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想過,平時買的肉丸也許一點肉都沒有,是各種食品添加劑調配出來的化學肉丸。那么,這些化學肉丸是怎么制成的?里面的化學物質對人體有害嗎?
化學肉丸是怎么制作的?
說起肉丸子,大家都不陌生,超市冷鮮柜臺、小吃攤上、火鍋店里到處可見。現(xiàn)在市場上肉丸子的品種也越來越多,有牛肉丸、羊肉丸、雞肉丸、魚肉丸、蟹肉丸等??捎姓{查發(fā)現(xiàn),您吃到的各種丸子未必是“有肉的肉丸”,大多數(shù)都是化學添加劑配置出來的化學肉丸。
以牛肉丸為例,它是用淀粉和牛肉浸膏調配而成,如果想讓丸子有彈性,就加些彈力素;想筋道就加“卡拉膠”,丸子煮的時候不會碎;如果想要調顏色,可以用“紅曲紅色素”;要想保水保鮮,就加保鮮劑。
總之,要想做到以假亂真,賣相好看又口感十足,至少要往丸子里添加二三十種添加劑。
化學肉丸的主要成分
1.骨髓浸膏—一種天然骨類調味品。它是由新鮮的畜禽骨(豬、牛、雞骨)為原料,將骨頭破碎后研磨成骨泥,同生物酶、調味輔料和水投入到反應釜中,經(jīng)酶解、抽提、濃縮、提純等過程制成產(chǎn)品。它充分保留了骨和骨髓的天然成分和香氣,具有超強的耐高溫性能和穩(wěn)定、持久的留香。
2.彈力素—屬于食品添加劑的一種,可讓肉丸有韌勁,特別筋道。它是由葡萄糖、味精、呈味核苷酸二鈉、食用香料做成的。肉丸在漿結、冷藏解凍、加熱等過程中,會失去一定的水分,導致肉質變硬、肥膘發(fā)黃,降低成品的品質。食品加工過程中加入彈力素,可以提取肉里面的膠原蛋白,提高肉制品的保水性、黏性和彈性,改善口感。
3.卡拉膠—是從某些紅藻類海草中提煉出來的親水性膠體,在食品工業(yè)中通常將其用作增稠劑、膠凝劑、懸浮劑、乳化劑和穩(wěn)定劑等。
4.色素—使肉丸富有亮麗的顏色,可以促進食欲。
食品添加劑對人的危害
除新鮮食物之外,加工類食品幾乎都含人工食品添加物,目前還沒有證據(jù)顯示,長期食用人工食品添加物會對人體產(chǎn)生直接危害。但是,持續(xù)食用化學添加物給人體帶來的危害是潛在的,長期積累,其危害就會顯現(xiàn)出來。
1.香精、色素的過量食用會干擾礦物質(鈣、鋅等)的吸收,長期大量食用,會引起味覺失調、內分泌紊亂、性功能下降、感官敏感度下降、兒童多動癥等問題。
2.超標使用甜味劑、膨化劑和防腐劑,對人體危害較大,嚴重的可能致癌。
3.過多食用香精類食物,會導致人們對天然食品的香味感無法認可,尤其對于嬰幼兒,會影響其味覺的判斷和認知。
如何辨別真假肉丸
正宗的肉丸,除了味精、鹽等少量調味料外,其他添加劑很少,經(jīng)過冰箱冷凍后沒什么異味;放入水里煮熟后,真正的肉丸口感好,肉味純正,而淀粉和添加劑制成的肉丸黏性很大,還有一股濃郁的香精味道;正宗的肉丸子,其鮮味比較淡,丸子外表可以看到肉的纖維,有肉筋。淀粉和添加劑制成的丸子,經(jīng)過烹飪后聞起來特別香,吃起來口感很光滑,沒有肉絲或肉筋。
營養(yǎng)師建議:
1.一定要在正規(guī)的商場超市購買此類食物,不要購買小市場的三無產(chǎn)品,如果出現(xiàn)什么問題,可以追究其責任,合法維權。
2.購買時養(yǎng)成看食物標簽的好習慣,食物成分表里面標注的食物成分,可以讓大家辨別此類食物含有多少添加劑。
3.對于兒童、青少年,建議要少吃或者不吃,添加劑多的食品,會讓孩子不自覺地喜歡吃,而過量食用此類食物,會影響兒童的正常發(fā)育。
4.如果實在想吃,建議一周最多吃一次,每次不要超過50克。食用時搭配深色水果和蔬菜,可以將其危害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