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爸爸是一個電腦工程師,在單位里負(fù)責(zé)電腦硬件的管理工作。在家里,他又是一個修理家用電器的能手。
我家有一臺老爺電視機。最近,這臺電視機“生病”了——有時沒有圖像,有時有圖像卻沒有聲音。每次我都學(xué)著大人的樣子在電視機上拍幾下,它居然就好了。然而有一天,我拍了好幾下都不解決問題,只得向爸爸求救了。爸爸帶著他的工具箱走過來。他先把電視機后蓋打開,然后將里面的元件板小心翼翼地抽出來,用電表進(jìn)行測試。他一邊測一邊告訴我:“哪里線路不通,哪里的元件就有問題。”果然,他發(fā)現(xiàn)一個電子元件脫焊了。于是,他便用電烙鐵把它重新焊上了。爸爸說:“焊接需要很高的溫度,所以電烙鐵頭部的溫度非常高,可達(dá)1000攝氏度。”爸爸焊好后,又用電表測試了一下。最后,他說:“線路通了,電視機就修好了。”一切完畢后,爸爸把電視機打開,果然,圖像和聲音都有了,我又可以舒舒服服地看電視了。
一點就通
這篇文章是通過寫一件事——修理“老爺電視機”,來表現(xiàn)人物的一個特點——爸爸真能干。
既然是寫一件事,那么就請小朋友注意三個詞:先、接著、最后。這是表達(dá)時間順序的三個詞。也就是說,事情發(fā)展的順序必須清楚。順序清楚了,文章的層次也就有條理了。
能干的人多著呢,除了爸爸媽媽,還有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同學(xué)伙伴,能不能通過敘述一件事,來寫寫他們的能干呢?當(dāng)然,最初練習(xí)的時候,為了使文章的層次一清二楚,是不是應(yīng)該用上“先”“接著”“最后”等表達(dá)時間順序的詞呢?
讀讀填填
寫人物的能干,少不了使用各種動詞。爸爸是修理家用電器的能手,所以文章中就用了這些豐富的動詞——帶著、打開、抽出來、測試、告訴、發(fā)現(xiàn)、焊。
同樣一個動詞,例如“走”,還可以引申出許多不同的動詞來:飛奔、慢跑、踱步、巡邏、漫步、散步……還有“看”:仰望、俯瞰、巡視、凝望、參觀、瞻仰、瞧、瞄、瞥、瞪、瞅……
積累豐富的動詞,有助于寫好作文。
請寫出表達(dá)“聽”和“想”的不同動詞:
聽____
想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