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北京培育了梅蘭芳的梅派藝術,但他旺盛的藝術生命力和最高榮譽的獲得卻來自上海。尤其是《申報》對梅蘭芳持續(xù)的、大規(guī)模的新聞報道,使梅蘭芳與他的京劇藝術脫穎而出,走出國門,走向世界。梅蘭芳也不再僅僅是一位戲曲藝人的名字,它已經超越了單純的符號意義,而上升為一種藝術境界、一種文化意蘊。
關鍵詞:《申報》 梅蘭芳 海派京劇
京劇雖然形成并成熟于北京,但它的變革與發(fā)展卻是在上海。上海對京劇達到難以超越的經典之后的創(chuàng)新,功勛卓卓,就連梅蘭芳自己都不得不承認:“我第一次到上海表演,是我一生在戲劇方面發(fā)展的一個重要關鍵?!雹佟渡陥蟆纷鳛榻匾幕瘋髅?,見證并記錄了梅蘭芳藝術生涯中最關鍵的這一時期。
1913年秋天,梅蘭芳跟隨王鳳卿應丹桂第一臺的邀請首次到上海演出,從11月4日到12月18日,歷時45天,《申報》上有關二人的戲曲演出消息卻整整報道了66天之久。早在王鳳卿和梅蘭芳尚未抵滬之前,10月14日《申報》刊登的戲曲廣告就大作宣傳“第一臺特聘天下無雙最著名優(yōu)等藝員”、“著名汪派鬚生王鳳卿,第一青衣花旦梅蘭芳”。②二人姓名皆用大字,姓在上名在下排出,并且在兩人的名字下面還寫道:
今之鬚生不外乎汪譚孫三派,三者之中學譚孫者觸耳皆是,而于汪派幾如鳳毛麟角。蓋因譚孫雖難學,尚有巧可取,苦學汪則須由天賦歌喉氣力充足,其調高時,如千仞之壁,重時如萬鈞之鼎,故近年來,環(huán)顧南北鬚生中能得汪派三昧者,僅王鳳卿一人而已,其聲調非但渾厚且善用鼻音,凝神靜聽與汪毫一無二。本臺因滬上久無汪調,故不惜重資親自北上聘請豐申以饜。顧曲諸君,但既有鼎鼎大名之鬚生,安可無旗鼓相當之配角,故又挽聘南北第一著名青衣兼花旦梅蘭芳同來。梅藝員貌如子都,聲如鶴唳,此二藝員真可謂珠聯璧合,世無其儔矣。今得來電,由下□,新銘船來申,特此預佈。”③
這是梅蘭芳的名字第一次出現在《申報》的戲曲廣告上。廣告中對王鳳卿的宣傳占了絕大部分,而對梅蘭芳只是提到“貌如子都,聲如鶴唳”八字而已。這則廣告從10月14日起至11月3日每天在《申報》上刊登一次,共21次。但從11月1日起,戲曲廣告中增加了戲單廣告;11月3日起,變成了單純的戲單廣告;11月12日起,戲單廣告中出現對演員、劇目的介紹宣傳,如:“《汾河灣》,是劇為王梅二藝員最得意之拿手好戲,在京時每逢排演必座無隙地,劇中唱句較《武家坡》須重三倍。前時報所印送王梅二藝員之化裝照片即《汾河灣》也,即此可知,此劇膾炙人口,一時無雙矣。務祈光臨賞鑒是荷。”④“(許少卿)作為經營者,他當然指望這次請到的京班名角不僅能為他帶來滾滾財源,更使他名利雙收,所以,他不得不下本錢廣為宣傳?!雹?br/> 1913年11月4日,梅蘭芳在上海丹桂第一臺演出正式開始。當天丹桂第一臺刊登在《申報》上的戲曲廣告由一次增加到兩次,戲單廣告對名角的名字按名望的大小排以不同的字號。11月16日,丹桂第一臺在《申報》刊登的戲曲廣告增加到了3次,因為梅蘭芳將在11月19日登臺唱壓軸戲《穆柯寨》,所以報紙?zhí)氐貫槊诽m芳的《穆柯寨》作了廣告宣傳:“是劇為王梅二藝員最得意而不肯輕易演唱之好戲,王藝員飾楊六郎,唱句道白甚多,非常費力,況須兼做工,真唱做兼全之重戲。梅藝員演花旦,其美麗不言不可知矣。今接而演,真難得之機會,此戲南北能唱者甚少,故滬上從未有人演。務祈光臨賞鑒是荷?!雹?2月15日,《申報》戲曲廣告中特別增加一行字“丹桂第一臺特煩留別紀念好戲”⑦,這則廣告在16日被重復刊出,因為王梅二人在丹桂第一臺的演出原定12月18日結束,以此強調。12月17日,《申報》刊登了丹桂第一臺紳商挽留紀念好戲全本《汾河灣》的戲曲廣告,廣告中更是許諾“特別包廂,特別官廳,頭等包廂,頭等正廳,各贈王梅合拍汾河灣小照一張,半票不贈”⑧,且在不同版位上分兩次刊出,18日重復一次。
