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銀
運動損傷成為影響運動員比賽獲得優(yōu)異成績以及導致運動壽命縮短的重大因素之一。我國游泳運動員不同泳姿之間損傷原因尚顯不完整,本文通過問卷調查,整理我國女子游泳運動員損傷數(shù)據,在此基礎上結合解剖學、生理學等知識分析游泳運動易出現(xiàn)的損傷種類和不同泳姿易損傷部位等,發(fā)現(xiàn)導致?lián)p傷的因素,提出合適的建議。
1.1 研究對象
以2010—2011年我國78名國家游泳集訓女子運動員(表1和表2)為問卷調查對象,調查時間為2011年3—4月。
表2 本研究對象運動等級和專項訓練年限情況一覽表
1.2 研究方法
本文通過文獻資料調研、專家訪談法、問卷調查法、數(shù)理統(tǒng)計法,查閱近10年以來國內外主要期刊以及損傷相關書籍如運動訓練學、運動生理學等;對我國國家游泳隊的教練員以及部分運動人體科學、訓練學等方面專家進行以口頭形式訪談,并記錄談話內容。設計問卷《我國優(yōu)秀女子游泳運動員損傷致因調查問卷》,聘請13名專家對問卷的實質內容進行效度檢驗。共發(fā)放問卷78份,回收78份,回收率為100%。
2.1 游泳運動主要損傷類型
調查發(fā)現(xiàn),在發(fā)生運動損傷的78人中損傷率為173例次。主要是以表3四種損傷類型,其中居第一位的是肌肉韌帶拉傷,損傷率為46.8%,其次是關節(jié)損傷,損傷率為28.3%,各類炎癥為19.1%,內臟損傷為5.8%。我國優(yōu)秀女子游泳運動員內臟損傷的比例雖不高,但日趨激烈的比賽以及男子化訓練強度,導致內臟損傷不容忽視。
2.2 游泳運動易損傷部位
調查結果表明,不同泳姿的優(yōu)秀游泳運動員的易損傷部位,100%的運動員認為存在一定差異。從表4中數(shù)據顯示,易損傷部位前三位依次是肩部,78人;腰背部,50人;膝部,43人。自由泳運動員肩頸損傷人數(shù)明顯高于其他部位,為25人;蛙泳運動員膝部損傷人數(shù)高于肩頸部,為21人;而蝶泳運動員是腰背部損傷人數(shù)高于其他泳姿,為15人。這反映出我國優(yōu)秀女子運動員不同泳姿的運動損傷在人體各部位分布,不同泳姿的技術動作特點,是導致?lián)p傷發(fā)生部位差異性的原因之一。
表3 游泳運動主要損傷種類及百分比一覽表
表4 不同泳姿易損傷部位統(tǒng)計一覽表
2.3 損傷致因
通過問卷調查數(shù)據表明,由于不同泳姿的運動技術特殊性和女子運動員身體某些部位的解剖生理弱點等,損傷致因概括為四大類:游泳訓練方面因素、身體素質因素、心理方面因素和其他的因素。很多游泳運動員損傷發(fā)生不單是一種因素,有的原因是鏈帶反應導致。
2.3.1 訓練方面因素
2.3.1.1 游泳技術方面因素
調查結果表明,游泳運動員動作頻繁訓練導致?lián)p傷為首要原因,占48.7%;其次,是動作不正確占23.2%;動作太掉以輕心占17.9%;其他占8.2%(表5)。
表5 損傷技術方面因素統(tǒng)計一覽表
