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沒有好壞之分,都是人們餐桌的一個組成部分,“什么都吃一點,什么都不要多吃”,均衡飲食才是確保身體健康的利器,這是營養(yǎng)學家的說法。但從個體而言,食物還是有“好壞”之分的,雖然這種“好壞”只是相比較的結果,卻也造成了人們對某些食物的偏嗜。然而,若處理不當,這些由人們“精選”的好食物反而會變成損害健康的“毒藥”,這種事情并不少見。
健康橄欖油之害
隨著“地中海健康飲食模式”的風行,以前國內市場少見的橄欖油也開始在一部分“高端”人群中流行。然而,由于對這種來自國外的油脂特性缺乏了解,花費高昂代價買回來的橄欖油,非但沒有給自己及家人的健康加分,反而成了不斷做著健康減分的“殺手性”食品。
比如,超市里一些標著“冷榨”字樣的進口橄欖油,由于工藝原因,營養(yǎng)成分保留較多。從理化特性說,這類油只適合拌涼菜或最后加到一些不需再高溫加熱的食物中,但有些人卻拿來炒菜,甚至用以煎炸食物,冷榨橄欖油就可能變成損害健康的兇手。這是因為冷榨橄欖油中富含單不飽和脂肪酸,煙點比一般油脂低得多,大約只有160℃左右,在高溫下極易氧化變質,產(chǎn)生大量對健康有害的自由基。
目前市場上也有一些標注為“調和型”的橄欖油,標簽上說明可以作炒菜和煎炸用油,但炒菜尤其高溫煎炸食物,最好還是選用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或其他煙點較高的植物油。
此外,橄欖油雖然被許多人包括營養(yǎng)學家認為是一種比較健康的油脂,但攝入過多同樣對身體有害無益。因此,應對每天攝入的油脂總量加以控制(中國營養(yǎng)學會最新《中國居民膳食寶塔》建議每人每天油脂攝入量不超過25克)。
健康沙拉之害
蔬菜沙拉一般是將多種可生吃的蔬菜拌在一起,有些人還喜歡加水果、火腿之類。在中式菜肴中,類似西方蔬菜沙拉的有東北大豐收,以及從東北大豐收演化的大拌菜。無論是蔬菜沙拉還是大豐收、大拌菜,所用蔬菜多達五六種,甚至十幾種,有的還加入煮熟的玉米或豆類。調制十分簡單,所用調料非常少:沙拉一般只用沙拉醬;大豐收一般只有東北大醬或甜面醬供蘸食;調制相對復雜一點的大拌菜,一般也只是使用生抽、醋、糖等有限的幾樣調料。從營養(yǎng)上講是十分豐富的,從品類組成和調制上講,也是十分健康的。但是,如果處置不當,也可能造成對健康的損害:
首先是清洗。蔬菜是用來生吃的,所以能否徹底清洗干凈顯得尤為重要。關鍵是要盡量除去蔬菜可能存在的農(nóng)殘(做涼拌菜最好使用的綠色或有機蔬菜)。
其次是保存。蔬菜是生食,最好即洗即做、即做即吃,吃多少做多少,這樣不但安全,也不容易造成營養(yǎng)流失,否則很容易滋生細菌。沙拉,是良好的細菌培養(yǎng)基,夏天更容易出問題。吃不了的沙拉最好倒掉,擱在冰箱里也并不保險;吃不了的大豐收、大拌菜最好不要再生吃,加熱后熟食比較安全。
最后是沙拉醬的使用量。沙拉醬主要由蛋黃加色拉油以及一定量的白糖、白醋、鹽,再加上少量其他作為風味區(qū)別的材料,就成了形形色色、各種口味的沙拉醬。沙拉醬營養(yǎng)有限,熱量卻極高,經(jīng)常吃很容易埋下健康隱患,這主要是因為各類沙拉醬中油脂使用一般均過量。有的廠家在制造沙拉醬時使用了氫化植物油,對人體危害更大。為了使沙拉真正好吃又健康,要注意減少沙拉醬的添加量,若味道不足,可用酸奶替代部分沙拉醬;還可用白葡萄酒或蘋果醋替代部分沙拉醬調味,這樣調出來的沙拉,味道也相當不錯。至于大拌菜,要注意鹽和醬油的使用量,而且醬油一定要使用佐餐醬油。