梅蘭芳此次滬上演出,從10月14日提前宣傳造勢,到11月4日二人正式登臺,直至12月18日演出結束,《申報》每天都刊登關于二人的戲曲廣告,共計117次,如此規(guī)模之大、時間之久的廣告宣傳,把名不見經傳于滬上的梅蘭芳徹底地送入了觀眾心中。《申報》為梅蘭芳在上海舞臺上的演出成功發(fā)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梅蘭芳在上海一炮唱紅,離不開戲曲廣告的大力宣傳,梅蘭芳曾說起他第一次到上海演出時報紙上所登廣告的情形:
新角在報上登的名字,占的篇幅,大得可怕。滿街上每個角落里又都可以看到各戲院的海報……日報和海報,都在我們的名姓上面,加上許多奇奇怪怪的頭銜。鳳二爺是“禮聘初次到申天下第一汪派須生”、“環(huán)球第一須生”;我是“敦聘初次到申獨一無二天下第一青衣”、“環(huán)球獨一青衣”,像這種夸張的太無邊無際的廣告,在我們北京戲報上是看不見的。所以我們初到上海,看了非常眼生,并且覺得萬分惶恐。?讁?訛
此時的北京城,報刊等近代傳媒還沒有波及到戲曲界,“民國以前,北京的觀眾,在行的真多??墒菆蠹埳线€沒有劇評。關于梅先生的戲,最早是陶益生先生在民初‘亞細亞報’上發(fā)表過一篇評論。到了民國二三年間張豂子先生起來提倡,……所以劇評一道,他可以說是開風氣之先聲”?輥?輮?訛。
45天的滬上之行,對梅蘭芳影響極大,以至于他自己在多年以后的回憶錄《舞臺生活四十年》中,都不得不承認第一次的上海演出,是他戲曲表演生涯中一個至關重要的時期,其影響主要表現在:首先,與時俱進,排演新戲?!耙痪乓蝗晡覐纳虾;貋硪院蟆保熬陀辛艘稽c新的理解。覺得我們唱的老戲,都是取材于古代的史實。雖然有些戲的內容是有教育意義的,觀眾看了,也能多少起一點作用。可是,如果直接取材現代的時事,編成新劇,看的人豈不更親切有味?收效或許比老戲更大?!?輥?輯?訛于是在這種強烈創(chuàng)新思想的沖擊之下,梅蘭芳回京后的半年時間,排演了一出《孽海波瀾》,這是根據北京本地的時事新聞編寫的時裝新戲,也是梅蘭芳排演新戲的開始。
我覺得當時上海舞臺上一切,都在進化,已經開始沖著新的方向邁步朝前走了。有些戲館用諷世警俗的新戲來表演時事,開化民智。這里面在形式上有兩種不同的性質。一種是夏氏兄弟(月潤、月珊)經營的新舞臺,……還保留著京劇的場面,照樣有胡琴伴奏著唱的;不過服裝扮相上,是有了現代化的趨勢了。一種是歐陽先生(予倩)參加的春柳社,……純粹話劇化的新戲,就不用京劇的場面了。這些戲館我都去過,劇情的內容固然很有意義,演出的手法上,也是相當現實化。我看完以后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不久我就在北京跟著排這一路醒世的新戲,……我不否認,多少是受到這次在上海觀摩他們的影響的。?輥?輰?訛
其次,化裝方面的改革。梅蘭芳主要是受上海新式舞臺燈光效果的影響,“我看到了上海各舞臺的燈光的配合,才能啟發(fā)我有新的改革的企圖。我回去就跟我的梳頭師父韓佩亭細細研究。采取了一部分上海演員的化裝方法,逐漸加以改變,目的是要能夠配合這新式舞臺上的燈光的。……這短短五十幾天在上海的逗留,對我后來的舞臺生活,是起了極大的作用的”?輥?輱?訛。有一次,當他發(fā)現上海舞臺上馮子和、七盞燈(毛韻珂)等人的旦角裝扮更為美觀時,便加以借鑒,如畫眼圈,北方的旦角在此之前是不講究畫眼圈的,殊不知這一小小的、不起眼的裝扮,卻生出無窮的魅力,它可以彌補眼睛的不足,顯得格外有神好看,靈氣十足。另外,貼片子也較前有所改進,北方的旦角(無論青衣、閨門旦、花旦等)片子貼成又高又寬的“大開臉”,受上海舞臺的影響,貼片子的部位更為靈活,根據各自的臉型分為“前”、“后”、“高”、“低”各種不同的貼法。而這些又無不與上海舞臺之重旦角以及以“看戲”為主密切相關,既然以“看”為主,必求其賞心悅目也。
