息民、力行自治、發(fā)展教育和經(jīng)濟的求索之路,但我印象更為深刻的卻是他在軍閥混戰(zhàn)中保護湘西不受戰(zhàn)亂之苦的殫精竭慮,以及在種種政治勢力之中捉襟見肘的應付。感受到他內心的蒼涼和無奈,悲憤和無助。
陳渠珍是一個不同于其他軍閥的民國地方官。他以軍人的身份夢想在湘西一隅實現(xiàn)烏托邦式的大同夢想,其思想的局限性也頗為明顯。例如他和賀龍之間有過交往,賀龍還曾是他的部下。對于賀龍的隊伍,他和他的部下能放就放,睜只眼睛閉只眼睛,所謂“剿共不剿賀”,這讓賀龍隊伍的有生力量能夠得到一定的保存。并且據(jù)可靠的史實,他有過曾經(jīng)接濟賀龍軍隊的事跡??墒窍啾戎拢R龍眼光更為遠大,但陳渠珍卻只想在亂世中做一方諸侯。這種思想使他與革命道路失之交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