健康堅果之害
大多數(shù)營養(yǎng)學家均視堅果為健康食品。的確,堅果營養(yǎng)豐富,雖然油脂含量普遍較高,但大多是不飽和脂肪,也就是人們所說的好油脂。但如果吃得不恰當,也會令其變成給健康減分的食物。比如,很多人喜歡吃油炸花生米、油炸核桃仁,認為吃起來香、酥、脆,味道好,但幾乎所有堅果油脂含量都非常高,如果再油炸,攝入的油脂就一定超量。
最好選擇烘焙或者干炒的堅果,這樣可以去掉一部分油脂,而且最好吃原味的,甜味、咸味、五香味的堅果吃起來非??煽?,但卻可能使糖、鹽的攝入過量。堅果體積小、味道好,不知不覺中很容易吃過量。世界糧油組織建議,每人每天食用堅果30克左右,如果堅果吃得多就要減少其他食物尤其是油脂的攝入量。
富含油脂的堅果極易發(fā)霉,一旦發(fā)霉,容易產(chǎn)生黃曲霉毒素——這是目前發(fā)現(xiàn)的最強致癌物質。所以購買堅果時,一定要注意鑒別其中是否含有已變質發(fā)霉的果仁。一些奸商會將已發(fā)霉的堅果通過少量、多批的形式摻雜到好果仁中售賣,不留意很容易上當。購買堅果要堅持少、勤的原則,不要在家中長時間保存堅果。一旦發(fā)現(xiàn)堅果發(fā)霉或有發(fā)霉跡象,要堅決棄之。
健康素食之害
為了健康,現(xiàn)在很多人熱衷吃素,但有些人又覺得素食味道不夠好,千方百計想讓素食變得更好吃,比如用過量油脂烹調蔬菜。由于一些蔬菜的吸油能力特別強,如茄子、絲瓜、大白菜、芥菜等,使食素者吃進的油脂比直接吃肉還多。一些肉類經(jīng)過汆水、撇油等烹調處理,所含油脂反而不如用大量油脂炒出的蔬菜多。
有些素食者喜歡吃油炸的食物,這更不可取,比如炸土豆條、炸土豆片。土豆經(jīng)過油炸,其熱量會翻番。一項測試表明,一只中等大小不放油的“法國烤土豆”僅含約90千卡熱量,而同樣一個土豆做成炸薯條所含熱量則高達200千卡以上。這成倍多出的熱量應是來自其在油炸過程中吸納的油脂。
健康水果之害
水果是公認的健康食品,但吃得不恰當也會損害健康。比如飯后立即吃水果,就容易導致消化功能紊亂,引發(fā)消化道疾病。這主要是因為水果消化快,如果飯后馬上吃,遇上消化慢的淀粉、蛋白質和脂肪,被“攔截”在胃內而不能及時進入小腸供機體吸收。水果中的果糖在胃內高溫下發(fā)酵后產(chǎn)生酒精及毒素,出現(xiàn)脹氣、便秘等癥狀,給消化道帶來不良影響,引起胃灼熱、消化不良、肚痛等。這就是有些營養(yǎng)學家提倡飯前一小時或飯后兩小時吃水果的原因。
另外,一些特殊人群在吃水果的時候也要注意,比如過敏體質的人不適宜吃菠蘿,因為菠蘿中含有生物甙和菠蘿蛋白酶,可能引起過敏體質者的過敏反應。若實在想吃,可將菠蘿切成小塊后浸入淡鹽水中泡10來分鐘再吃,這樣可破壞菠蘿中引起過敏反應的蛋白酶。哮喘患者不宜吃芒果,因為芒果中含有單(或二)羥基苯可刺激器官,從而引起哮喘患者的過敏反應。未成熟的芒果中還含有醛酸,對皮膚的刺激作用尤其顯著。
腹瀉患者不宜吃梨,因為梨有助瀉作用;空腹時不宜吃柿子、西紅柿等含較多果膠、單寧酸成分的水果,因為這些物質可與胃酸反應生成難以溶解的凝膠塊,形成胃結石,民間所謂的“柿石”即是指此;空腹時也不宜吃山楂、橘子、棗等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