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華
湖南省湘西自治州人民醫(yī)院腎臟內(nèi)科,湖南湘西 416000
不同血液凈化模式在急性腎衰竭治療中的效果
張華
湖南省湘西自治州人民醫(yī)院腎臟內(nèi)科,湖南湘西 416000
目的 探討不同血液凈化模式治療急性腎衰竭(ARF)的效果。 方法 將137例需血液凈化的ARF患者隨機分為血液透析組(HD組)和血液灌流聯(lián)合血液透析組(HP+HD組),比較兩組的療效。 結果HP+HD組存活率和治愈率明顯高于HD組;治療后兩組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均明顯降低,兩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結論HP+HD組的療效優(yōu)于HD組,能有效改善ARF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必將成為以后個體化治療的一種趨勢。
急性腎衰竭;血液凈化模式;效果;血液透析
急性腎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是由腎小球濾過率急驟下降,導致體內(nèi)水、電解質(zhì)和酸堿平衡失調(diào)及尿素氮(BUN)與肌酐(SCr)等代謝物積聚而引起的臨床綜合征[1],搶救ARF最有效的措施是血液凈化。本文比較了不同血液凈化模式在急性腎衰竭中的治療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2008年9月~2011年9月本院需要血液凈化的ARF患者137例,均符合第6版《內(nèi)科學》ARF診斷標準。其中,男79例,女58例;年齡為23~88歲,平均53.6歲。病因包括敗血癥、急性胰腺炎、梗阻性腎病、急性間質(zhì)性腎炎、心力衰竭、藥物及生物毒物中毒、大手術后、嚴重創(chuàng)傷等。臨床表現(xiàn):無尿43例,少尿26例,血尿16例,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 17 例,高血鉀癥(K>5.5mmol/L)78 例,低鉀血癥(K<3.5mmol/L)17例。隨機分為血液透析組(HD組)73例和血液灌流聯(lián)合血液透析組(HP+HD組)64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因、臨床表現(xiàn)等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1 所有患者在確診為急性腎衰竭后,給予抗感染、利尿、改善腎臟循環(huán),保護腎小管,糾正酸堿平衡。
1.2.2 血液凈化治療方法:(1)建立臨時血管通路,選用股靜脈、頸靜脈置雙腔導管或橈動脈直接穿刺,其中股靜脈置管60例,頸內(nèi)靜脈置管77例。(2)HP+HD組,采用HA130血液灌流器,血液透析采用AK95血透機,透析器為聚砜膜F6。灌流器串聯(lián)在透析器之前,以防止經(jīng)透析器脫水后血液濃縮和血流阻力增大;然后灌注灌流器、透析器和管路,先用500 mL 5%葡萄糖注射液灌注,再用3瓶0.9%氯化鈉溶液(每瓶含肝素20 mg)按200 mL/min沖洗,使灌流器中吸附劑充分膨脹肝素化,達到最大吸附面積并防止灌流器凝血和阻塞,同時用手輕拍及轉動灌流器,排除氣泡并除去微粒。血流量為180mL/min,每次灌流2 h,灌流器取下后,繼續(xù)血液透析至4 h??鼓鶕?jù)出血傾向選用小劑量肝素、小分子肝素及無肝素透析。HD組除未串聯(lián)血液灌流器外,其余條件與方法同HP+HD組。
采用SPSS 17.0統(tǒng)計軟件和t檢驗分析處理數(shù)據(jù),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大多數(shù)患者經(jīng)治療后,高鉀血癥、肺水腫、心力衰竭、電解質(zhì)和酸堿平衡紊亂等并發(fā)癥能基本得到糾正。HP+HD組存活率為93.75%(60例),其中39例(60.94%)治愈,腎功能恢復正常,明顯高于HD組(62例,84.93%)。兩組患者治療后尿素氮、肌酐均明顯下降,相互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 1。
血液凈化通過清除血液中毒素及炎癥介質(zhì)來達到保護細胞、減少組織損傷、穩(wěn)定機體內(nèi)環(huán)境的作用[2]。但是患者病因、病情、年齡、生理功能紊亂程度等具有較大差異,且血液凈化本身對患者會產(chǎn)生一些不利影響,因此需要在積極治療原發(fā)病的基礎上制定合理的個體化治療方案[3],選擇正確的治療方式。
表1 兩組治療前后BUN和SCr的比較(±s)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
組別 例數(shù)(n) BUN(mmol/L)治療前 治療后SCr(μmol/L)治療前 治療后HP+HD組HD組64 73 t值 P值35.4±14.3 37.1±13.7 0.873>0.05 22.3±5.3*52.6±7.1*2.837<0.05 461.9±153.4 483.2±146.3 1.364>0.05 279.3±138.6*317.2±113.4*2.607<0.05
