薏苡又名薏仁米、五谷米、藥王米等,營養(yǎng)價值高,保健效果好,是典型的藥食兩用作物。薏米富含蛋白質(zhì)、脂肪和維生素B1,可煮粥、做湯,既能充饑,又有滋補作用。并有健胃、強筋骨、去風(fēng)濕、消水腫、清肺熱等功效,適于治療脾胃虛弱、肺結(jié)核及風(fēng)濕痛、小便不利等癥。
薏苡是濕生性植物,喜溫暖氣候,對土壤要求不嚴,我國大部分地區(qū)均可栽培,主產(chǎn)湖南、河北、江蘇、福建等省。
1.品種選擇
薏苡在我國栽培歷史悠久,各地在長期栽培中已形成各自的地方栽培品種,如四川的“白殼薏苡”、遼寧的“薄殼早熟薏苡”、廣西的“糯薏苡品系”等。
2.繁殖方法
①選地與整地:選擇向陽、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黑殼薏苡”宜種植在海拔800~1000米地區(qū),產(chǎn)量高,籽粒飽滿,出米率也高。在低海拔地區(qū),宜種植矮稈品種,分杈多,結(jié)籽密,成熟期一致,產(chǎn)量高。薏苡易患黑穗病,不宜連作,也不宜與禾本科作物輪作,最好與豆類、棉花、蔓生類作物輪作。施足基肥,耙細整平后做成寬2米的高畦,開挖深20厘米、寬30厘米的排水溝,以利灌排水。
?、谶x種與處理:選分蘗多、結(jié)實密、成熟期一致的豐產(chǎn)單株作種株,待種子成熟時采收留種,要求種粒飽滿而有光澤。為促進種子萌發(fā)和預(yù)防黑穗病,可用5%的石灰水或1∶1∶100波爾多液浸種24~28小時,取出用清水沖洗至無黑水為止,即可播種。
?、鄄シN:播種可用直播或育苗移栽。種子直播,在貴州以春播和夏播為主:春播在早春3~4月,其生育期較長,產(chǎn)量較高;夏播則是在油菜或大、小麥收獲以后播種,生育期較短,植株比較矮小,可適當增加種植密度。一般行株距為20厘米×10厘米,播種量為667平方米(1畝)2.5~3.5公斤,田間基本苗以667平方米25萬左右為宜。播種適期:早熟種在3月上、中旬,中熟種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晚熟種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宜早不宜遲。過遲播種,秋后果實不能成熟,影響產(chǎn)量。
3.田間管理
①間苗補苗:苗高5~10厘米、長出3~4片真葉時間苗、補苗,每穴留壯苗2~3株。條播育苗時,當幼苗長出2~3片真葉后第1次間苗,株距3~6厘米,長出5~6片真葉時,按株距12~15厘米定苗,缺棵要及時補苗。
②中耕除草:苗高5~10厘米時,進行第1次中耕除草。要淺中耕,除凈雜草,以促進分蘗。第2次在苗高15~20厘米時進行。第3次在苗高30厘米時,結(jié)合追肥、培土進行,以促根生長,防止倒伏。
?、圩贩剩好绺?~10厘米時結(jié)合中耕進行第1次追肥,667平方米施糞水1000公斤,或硫酸銨15公斤,以促分蘗。第2次在苗高30厘米或孕穗期進行,施糞水1500公斤,或硫酸銨15公斤加過磷酸鈣20公斤,有利孕穗。第3次在開花前,用1%磷酸二氫鉀液噴施葉面,促進開花結(jié)實,提高產(chǎn)量。
④排灌:苗期、拔節(jié)、抽穗、開花和灌漿期均要有足夠的水分,若干旱,傍晚要及時澆水;抽穗前后,務(wù)必澆透水。雨天要疏溝排水。
?、菡_葉:拔節(jié)停止后,摘除第1分枝以下的腳葉和無益的分蘗,促使莖稈粗壯,防止植株倒伏。
?、奕斯ぽo助授粉:薏苡為雌雄并穗同株植物,以風(fēng)為媒傳粉。在花期,每隔3~4天,可振動植株上部,使花粉飛揚,以提高結(jié)實率,增加產(chǎn)量。
4.病蟲害防治
?、俸谒氩。核氩勘缓竽[大成球形或扁球形的褐包,內(nèi)部充滿黑褐色粉末(病原菌厚垣孢子)。防治方法:實行輪作;60℃溫水浸種10~20分鐘,要用布袋包好置于3%~5%的生石灰水中浸2~3天,或用1∶1∶100的波爾多液浸種24~72小時,即可防治黑穗病。
?、谵曹尤~枯病:葉和葉鞘初現(xiàn)黃色小斑,不斷擴大使葉片枯黃。防治方法:合理密植,注意通風(fēng)透光;加強田間管理,增施有機肥料,增強植株抗病能力。
5.采收與加工
薏苡籽粒成熟不一致,可在田間籽粒80%左右成熟變色時收割。割下的植株可集中立放3~4天后再進行脫粒,脫粒后的種子經(jīng)2~3個晴天曬干即可。用脫殼機械脫去總苞和種皮,即可獲得薏苡仁上市出售,一般出米率為50%~60%。
(貴州省貞豐縣林業(yè)局 左德川 郵編:56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