游泳是使用肩關節(jié)頻率最高的運動,運動時肩關節(jié)處于最大內收與內旋位置,手臂需要完成從進水到出水之間的所有的動作[1]。自由泳運動員由于每次劃水周期,手臂必需完成入水、伸臂、劃水、出水和空中劃臂的動作,在劃水早期和空中移臂早期,都可能產生肱二頭肌長頭和岡上肌與關節(jié)前方的撞擊,而拇指先入水的姿勢更引起肱二頭肌長頭和肩關節(jié)盂前部的撞擊,是導致肩部損傷的原因[4,6]。腰背部損傷較高的是蝶泳和蛙泳,導致原因可能是由于蝶泳的技術特點,需要腰背部的爆發(fā)力;還可能的原因是蝶泳和蛙泳在運動進行時,抬頭換氣,需要依賴腰背部的肌肉群力量,頭抬得太高使背部過度后仰造成肌肉拉傷。蛙泳運動員易損傷部位是膝部,在4個游泳項目中損傷人數(shù)最高,蛙泳技術動作特點是需要兩膝內扣、兩足外翻蹬腿動作[6]。夾腳時膝關節(jié)伸直速度太快,也會造成髖骨-向內側拉而使軟骨因摩擦而疼痛,如果達不到蛙腿所需的旋度,又長距離游蛙泳,會對膝部造成損傷。
所以不難看出,游泳技術動作的錯誤,違反了人體生理結構特點及運動時的力學原理而造成損傷,而不同泳姿的游泳技術特點,導致了不同部位的損傷。
2.3.1.2 技術訓練因素
1.水陸訓練的轉換
游泳不同于任何一項地面運動,因為它是在水中進行,而水的密度比空氣大得多,所以,游泳時機體產生的相當一部分能量要用于克服水的阻力[8]。根據調查表明,我國游泳運動員陸地力量訓練占陸上訓練比率為41.5%,水上力量訓練占水上訓練量比重為27.3%(圖1、圖2)。由于女子運動員肌肉群不發(fā)達的生理特點,核心肌肉群的訓練要概括到全身。
2.訓練負荷和經期訓練
問卷損傷數(shù)據整理表明,訓練負荷過重在損傷因素調查表中出現(xiàn)較大比率,為53.8%,這表示導致運動員運動損傷的主要因素是訓練強度過大,同時,女運動員對經期訓練的不適應也占一定比率,為46.2%(表6)。
圖1 陸地訓練比率圖
圖2 水中訓練比率圖
表6 運動負荷導致?lián)p傷比率一覽表
每個運動員肌肉的橫斷面的大小不同,產生肌力不同,身體可承受的負荷量就不同,所以,每個運動員對負荷量的承受能力不一致。同時人體的紅白肌纖維的比例,血睪酮的含量,血紅蛋白、線粒體的含量等,通過后天訓練改變難度較大,遺傳度較大等[9],所以,不同的訓練負荷應該針對不同運動員,才能減少損傷的發(fā)生。在制定女子運動員的訓練計劃時,應考慮運動員體內激素分泌的變化規(guī)律,盡量將大強度和大運動量負荷的運動訓練安排在女子雌激素水平較高的黃體期內。對于重大比賽,可以利用誘發(fā)排卵或人工月經周期的方法調整女運動員的激素水平,以使她們能在高體能、高運動能力、高競技狀態(tài)下進行比賽。
3.準備活動因素
由調查問卷得出,在準備活動因素導致?lián)p傷的主要原因為準備活動結合不好和量過大,分別為35.8%和30.7%(表7)。
表7 準備活動因素導致運動損傷所占比率一覽表
游泳運動不同于其他項目,是由一個外界環(huán)境進入另一個水壞境。由于水溫的刺激,機體為了保證足夠的溫度,賽前和訓練前就必須進行準備活動。
從調查中獲知:運動員普遍認識到準備活動的重要性,但是,準備活動的內容缺乏多樣化以及與比賽和訓練的結合不好。準備活動不只限于游泳比賽之前的事情,如從廣義來考慮,還應包括幾點起床、用餐、到現(xiàn)場、做水中活動等等。要想發(fā)揮最好的競技狀態(tài),就應創(chuàng)造適合運動員個性化的準備活動訓練模式。準備活動不單是一般的訓練前的熱身運動,還要成為訓練中的一部分,所以,準備活動的量不能過大。如果超過身體適宜的負荷量,身體機能提前下降或出現(xiàn)疲勞,而后的訓練或比賽就容易發(fā)生損傷。
準備活動的內容和量以及時間的制定,需要依據運動員的訓練和技能能力的不同差異情況而定。
4.帶傷參加訓練或比賽
運動員帶傷參加訓練或比賽,是競技運動常見現(xiàn)象之一。問卷通過損傷是否影響訓練來進行分析,調查表明,由于女游泳運動員在舊傷未愈的身體條件下,繼續(xù)參加訓練的比率為88.2%(圖3)。
