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我國正處于社會轉型時期,大眾傳媒多元化,多種聲音出現(xiàn),輿論引導出現(xiàn)的問題凸顯。針對電視媒體而言,電視大直播和新型電視評論的出現(xiàn)使得電視媒體的輿論引導能力走上了新的臺階。
【關鍵詞】輿論引導 電視大直播 電視評論
當前,我國正處在發(fā)展的黃金機遇期,也是社會轉型矛盾的凸顯期。社會民主政治進步,大眾傳媒多元化,社會公眾參與意識日漸成熟,對社會生活中的熱點難點問題越來越關注,多種聲音相繼出現(xiàn),危及國家利益、全社會共同利益的輿論險情經(jīng)常出現(xiàn)。
同時網(wǎng)絡的普及在一定程度上實現(xiàn)了普通大眾的話語權,但是由于網(wǎng)絡把關人作用的弱化加劇了輿論的非理性化、情緒化傾向。這個時期輿論的主要特征是:紛繁雜陳、動蕩多變、起伏不定和容易激化。任何一個在之前看起來“微不足道”的事件,今天都有可能掀起巨大的波紋,形成了“一呼百萬應”、“一呼千萬應”的現(xiàn)象。
新聞媒體面向大眾,它帶有強烈傾向的報道與言論,影響公眾的情緒、塑造公眾的思想和觀點,把公眾的意見引向與媒體的立場相一致的方向,最終形成巨大的社會力量,對既定社會秩序起到巨大的破壞或推動作用。尤其是電子媒體和網(wǎng)絡媒體,滲透力強,既容易被落后和敵對勢力利用造成社會動蕩,也是社會主導力量保持社會穩(wěn)定的重要工具。①電視媒體輿論工作也隨之發(fā)生一些變化:電視大直播局面大革新,電視評論出新招,網(wǎng)絡媒體和傳統(tǒng)媒體的結合。引導輿論越來越“潤物細無聲”,受眾對新聞輿論的選擇性增強,新聞輿論對受眾的爭奪也日趨激烈。②
甘惜分主編的《新聞大辭典》認為:輿論是由“特定的社會事件或社會問題引發(fā)的,無數(shù)個人意志相互作用、融合,最終形成統(tǒng)一意志的過程?!雹坌侣劽襟w引導輿論常見的手段有兩種:一是通過新聞報道來反映輿論,引導輿論;二是通過新聞評論等手段直接發(fā)表意見,引導輿論。
徐寶璜在《新聞學》中說:“自各國民權發(fā)達以來,國內(nèi)大事多視輿論為轉移,而輿論又隱為新聞紙所操縱,如是新聞紙之勢力,蓋不可侮矣。至其為福為禍視人能否善用耳?!毙侣勔龑л浾撋踔聊茏笥覈鴥?nèi)大事,力量不可小覷。
胡錦濤總書記在考察中央級媒體時也提出,“必須加強主流媒體建設和新興媒體建設,形成輿論引導新格局。”這是基于媒體發(fā)展的新形勢和新聞輿論工作面臨的新情況,對新聞輿論引導工作提出的新命題。
新聞對輿論的作用:新聞是社會輿論的放大器,在一定程度上決定社會輿論的大??;新聞是社會輿論的控制器,在一定程度上決定社會輿論的方向;新聞是社會輿論的制造器,在一定程度上決定社會輿論的有無;新聞是社會輿論的平衡器,在一定程度上決定社會輿論的起伏;新聞是社會輿論的消聲器,在一定程度上決定社會輿論的生死。④
電視大直播及時到位引導輿論
議程設置理論的提出者麥庫姆斯和肖認為,大眾傳媒具有一種為公眾設置議事日程的功能,傳媒的新聞報道和信息傳達活動,以賦予各種議題不同程度的顯著性的方式,影響著人們對周圍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斷。所謂輿情,就是指公眾輿論,新聞傳媒尋求和抓住社會公眾的關注點和興奮點了解和熟悉輿情變化,真實地反映輿情,這是正確實施輿論引導的前提。
