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米的“外衣”:防腳氣病
如果您在淘米(指非精加工大米)時經(jīng)常用水久泡,或用熱水淘洗,或淘洗次數(shù)過多,那么您就丟棄了大米的“外衣”。這“外衣”中含有豐富的B族維生素,對人體神經(jīng)系統(tǒng)有很好的調(diào)節(jié)作用。
最佳做法是:淘米時要注意次數(shù)不宜過多,時間不宜過長,不能用力揉搓,不能在流水下沖洗,而且淘米用的水溫也不宜過高。同時,在下米煮粥或燒面食時,要避免用堿,因為堿會破壞維生素B1。
2.魚眼魚鱗:提高記憶力
吃魚刮魚鱗、不吃魚眼是很大一部分人的吃法。殊不知,魚鱗、魚眼都是“寶貝”。魚鱗中含有較多的卵磷脂、多種不飽和脂肪酸和多種礦物質(zhì),尤以鈣、磷較多,是一種特殊的保健品。而魚眼含有相當(dāng)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這些不飽和脂肪酸有增強大腦的記憶力和思維能力,能防止記憶力衰退和預(yù)防老年癡呆的作用,對高膽固醇血癥、高血壓等疾病患者也有輔助食療作用。
最佳做法:把魚鱗用清水漂洗瀝干,放進高壓鍋內(nèi),加入適量的醋以去掉腥味。每250克魚鱗加400克水,用大火煮10分鐘,再改用小火煮20分鐘,直到魚鱗變白、卷曲,湯呈糊狀。將鱗片及雜質(zhì)撈出,液體倒入容器中冷凝即成凍狀,放入冰箱儲存后,口感更細膩。食用時加入鹽、醬油、醋、香菜、蔥花涼拌即可。魚眼可和魚肉一同食用。
3.玉米須:利尿、降壓效果好
大量的“黃金寶貝”就藏在玉米須中。玉米須有很好的利尿、降壓、降糖、和胃的功效。玉米須中含有的黃酮、苷類、礦物質(zhì)、有機酸及糖類等,具有抗氧化、抗腫瘤、調(diào)節(jié)免疫功能等作用。
最佳做法:將新鮮的玉米須煎水代茶飲,可以平肝利膽、瀉熱利尿。對治療高血壓、糖尿病、膽結(jié)石、腎炎水腫、黃疸型肝炎等有較好的療效。
4.橘絡(luò):保護老人的血管
橘絡(luò)中含有一種名為“蘆丁”的營養(yǎng)素,這種物質(zhì)能使人的血管保持正常的彈性和密度,減少血管壁的脆性和滲透性,防止腦溢血的發(fā)生。
最佳做法:有血管硬化傾向的老人,吃橘子時連橘絡(luò)一起吃,有益健康。 (安徽 胡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