圖3 損傷與訓練關系比率圖
帶傷訓練或者參加比賽,嚴重者導致肌肉的正常運動能力受阻甚至有可能肌肉肌腱斷裂。所以,游泳運動隊的教練員、隊醫(yī)及研究人員應當相互積極配合,根據游泳運動員的個體差異,制定出科學的運動訓練計劃和訓練內容,同時需要游泳運動隊的隊醫(yī)等研究人員相互積極配合,防范因舊傷訓練或者比賽造成的損傷復發(fā)與新運動損傷的產生。
2.3.2 身體素質因素
身體素質的好壞是游泳運動員選材的一個因素,影響專項技術能力的提高,也是導致運動損傷重要的因素。從表中數(shù)據看出,訓練過程中,普遍都主要強調力量,占37.3%,其次是耐力,占23.8%,然后是速度的訓練,協(xié)調和柔韌的訓練(表8)。
表8 對身體素質認識重要性排序一覽表
由于女運動員生理特點,在力量、速度、耐力、爆發(fā)力上,都要比男運動員低,男運動員血紅蛋白的濃度更高,因此呼吸的效率要高于女運動員。骨組織中水和脂肪的含量比男子多,脊椎的椎間軟骨較厚,故女子運動員有較好的關節(jié)靈活性和柔韌性。在對身體素質認識重要性排序中,大多數(shù)運動員都強調力量和耐力的訓練。
游泳是全身運動,任何一個部位的活動都離不開全身的協(xié)調配合,如柔韌性會限制肩關節(jié)的活動幅度,游泳是以肩為軸的大幅度的環(huán)繞運動,肩關節(jié)柔韌性差,動作會不規(guī)范,也很容易拉傷。
2.3.3 心理因素
根據調查表結果,表明被批評情緒低調的比率最高,為51.7%(表9)。情緒變化是引起運動損傷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據調查結果表明,調查問卷中得出,在78名運動員中,她們意識到自我防范的重要性,但對損傷的理解不全面。她們普遍認為,自己只負責訓練和比賽,對于不影響訓練或者比賽的損傷的不予重視,或者沒有積極的治療運動損傷,不明白為什么會發(fā)生損傷,自我保護意識差,這導致了運動損傷的重復多次產生。女游泳運動員經期容易引起失眠、頭痛頭暈、食欲不振、胸悶、浮腫、下腹不適等,引起上煩躁、易激動,從而使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導致運動損傷發(fā)生。
表9 運動員對心理因素引起運動損傷所占比率一覽表
2.3.4 其他因素
1.水環(huán)境
游泳池水有化學藥水和微生物。水里的氯,對頭發(fā)有破壞作用,時間長了頭發(fā)容易發(fā)黃和斷裂。氯水也對胃、生殖器有損傷,對暴露在外的粘膜組織,如眼瞼、角膜、鼻粘膜、口腔粘膜等,會直接對其造成損傷。
2.運動年限
調查表明:專項訓練年限≤4年,人均損傷率達336%,5~8年人均損傷率達507%,而訓練年限在≥9年的運動員,其人年均損傷率為571%,損傷的發(fā)生率隨專項訓練年限的升高而升高(表10)。
表10 專項訓練年限與損傷關系一覽表
3.損傷得不到及時治療與積極調整
在訓練中由于運動員對損傷理解不夠,而且,在醫(yī)務監(jiān)督不嚴密的情況下,輕度損傷很難注意到,導致受傷沒有及時的治療。調查表明,在我國女游泳隊的訓練中,有的運動員年齡較小,在訓練過程中,有些輕度運動損傷的癥狀不明顯,導致了損傷得不到及時治療,在損傷部位承受和平時訓練相同的負荷量,導致了運動員損傷的加重。
4.缺乏完整的運動損傷預防方案