電視大直播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讓新聞恢復了本來的面目。它每時每刻持續(xù)報道新聞,動態(tài)報道及時地引導輿論,持續(xù)報道深刻到位的引導輿論。電視直播利用聲音、文字、圖像直觀地展現(xiàn)正在發(fā)生和剛剛發(fā)生的新聞事件,滿足觀眾在第一時間的視聽需要。同時,直播中存在的不確定性,抓住了觀眾的興奮點,成為了吸引觀眾的一個重要潛在因素。孫玉勝曾說:“對今天的觀眾來說,有過程有現(xiàn)場的直播最權威可信,因為閱讀新聞的過程是直接的,而不是通過編輯轉述的間接閱讀?!雹?br/> 在王家?guī)X生命大營救中,電視媒體不僅僅是記錄者,更重要的是推動者,是奇跡發(fā)生的重要力量。分析王家?guī)X電視直播在這次奇跡大救援中發(fā)揮了如下作用:
1、第一時間到達現(xiàn)場,對被困工人的家屬是撫慰、溝通、交流、鼓舞,穩(wěn)定了慌亂的情緒,使他們知道,國家在不惜一切代價救援,謠言消失,無端的恐懼減少到最低限度,災難沒有像以往那樣被“妖魔化”。
2、全方位的直播,為黨中央、國務院及時了解救援情況,指揮決策,起到了下情上達、匯報情況的作用。
3、長時間、大流量、高質量的直播,為搶險救援指揮部提供了大量的信息,也為外界的救助提供了參考。
4、直播展示了全國上下、群策群力的一種精神,鼓舞人心,引導了公眾輿論。
這次直播報道是優(yōu)化的組織機構和先進技術的結合,真實全面公開透明地報道了黨和政府重大搶險救災工作部署以及社會各界搶險救災的壯舉,讓主流的報道影響公眾,體現(xiàn)了對公眾知情權的尊重和以人為本的報道理念。
新型電視評論彰顯輿論引導
新聞媒體是輿論界中最強大的陣營,真正做到了面向每個個體、面向每個群體、面向每個團體、面向全社會,可以充分反映輿論、引導輿論、充當社會輿論的代表,特別是電子媒介具有烘托、放大輿論的功效。它在表達意見時,通過一系列科學化、完善化、生動化的報道和言論,不斷提高輿論的權威性,引導人們正確認識輿論的力量和意義。由于新聞報道的形式通俗易懂,具有即時滲透的特點,它所傳播的意見只要反映某些真實情況,經(jīng)過長期的渲染,極易引導群眾接受這種意見的傾向,對社會輿論整合能力強。
所謂的意見整合,是將公眾分散的意見加以集中統(tǒng)一、綜合處理,使之成為相對一致的意見,從而使社會輿論具有鮮明的傾向性和目的性。由于新聞信息是經(jīng)過新聞從業(yè)人員的選擇和加工后的信息,這種信息實際上就具有了某種傾向性,這種傾向性是新聞傳播制約和影響受眾思維的重要因素。有些情況下,新聞輿論能形成巨大的社會聲勢,以其權威性影響和制約社會的發(fā)展進程。
一語中的的洞察力;舉重若輕的控制力;本土化的訴求指向;新話題的新解讀;主流的內(nèi)容,陌生化的表達,這些已成為中國電視新聞評論的新模式、新品種。如湖南衛(wèi)視的《胡湘平》專欄,以“站在高處,走在前面,大事清楚”為欄目理念,4年創(chuàng)作了1000多期備受公眾喜歡的評論節(jié)目,評論短小精悍、及時透徹?!昂嫫健睂冢谛侣劰?jié)目之后播出,通過主持人在演播室的二次創(chuàng)作,主題、主旨在這里得到提升、挖掘、開拓,構成了時政新聞節(jié)目傳播和輿論引導的“立交橋”,是多媒體傳播生態(tài)下電視輿論引導又一個成功典范。
傳統(tǒng)媒體和網(wǎng)絡媒體的結合
現(xiàn)在,網(wǎng)絡媒體由于自身開放、即時、互動等特點,把新聞事件和媒體需求很好的結合起來,輿論力量日漸彰顯,一度出現(xiàn)了“網(wǎng)絡輿論一旦有風吹草動,傳統(tǒng)媒體便聞風而動”的媒體景觀。人民網(wǎng)輿情監(jiān)測室對2009年77件影響力較大的社會熱點事件的分析表明,由網(wǎng)絡爆料而引發(fā)公眾關注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