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各個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和默讀”。朗讀歷來是閱讀教學中最常用的文本解讀方法。然而,冷靜地審視朗讀教學的現(xiàn)狀,由于教師對朗讀教學的內容和方法缺乏總體的把握和科學的調控,朗讀教學陷入了種種誤區(qū),或“浮光掠影”,或“越俎代庖”,或“濫竽充數(shù)”……教學效果微乎其微。
誤區(qū)一:浮于表面的朗讀指導,使朗讀成了“空殼子”
【案例呈現(xiàn)】《黃河的主人》
生:(齊讀)再定睛一瞧,啊!那上面還有人哩。不只一個,還有一個……一、二、三、四、五、六,一共六個人!……
師:看到小小的羊皮筏子上還坐著人呢,作者驚訝不驚訝?
生:驚訝。
師:那就把作者當時吃驚的語氣讀出來。
?。ㄉR讀)
師:感到驚訝,聲音就要高一些,再讀。
(生再次齊讀)
師:羊皮筏子越駛越近,作者看到了什么?
生:一、二、三、四、五、六,一共六個人!
師:此時作者的心情是不是很激動,所以讀的時候速度要越來越……
生:快。
師:對,越來越驚訝,越來越快。
?。ㄉR讀)
【診斷與反思】審視現(xiàn)在的朗讀教學,諸如此案例中停留于“外顯”層面的朗讀指導屢見不鮮。一些教師在教學中常常會直截了當?shù)馗嬖V學生,這兒要讀得“重(輕)一些”,那兒要讀得“慢(快)一點”,“把高興(難過……)的語氣讀出來”等等。這樣“越俎代庖”式的指導,使朗讀教學成了只有表面形式而無內在感悟的“空殼子”。長此以往,學生也許會機械地“習得”一些朗讀的技巧,但對于如何在朗讀中體味語言的內蘊和感受語言的魅力,仍如“霧里看花”,其理解感悟能力和言語表達技能也將無法得到發(fā)展。朗讀教學強調的是以人為本,“導練一體”。教師應充分發(fā)揮其指導點撥作用,精心設計各種訓練形式來促進學生的朗讀感悟,幫助學生和文本之間形成理性的碰撞和情感的交流。例如,筆者在教《天鵝的故事》這一課時,在指導學生朗讀描寫老天鵝破冰的壯烈場面的語段時,引導學生先抓住“騰空而起”“沉重的一擊” “像石頭似的”等關鍵詞句來讀出自己的體悟;接著,讓學生動作演示“沉重的一擊”來感受老天鵝擊打堅冰的勇敢;再啟發(fā)學生抓住句末的省略號,想象老天鵝一次次忍痛破冰的感人畫面;最后,在感情誦讀中升華對“破冰勇士”的敬佩之情。這樣的教學體現(xiàn)了由內容感悟到朗讀呈現(xiàn)的過程,學生不僅理解、內化了文本語言,也學會了抓住關鍵詞感悟畫面的朗讀方法,可謂一舉兩得。
誤區(qū)二:冷落語言的朗讀指導,使朗讀成了“背臺詞”
【案例呈現(xiàn)】《母親的恩情》
夜深了,母親還在油燈下一針針一線線地縫著。
師:好好讀讀這一句,看看你從中讀出了什么。
生:我讀出了母親縫補衣服很辛苦。
師:把你的感受讀出來。
?。ㄉx得很輕柔)
師:你為什么要讀得這么輕呢?
生:夜里很輕很靜,別人都睡覺了。
師:可是母親……
生:(齊讀)還在油燈下一針針一線線地縫著。
師:是啊,夜已經很深了,可母親有沒有休息啊?(沒有)誰讀一讀?
?。ㄉx)
師:油燈那么昏暗,母親卻不知疲倦,也不怕辛苦。誰來讀?