調查數(shù)據中得出,在訓練計劃中,無完整損傷預防方案的比率為100%。雖然游泳運動損傷多是慢性損傷,很多因素導致?lián)p傷后不影響訓練,但是,對損傷預防的不重視會造成嚴重的后果。
3.1 結論
1.我國優(yōu)秀女游泳運動員損傷主要類型是肌肉韌帶拉傷,易損傷部位主要是肩頸部、腰背部和膝部。不同泳姿由于技術特點,導致?lián)p傷部位存在差異性,如蛙泳運動員主要易損傷部位是膝部;蝶泳運動員除了肩頸部損傷外還需注意腰背部損傷;仰泳運動員有一定的腹部損傷。
2.導致?lián)p傷的主要致因在于訓練因素方面,運動員心理因素導致?lián)p傷占一定比例。
3.在訓練方案中有關傷病預防和傷病期間應如何具體安排訓練計劃的較少。
3.2 建議
1.建議游泳教練員應根據運動員個體差異,做具有針對性的訓練和準備,減少運動損傷,提高競技能力水平。除了依據每個運動員生理特點外,還應該根據賽前賽后不同狀態(tài)采取不同負荷量的訓練。
2.游泳除了技術動作的練習外,還要重視水上力量訓練,而水中力量的訓練要結合專項運動訓練內容。訓練內容的需要多樣化,合理科學的訓練內容,可以減少運動損傷。
3.大多數(shù)的訓練計劃都關注運動員身體潛能的開發(fā),而忽視了應對壓力能力的培養(yǎng)。作為教練員,要致力于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運動員,投入更多的時間,與運動員的家長、家庭和運動員自己共同去塑造運動員的人格和良好的品質。
4.應該普及損傷預防相關的知識,提高運動員自我防范意識,訓練計劃中安排合理的損傷防御方案。
[1]封旭華,陳世益,張鵬.上海部分優(yōu)秀肩上舉項目運動員肩關節(jié)損傷調查分析[J].中國運動醫(yī)學雜志,2006,25(3):344-345.
[2]高捷.中外優(yōu)秀游泳運動員競賽特征的比較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7,30(9):1272-1274.
[3]郭隆珠,郝紅忠.四個水上奧運項目運動員運動損傷的現(xiàn)狀分析與研究[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7,19(6):70-72.
[4]華英匯.游泳肩的發(fā)病機制、診斷與防治[J].中國運動醫(yī)學雜志,2005,24(1):116-118.
[5]劉明輝.我國高水平游泳運動員運動損傷特點[J].中國運動醫(yī)學雜志,2001,20(2):210-212.
[6]劉明輝,雷薌生,黃力生,等.我國優(yōu)秀游泳運動員肩、膝關節(jié)損傷的調查研究[J].中國體育科技,2001,37(4):34-36.
[7]呂小峰,喬小衫,牛健壯,等.我國游泳運動員官能流行病學的調查分析[J].體育學刊,2005,12(6):74-76.
[8]陸一帆.中國游泳隊奧運攻關研究報告—游泳運動訓練有效強度關鍵性研究[J].體育科研,2008,29(6):45-50.
[9]楊錫讓.實用運動生理學[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1998:133.
[10]朱俊全,華冰,姜伯樂.現(xiàn)代運動醫(yī)學機能評定、醫(yī)務監(jiān)督、臨床診療與運動性傷病防護、保健康復及營養(yǎng)實務全書[M].呼和浩特:遠方出版社,2004: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