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huán)球網(wǎng)綜合1月11日出版的《環(huán)球時報》報道,美國財長蓋特納10日開始對中國進行為期兩天的訪問。與以往主談人民幣匯率問題不同,蓋特納此訪的目標則是游說中國減少伊朗石油進口。值得關(guān)注的是,美國上周剛公布新軍事戰(zhàn)略,將抑制中國作為軍事戰(zhàn)略目標之一。中國學者金燦榮認為,這種做法很符合美國作為“一把手”的行為方式。他也表示,中國沒必要捧美國的場,畢竟中國還沒到選邊站的地步。
“蓋特納亞洲之行聚焦伊朗”,《華爾街日報》用這樣的標題強調(diào)美國財長訪華的目的。報道稱,蓋特納在北京將敦促中國減少進口伊朗石油,加強國際制裁對伊朗金融業(yè)的打擊。法國《世界報》稱,美歐都已做出對伊朗實施石油禁運的姿態(tài),如果中國、日本這樣的買家也配合制裁,就會讓已陷入國際孤立的伊朗更加形單影只。禁運更多是一種“外交示威”,警告伊朗“我有能力兵不血刃打擊你的要害”。
“這完全符合美國一貫的行為方式。”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guān)系學院副院長金燦榮這樣評價美國既打壓中國又要求中國配合的做法。他10日對《環(huán)球時報》記者說,美國自認為是“一把手”,認為打壓你批評你是應該的,同時還認為你為它效力也是應該的。這就是美國一貫的自我中心心態(tài),從來都不考慮別人的利益。對美國的這種心態(tài),中國不要太理會,涉及到具體利益,該堅持就要堅持。如果美國制裁與伊朗進行石油貿(mào)易的中國企業(yè),中國可以對美國企業(yè)采取反制裁。
另外,美國輿論幾乎也都不看好蓋特納的此次使命之旅。美國彭博社10日說,美國關(guān)于減少進口伊朗石油的呼吁恐怕不會在中國官員中引起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