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良廟(一)
長天雁字五湖秋,勇退從容御急流。
帷幄常懷湖海志,逍遙難去古今愁。
忍從草野收余忿,敢向朝堂立遠(yuǎn)謀。
“拜石”功成煙雨過,青山紫柏一留侯。
張良廟(二)
揚(yáng)長竹屐印蒼苔,碧落云端下九垓。
知有高天多冰雪,難從塵世抑風(fēng)雷。
酬韓已自一椎去,辭漢偏從萬戶開。
天子船頭呼正切,凡間知止幾人來?
張良廟拐竹
新篁解籜望扶搖,宜雨宜煙雪里嬌。
三日登橋曾進(jìn)履,千年出世便彎腰。
蕭蕭塵事知難老,謖謖天聲學(xué)后凋。
惶恐虛懷多勁節(jié),躬身一拜再沖霄。
注:張良廟現(xiàn)存拐竹一片。進(jìn)履橋記圯橋張良為黃石公納履之故事。
謖謖、蒼蒼,原出蘇軾詩。
定軍山武侯墓
六出祁山六尺軀,旌旗掩映不歸途。
定軍山外三刀嶺,斬將臺前八陣圖。
身臥北原期控魏,魂依漢水止吞吳。
西行跨鶴頻回首,難舍青青一串珠。
注:三刀嶺與五丈原相對峙,傳為司馬懿營地。諸葛亮囑死后葬定軍山。山形如十二連珠。
石門石刻
焚石揚(yáng)湯動曉昏,開通神道鑄精魂。
一天“袞雪”風(fēng)推浪,四壁飛龍屋漏痕。
漢魏煙云涵造化,褒斜刀斧運(yùn)乾坤。
人間當(dāng)重“十三品”,千載文心頌石門。
注:“袞雪”二字刻于石門洞南褒河水中巨石上,激浪如雪,故名。傳為曹操所書。
褒斜道
冰河鐵馬劍含光,峽鎖烽煙夜未央。
大散關(guān)前吹畫角,褒斜路上隱青霜。
云山四面歸鴻遠(yuǎn),棧閣千年古木香。
谷道森森晴復(fù)雨,奇兵暗渡下陳倉。
魏延墓
略地攻城大纛揚(yáng),征西路上暮山蒼。
三分喜得扶輪手,六出輕拋救世方。
青史痛無雙“暗渡”,人間偏擅自戕傷。
風(fēng)波亭畔莫須有,回首千年幾斷腸。
注:魏延輒欲請兵萬人與諸葛亮異道會于潼關(guān),如韓信之陳倉暗渡,則成陽以西可定,亮不許。
韓信拜將臺
梁州匹馬劍初磨。戰(zhàn)策兵韜枉自多,
拜將臺前風(fēng)展旆。未央宮里鬼揮戈,
回天狹路云追月。奪命寒溪浪涌波,
卻問淮陰籬下日。書生意氣竟如何?
注:韓信原事楚,任郎中微職。傳蕭何月下追韓信,因寒溪水漲,韓信未能過河,始為劉邦拜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