本研究中經(jīng)治療后共存活122例,其中89例治愈,說明血液凈化確實是治療急性腎衰竭患者的有效方法。而目前臨床上每一種血液凈化的治療模式都有自己的優(yōu)點和缺點[4]。本研究比較了血液灌流聯(lián)合血液透析與單純應用血液透析的治療效果,結果是前者存活率和治愈率明顯高于后者,說明通過聯(lián)合不同模式的血液凈化可以使治療效果明顯提高,大大降低死亡率。HD可及時清除血液中游離的毒素和多種促炎、抗炎因子,迅速清除體內(nèi)過多水分,有效糾正高血鉀、代謝性酸中毒及其他電解質(zhì)紊亂,穩(wěn)定機體內(nèi)環(huán)境[5]。與HD相比,HP是通過吸附劑的吸附作用清除炎癥介質(zhì)的。本研究采用HA型血液灌流器,由苯二烯/二乙烯苯聚合而成的大孔高分子聚合物屬中性大孔樹脂,由于有無數(shù)的微孔構成了巨大的比表面積,通過物理吸附及疏水基團的相互作用而發(fā)揮其吸附作用,具有吸附容量大、吸附速率快、機械強度高、生物相容性好、吸附特異性等特點[6]。但對小分子物質(zhì)(如尿素氮、肌酐等)清除效果差,不能維持機體水電解質(zhì)酸堿平衡,因此聯(lián)合HD和HP能彌補單一種治療的不足,既保證對小分子物質(zhì)的清除,又提高了對中分子物質(zhì)的清除。
綜上所述,血液灌流聯(lián)合血液透析是治療急性腎衰竭的一種安全有效的方法,能有效清除不同分子量的代謝產(chǎn)物和毒素,改善ARF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必將成為以后個體化治療的一種趨勢。
[1]陳灝珠.實用內(nèi)科學[M].13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9:2173.
[2]戴元元.血液凈化技術救治急性腎功能衰竭探討[J].醫(yī)學信息(中旬刊),2011,24(1):148-149.
[3]浦堅,華琴英,林菊.89例血液凈化治療急性腎衰竭療效分析[J].中外婦兒健康,2011,19(6):266.
[4]劉遠飛,張巖.多模式血液凈化個體化治療的臨床體會[J].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2010,26(13):2023-2024.
[5]陳康裕.血液灌流串聯(lián)血液透析治療尿毒癥的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0,8(13):46-47.
[6]朱征西,陸紹強,梁碧琴.不同的血液凈化方式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癥狀態(tài)的影響[J].中國血液凈化,2011,10(1):18-21.
The effect of various blood purification modes on acute renal failure treatment
ZHANG Hua
Department of Nephrology,Xiangxi Autonomous Prefecture People′s Hospital of Hu'nan Province,Xiangxi416000,China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various blood purification modes on acute renal failure(ARF).Methods One hundred and thirty-seven cases needing blood purification were divided randomly into hemodialysis group (HD group)and blood perfusion plus hemodialysis group(HP+HD group),and the curative effect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 The survival and cure rate of HP+HD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HD group;The serum creatinine(SCr)and blood urea nitrogen (BUN)of the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reduced after treatment,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HP+HD group is better than HD group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life of the ARF patients and will become a trend in individual therapy.
Acute renal failure;Blood Purification Mode;Effect;Hemodialysis
R692.5
A
1674-4721(2012)08(c)-0039-02
2012-05-11 本文編輯:林利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