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時代周報》網(wǎng)站2月14日文章,原題:新興大國訪問彼此 現(xiàn)在當(dāng)人們提到亞洲時,中印總是被一起提及,然而兩國國民對彼此根本不了解。中國人去印度旅游和印度人到中國觀光都像探險。
韓先生是一名65歲的退休工程師,乘飛機從北京飛抵新德里,凌晨4時又登上去齋浦爾的大巴。印度給他的印象還停留在上世紀50年代寶萊塢電影中唱唱跳跳的鏡頭。當(dāng)韓先生在大巴上抱怨僅250公里的路程就用了近7個小時,才發(fā)現(xiàn)原來這里沒有高速公路。映入眼簾的是在坑坑洼洼的大街上并行著的大卡車、摩托車和三輪車。
大巴行進至一貧民窟,滿眼是小木屋和光著腳的孩子們,韓先生不由得驚呼:“我的天哪,怎么會這么窮?我們國家絕對不允許這樣。”整個旅行團被這里的貧窮震驚了,破舊的汽車、遍地的垃圾及街邊的乞丐。
有那么幾天,中國游客對印度沒有留下一點兒好印象,但是站在泰姬陵前就不再這么想了。“一座愛的圣殿!”與韓先生同行的董老師喊出來,“世界最美的地方,想想看我們的紫禁城,處處是權(quán)力的痕跡!這就是權(quán)力對沖愛情?”董老師繼續(xù)說:“來自另一個世界的白色的夢, 只是周圍都是垃圾。”
在上海,印度游客雅各布·佛格瑟走出機場就被漫天的摩天大樓擋住視線。印度人在中國不想看古跡,只想看現(xiàn)代的東西。其中一個高潮是游覽黃浦江,外灘上由英法殖民者建造的老建筑熠熠生輝。“看起來像我們的孟買,”旅行團中一名印度人不無失望地說道。
對雅各布及同伴來說,由鋼筋水泥構(gòu)筑的上海讓他們感受到相當(dāng)?shù)臎_擊。來到西安讓他們像回到自己的地盤,在大雁塔前矗立很多石頭雕像,其中包括象征玄奘西天取經(jīng)的印度大象。雅各布晚上來到一個小胡同,那里有很多賣電腦和DVD的小店,旁邊一名婦女邊喝啤酒邊和三個男人打麻將。兩個印度人嘀咕道:“想象一下,如果我們的女人如此會怎樣?”一個大家庭中的印度女人是受很多社會傳統(tǒng)限制的,不像在中國是一個孩子的小家庭,可以容忍這樣的女性在這里喧鬧。▲(作者喬治·布魯姆爾和安吉拉·庫克瑞茲,應(yīng)凡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