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把食物請進(jìn)作文課堂,幫助
孩子們寫出生動具體的好作文。請什么食物呢?蘋果?
梨?不好,這樣的水果太普通。面包?蛋糕?有個別孩子過生日時,會有家長送來,也不可能讓孩子們感到新鮮。
多次否定后,我的視線落到了一個精致的黃色小袋子上——那是一包孩子們都愛吃的薯片。我們從沒在上課時間吃過薯片,夠新鮮了,而且也可以讓更多的孩子品嘗到。好,就選它了!
我故意將薯片放在我語文書上面最顯眼的地方,“明目張膽”地走進(jìn)教室。一路上班里的孩子們指指點點,我竊喜已經(jīng)吸引了他們的注意。
“老師,你怎么帶薯片來上課?”小寅指著我手里的薯片不解地問。
我笑笑,不搭他的茬,就讓他繼續(xù)猜吧。
上課后我還在吊他們的胃口,將薯片放在一邊不理不睬,自顧自地讀一篇文章。再看這些小家伙,早已按捺不住好奇心,眼睛直勾勾地盯著放在講桌上的薯片。
好,我要再讓你們饞饞。我夸張地撕開薯片袋,大口吃了起來,嘴巴里還故意發(fā)出很大的聲音。我就是要讓孩子們看清楚我的每一個動作、表情,聽清我說的每一句話。
“你們看王逸!”隨著我的指引,孩子們的目光落向了素有“小饞蟲”之稱的王逸身上。只見王逸夸張地伸長了舌頭,圓圓的眼睛睜得大大的。
不光看,我還要讓孩子們親自嘗嘗,嘗到的和沒嘗到的都會有不同的感受。教室里沸騰了,我的目的達(dá)到了,孩子們的反應(yīng)越強烈,寫文章時越有話可說。
薯片吃完了,我話鋒一轉(zhuǎn),“大家把剛才的情景盡量細(xì)致地說說吧?!贝藭r孩子們的話匣子打開了。
郝思雯是個心思細(xì)膩的小女孩,她說:“上課了,溫老師拿來苦片,她也不管我們的好奇和驚訝,讀起了班里同學(xué)的優(yōu)秀作文。同學(xué)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仿佛置身于云里霧
我當(dāng)即表揚:“不錯,抓住了同學(xué)們的反應(yīng)?!?br/> 陸婧說:“我想重點說說我吃到薯片后的感受——溫老師將薯片喂到了我的嘴里。我受寵若驚,也顧不得什么形象了,張大嘴巴將美味的薯片接了過來。”
“嗯,淑女也張大嘴巴吃薯片?!畯埓笞彀汀玫脗魃瘛D愠缘绞砥髣e的同學(xué)有沒有什么反應(yīng),你注意了嗎?”
“撲哧”一聲,陸婧笑了,“我同桌沒吃到好可憐哦!我就分給了他半片?!?br/> “這個也可以寫到文章中,可以讓場面更逼真地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你那半片好吃嗎?”
“好吃,雞肉口味,有點咸,是我吃到最好吃的薯片?!?br/> 哈哈哈哈,大家都被逗樂了。
孩子們的積極性很高,就連平時非常發(fā)愁寫作的小鎮(zhèn)、小徐也說得很好。
我趁熱打鐵,讓孩子們記錄下了這有趣的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