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有個“突泉”啤酒廠,1990年開始投產(chǎn),不久即由一個年產(chǎn)量不到1噸的小廠發(fā)展到年產(chǎn)值達3億多元的大型民營企業(yè),在當?shù)仡H有影響。但在取得驕人成績的同時,“突泉”啤酒廠也面臨著越來越大的壓力,原因是成都市還有大大小小好幾家啤酒廠,而且有一家與其實力相當。這兩年,“突泉”啤酒廠忙于打開省外市場,對本省的市場稍有放松,這樣一來,那幾家啤酒廠就乘虛而入,瓜分市場,導(dǎo)致“突泉”啤酒廠先前打下的市場越縮越小。而這時,“突泉”啤酒廠由于將主要資金都運用到了省外市場,一時也無可奈何。不過,“突泉”啤酒廠的老總對此事越想越氣:自己在外忙著廝殺,卻給別人搶了后院。為了穩(wěn)固后方,“突泉”啤酒廠的老總決定把剩下的幾家啤酒廠兼并掉或者擠出市場。
其他幾家啤酒廠的規(guī)模雖然沒有“突泉”啤酒廠大,但實力也不可輕視,如何去實現(xiàn)這一目標呢?“突泉”啤酒廠老總決定先禮后兵,以“共同商討未來發(fā)展規(guī)劃”為由,邀請那幾家啤酒廠的老總開個討論會。會間,“突泉”啤酒廠老總以啤酒市場競爭激烈、各自規(guī)模太小為由,主張大家結(jié)盟,或者直接采用股份制的形式,一起合并起來,共同經(jīng)營。沒想到,那幾家啤酒廠各打各的算盤,根本談不到一塊兒,這可把“突泉”啤酒廠給惹火了。
回到公司,一口怨氣未消,“突泉”啤酒廠的老總立即召開最高管理層會議。經(jīng)商議,決定采用“擒賊先擒王”的手法,先對實力最大的那家啤酒廠下手。于是,從2002年開始,“突泉”啤酒廠進行大規(guī)模擴建和技術(shù)改造,到2003年,“突泉”啤酒廠的年產(chǎn)量翻了一番,在外省的局面也已打開,資金開始回籠,底氣也足了。這時,“突泉”啤酒廠開始實行兩套價格策略:在外省市的啤酒價格不變,而在本省卻采用低價的策略,緊盯本市規(guī)模次大的一家啤酒廠的價格,它賣1.8元/瓶,“突泉”啤酒廠就賣1.7元/瓶,它賣1.7元/瓶,“突泉”啤酒廠就賣1.6元/瓶,反正就是要低1毛錢?!巴蝗逼【茝S由于在省外市場已經(jīng)站穩(wěn)了腳,以外省市場的利潤來彌補本省市場的虧損。而那家啤酒廠則不同,它的主戰(zhàn)場就在四川省。這樣一來,那家啤酒廠終于扛不住了,主動找到“突泉”啤酒廠,要求進行合作,“突泉”啤酒廠借機威逼利誘,把它給兼并了,實力又上了一個臺階。剩下幾家啤酒廠一看這一陣勢,早就腿軟了,也跟風(fēng)與“突泉”啤酒廠進行合并。就這樣,“突泉”啤酒廠成功地解除了后院之憂。 (四川 謝奕)
點評:商戰(zhàn)中,對手林立。如果一一跟他們火拼,可能還沒挑完對手,自己就完了。所謂“殺敵一萬,自損三千”,“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在商戰(zhàn)中,誰都不愿挑起紛爭,但有時不這樣,又難以擊敗對手,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采用“擒賊先擒王”的策略,把最強的對手征服,其他對手自然就聞風(fēng)喪膽,望風(fēng)而降?!巴蝗逼【茝S正是先集中力量,把最大的競爭對手收服后,迫使其他對手不得不俯首稱臣,終于穩(wěn)固了自己的后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