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耕地越來越少的今天,必須科學種地,才能創(chuàng)造出最大的經(jīng)濟效益。在江蘇省濱海市三中港郊區(qū)有不少頭腦靈活的農民,他們在種菜經(jīng)營中與眾不同。
四季不空地 長年有菜賣
劉清伯只有867平方米耕地。他充分利用套種和間種等技術,根據(jù)蔬菜的不同生長周期,選擇合適的品種進行混種,保證了全年任何時候都不間斷有菜品上市。每年霜降時,他就開始培育鮮食玉米苗,次年2月份移栽后,他利用行間套種南瓜,并利用預留行套種春豇豆。這3種作物從5月到9月陸續(xù)上市,根本不愁沒菜賣,這是一熟。從5月開始,采收作物后就開始種植秋茄子,到9月中旬秋茄子就可以上市,這是二熟。9月下旬開始播種冬春蘿卜,并利用茄子收后的行間間種秋豇豆,10月份秋豇豆上市,這是三熟。待年末春初蘿卜上市,這是四熟。這樣一年下來,劉清伯的地完全沒有空閑時間,他的867平方米耕地一年能收入2萬元。
資源優(yōu)化利用 優(yōu)勢互補套種效益高
搞經(jīng)營要獲取高效益,資源的合理利用是一個重要因素。套種就是農業(yè)生產(chǎn)中合理利用資源的一種方式。套種的方式比較多,但農民李明才的套種方式卻與眾不同。他把花生、茄子、辣椒套種在一起,既充分利用了陽光、土地,又利用了一些農作物之間相生相克的特性,使其優(yōu)勢互補、互為利用。李明才用寬幅套種,一行辣椒間作一行茄子和一畦花生,辣椒和茄子都是往上長,花生挨著地面長,它們不會相互爭陽光,通透性好。茄子、辣椒和花生各需的主要微量元素和養(yǎng)分不同,所以能優(yōu)勢互補,互相利用。李明才種的茄子和辣椒由于農藥化肥用量極少,種出的菜既好看又好吃,每公斤賣價總比別人高。他的733平方米耕地共收入12000元。
南瓜吊著長 優(yōu)質又高產(chǎn)
近些年,夏秋季雨水洪澇多,南瓜一旦遭遇水淹就無法儲藏,很容易腐爛。青年農民王為平改變傳統(tǒng)種植方式,在自家667平方米耕地上采用懸吊式種植南瓜。吊起來的南瓜不怕水淹,耐儲藏,而且受光均勻,成熟后口感更好,賣價也就高了,667平方米耕地以傳統(tǒng)方法種植南瓜可產(chǎn)1500多公斤,吊著種可產(chǎn)3000多公斤。 (浙江 王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