?。ㄉx)
師:為了孩子,母親就算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這是多么無私的愛??!讓我們帶著感動之情再來讀一讀這句話。
?。ㄉ鷦忧榈佚R讀)
【診斷與反思】在上述案例中,教師注重引導學生感悟文本所蘊涵的情感,讓學生觸摸語言的肌膚、字詞的冷暖,讀出自己的感動,這本無可厚非。然而,朗讀教學的目的是使學生在受到情感熏陶的同時,學會積累并運用語言文字來表情達意,從而全面提高語文素養(yǎng)。因此,在朗讀教學中,我們不能顧此失彼,而應緊緊抓住語文的韁繩,關注文本語言的表現(xiàn)形式,寓思想陶冶于“言語表達”的過程之中。如上述案例中教師引導學生朗讀的這句話,除了要引導學生感悟母親的恩情之外,還應在怎樣表達上多留一個心眼兒。是否可以引導學生通過比較句式,或是想象說話等訓練形式來體悟語言的表現(xiàn)力,進而在朗讀中加以傳達和體現(xiàn)呢?如讓學生思考把“還”字去掉,這句話在表達效果上有何不同;從“一針針一線線”中,我們又能讀出什么,從而讓言語的學習無痕地融于文中,扎扎實實地發(fā)展學生的“聽說讀寫”技能。
誤區(qū)三:忽視學情的朗讀指導,使朗讀成了“亂彈琴”
【案例呈現(xiàn)】《彭德懷和他的大黑騾子》
彭德懷推開警衛(wèi)員端來的一碗肉湯,發(fā)火道:“我吃不下,端開!”
師:誰來讀讀這句話,看誰最能讀出彭德懷當時的心情?
?。ㄉx)
師:我聽出了你的“火氣”很大,要是你,能喝下這碗肉湯嗎?
生:不能。
師:我們來演一演。(師扮演警衛(wèi)員,來到一位學生的跟前,遞上“一碗肉湯”)團長,您喝湯。
?。ㄉx“我吃不下,端開”,聲音特別大)
師:雖然肉湯的香味足以令人垂涎,但彭德懷根本喝不下,因為他心里非常……
生:難過。
師:難過的時候還能讀得這樣輕松嗎?
生:不能。
師:那你再來讀讀。
(生讀,速度明顯慢了,聲音也低了些)
【診斷與反思】在此案例中,教師選取了描寫彭德懷語言和動作的句子作為朗讀訓練點。為了引導學生身臨其境地體會文本,教師采用了創(chuàng)設情境、角色扮演的方式來指導學生朗讀,但這樣的朗讀教學是否真正有效還值得探討。首先,對于五年級的學生而言,他們的朗讀能力已經發(fā)展到了一定的程度,無需教師多作點撥,也能讀出這樣簡潔的文字背后所蘊含的情感,即彭德懷對大黑騾子的愛和不得不舍棄大黑騾子的痛。其次,教者指導朗讀的方式和評價的語言也較低齡化。指導學生朗讀的方式紛繁多樣,齊讀、個別讀、范讀、引讀、角色表演讀、激發(fā)想象讀……每種方式都有其不同的功能和適用范圍,我們在教學中不能信手拈來,而應在考慮學情和訓練目的的基礎上,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恰當?shù)貞?。只有這樣,學生才能讀有所獲。以《安塞腰鼓》一課的教學為例,筆者在指導學生朗讀“驟雨一樣,是急促的鼓點……”這一排比句時,首先采用自主想象讀的方式,讓學生邊讀邊想象自己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接著,引導學生通過換句式的方法,在引讀中完成填空“(急促的鼓點)像(驟雨)一樣……”,在此基礎上,指名學生把改寫的句子跟原句進行比較讀,思考文中的短句式好在哪里,從而讓學生體會到短小、整齊的句式更能表現(xiàn)安塞腰鼓的磅礴氣勢;最后有感情地齊讀。這樣精心設計的有梯度的朗讀訓練,使學生能以悟促讀,以讀見悟,層層深入,朗讀指導有機而又無痕。
特級教師于永正說:“‘讀占鰲頭’。讀是培養(yǎng)語感的需要,是培養(yǎng)閱讀能力的需要,要讀字當頭,一切都在其中。”筆者相信,只要我們堅持以讀為本、以生為本,優(yōu)化朗讀教學的策略,真正做到朗讀訓練的科學性、合理性和完整性,一定能讓有效的朗讀教學真正走進語文課堂。
?。ㄘ熅幒钇G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