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因三蘇而聞名,而三蘇因有了眉山山水澤養(yǎng),才有了萬世敬仰的文才風流。因而,潛伏在眉山西南隅的這座三蘇祠從不寂寞,這座“文獻世家”的故居吸引著人們來此深味蘇門之風。
這日,我跨進這黛瓦朱墻,翹檐勾心的蘇祠大門,“隔空”訪到一位奇人。她的存在,使這座宅院萬物鮮活、氣息宛在。奇人就是這里的講解員——李曉蘋。她本是演員出身,12年舞臺生涯,18年在李白故里江油任解說員,退休后方到三蘇祠。靠她的勤研深鉆再悟東坡,用繪聲繪色、無與倫比的歌聲和表演天賦,將一代大文豪演活。
同我們一起聆聽的,還有兩位慕她之名而來的華僑。簡單的自我介紹之后,講解就開始了。
首先來到三蘇的塑像前,開始道來每一位蘇家人的身世。李曉蘋的講解詞很獨特,你聽不到記背的痕跡,感覺不到那成套成套的說辭。你唯一的感覺就是:三蘇端坐,旁邊一個蘇門的親戚立在那里,敘說自己的舊事和家事,娓娓道來。她一會兒講解、一會兒吟誦、一會兒演唱。表演中,忽而身似東坡,忽而委身妻妾,忽而扮作小孩,忽又絕類家嚴,惟妙惟肖、婉轉練達。字字由心,真摯得令人動容。
在啟賢堂,李曉蘋吟唱起了蘇東坡的《念奴嬌?赤壁懷古》,仿佛傳到人間的天籟。她的聲音徐徐升起,婉轉繞梁,再沁入耳中。不是京劇、不是昆腔,卻是一種混合二者的剛柔,在那副酣暢的書法前,字句都化成了音符和圖畫。
轉入兩側廂房,是展示蘇門六位女子賢德、蘇家書禮家風之地。李曉蘋一一講來:若非程夫人的相夫教子,哪有蘇洵虛度27載春秋而發(fā)奮;有了王夫人的聰穎善良,才有蘇軾的一身才情、一生縱橫。在蘇軾最后一位夫人王朝云的塑像前,李曉蘋唱起了東坡悼念這位亡妻的歌,回憶中往事發(fā)酵:“素面常嫌粉涴,洗妝不褪唇紅。高情已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