最后,由青衣戲抱肚傻唱向刀馬旦方向發(fā)展。梅蘭芳頭三天的打炮戲安排如下:第一日:《彩樓配》、《硃砂痣》;第二日:《玉堂春》、《取城都》;第三日:《武家坡》。在演出中他發(fā)現,觀眾對《玉堂春》比《彩樓配》的呼聲更高。后四天的戲碼為:《雁門關》、《女起解》、《御碑亭》、《宇宙瘋》、二本《虹霓關》。結果,每日貼演《宇宙瘋》時,上座“總不能如理想的圓滿”,其原因在于劇本故事交代得不夠清楚,場面冷清,身段表演簡單。相比之下,觀眾更喜歡二本《虹霓關》。細心而又善于思考的梅蘭芳由此意識到:上海觀眾欣賞旦角更注重唱做并重,且表演要新穎、生動,他們認為青衣專重唱工,又是老腔老調,不帶勁。捕捉到觀眾的喜好之后,梅蘭芳立刻主動改變戲路,排演了一出《穆柯寨》,并把它作為首次壓軸戲。果然,那天的演出非常成功,贏得了陣陣喝彩聲,這是梅蘭芳第一次演大軸戲,也是他演刀馬旦的開始。為觀眾演出,當然觀眾的好惡是評判戲曲表演優(yōu)劣的標準,梅蘭芳勇于創(chuàng)新與觀眾至上主義筑起了其攀登藝術高峰的階梯?!把輪T是永遠離不開觀眾的。觀眾的需要,隨時代而變遷。演員在戲劇上的改革,一定要配合觀眾的需要來做,否則就是閉門造車,出了大門就行不通了?!?輥?輲?訛
從《申報》對梅蘭芳首次滬上演出的宣傳與評論,可以看出:京劇藝術在上海的發(fā)展與繁榮,離不開大眾媒介的傳播效應?!渡陥蟆愤@一大眾傳媒,對京劇藝術融入上海民眾之中,并成為當時上海舞臺演出的主要劇種,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不可否認,北京培育了梅蘭芳的梅派藝術,但他旺盛的藝術生命力和最高榮譽的獲得卻來自上海。尤其是《申報》對梅蘭芳持續(xù)的、大規(guī)模的新聞傳播,使梅蘭芳與他的京劇藝術脫穎而出,走出國門,走向世界。梅蘭芳也不再僅僅是一位戲曲藝人的名字,它已經超越了單純的符號意義,而上升為一種藝術境界、一種文化意蘊。他是完美藝術的代表,同時也是一個民族的象征、國家的象征。
附:梅蘭芳第一次滬上演出戲單
7日夜戲:《彩樓配》;8日夜戲:《玉堂春》;9日夜戲:《武家坡》;10日夜戲:《雁門關》;11日夜戲:《女起解》;12日日戲:《御碑亭》(全本)、《金榜樂》;夜戲:《宇宙瘋(鋒)》、《代金殿》;13日夜戲:《虹霓關》(二本);14日夜戲:《孝義節(jié)》;15日夜戲:《汾河灣》;16日夜戲:《后本白蛇傳》;17日夜戲:《別皇宮》;18日夜戲:《四郎探母》;19日夜戲:《美人計》(全本)、《穆柯寨》;20日夜戲:《穆柯寨》(二本);21日夜戲:《杏元和番》;22日夜戲:《五花洞》;23日夜戲:《絕地見母》;24日夜戲:《桑園戲妻》;25日夜戲:《雁門關》(三本、四本);26日日戲:《白門樓》、《斬呂布》,夜戲:《銀空山》、《回龍閣》;27日夜戲:《美人計》(全部);28日夜戲:《汾河灣》(全本);29日夜戲:《虹霓關》(二本);30日夜戲:《玉堂春》;次月1日夜戲:《宇宙瘋(鋒)》;2日夜戲:《穆柯寨》(頭本);3日日戲:《母女會》,夜戲:《槍挑穆天王》;4日夜戲:《蘇三起解》;5日夜戲:《彩樓配》;6日夜戲:《武家坡》;7日夜戲:《真假金蓮》;8日夜戲:《御碑亭》、《金榜樂》;9日夜戲:《虹霓關》(二本)、《硃砂志》;10日日戲:《紅鬃烈馬》;夜戲:《穆柯寨》(頭本);11日夜戲:《汾河灣》(全本);12日夜戲:《妻黨同惡報》;13日夜戲:《虹霓關》(頭本);14日夜戲:《女起解》;15日夜戲:《三娘教子》、《穆柯寨》(二本);16日夜戲:《三堂會審》;17日日戲:《美人計》(全本)、《武家坡》;18日夜戲:《妻黨同惡報》。(本文為省教育廳項目“《申報》對廣東近代戲曲輻射性影響研究”,項目編號:0003013)
注 釋:
?、佗幄?輥?輯?訛?輥?輰?訛?輥?輱?訛?輥?輲?訛梅蘭芳口述:《許姬傳記錄·舞臺藝術四十年》(一集),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61年版,第123頁,第141頁,第5頁,第1頁,第185頁,第185頁,第148頁。
②③《申報》,1913年10月14日。
?、堋渡陥蟆?,1913年11月12日。
?、堇盍媪妫骸睹诽m芳全傳》,中國青年出版社,2001年版,第74頁。
⑥《申報》,1913年11月16日。
?、摺渡陥蟆?,1913年12月15日。
?、唷渡陥蟆?,1913年12月17日。
?。ㄗ髡邽檎拷瓗煼秾W院副教授,華東師范大學博士后)
編校:鄭 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