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強
在吳宓的推薦下,陳寅恪于1925年被聘為清華國學研究院的導師。1926年9月,新學年開始,陳寅恪正式到校上課。1926年的中國,北伐的軍事進攻正在逼近北京城,一場清華校長風波也在醞釀之中。
1927年夏,南方革命勢力進入華北,京畿震動,清華校園出現校長風波。這次風波的中心是梁啟超和曹云祥的對抗,起因于梁任公被外交部聘為庚款董事會董事,校長曹云祥擔心梁啟超取代自己為校長(章程規(guī)定,校長在董事中選任),極力反對梁。關于曹云祥與梁啟超的矛盾,據蘇云峰分析,一部分可能出于曹的猜忌,一部分可能出于誤會。(蘇云峰:《清華校長人選和繼承風波:1918—1931》,《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集刊》1999年第22期下)梁啟超在《給孩子們書》中寫道:“外交部有改組董事會之舉,當部里征求我同意時,我原以不任校長為條件才應允(雖然王蔭泰對我的條件沒有明白答復認可),不料曹云祥怕我搶他的位子”。(丁文江:《梁啟超年譜長編》,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P1160)然而,曹云祥因不知詳情而誤解了梁啟超,竟至運動教育系教授朱君毅詆毀梁啟超,唆使研究生王省上書誣告梁啟超曠職,請求易人,又將此函油印后寄給梁啟超,諷其自動辭職。
曹、梁之間的校長之爭,其間細節(jié)在清華園內鬧得沸沸揚揚。此時的陳寅恪態(tài)度非常明朗,積極支持梁啟超,行為非?;钴S。一向行為恬淡的陳寅恪此時表現卻如此活躍,其原因大概有兩方面。首先,此時的研究院,四大導師只有陳寅恪留守:王國維已去世,梁啟超仍在天津,趙元任于10月中下旬赴江浙一帶考察方言。陳寅恪自然成為研究院主事之人。其次,陳寅恪認為“梁任公來掌校,遠勝于曹”。而且他還認為梁啟超掌校,“他日可望設編譯部,以宓總其事云”。與之不同,吳宓則“持報悲觀,恐梁來而黨徒遍布,趨奉者成群。而我輩之有一定宗旨及身份者,仍不能受知于當局耳”。(吳宓:《吳宓日記》(第 3冊),三聯書店1998年版,P430。下引該書只注頁碼)
陳、吳兩人的看法差別懸殊。陳寅恪更看重的是梁啟超的學術能力,因為編譯部的設立可以加強中西學術交流,同時也顯露了其擔心落后于世界學術的隱憂;另外,陳寅恪支持梁啟超,也不排除含有維護研究院本位利益的因素。當時,清華校園風傳國學研究院要被取消,此種謠言使陳寅恪非常不安。與陳寅恪的關注不同,吳宓更計較于梁之政治影響力,若梁啟超主持清華,具有“一定宗旨及身份者”通過學術影響“當局”的局面會受到影響。
10月6日,當得知梁啟超被聘定為新董事后,吳宓非常擔心,在日記中寫道:“從此本校前途又多變化。我輩寄身學校以讀書適志者,又不免將受影響?!眳清档膽獙κ恰爱旍o居安命,以俟其自然變化可耳”。(P416)由此看出,在研究院風潮中吳宓持旁觀者之態(tài)度。吳宓在此風潮中行為雖消極,但極為關心,其日記記錄了此事的前后始末。
朱君毅運動研究生詆毀梁啟超之事東窗事發(fā)后,于11月8日托吳宓“向陳寅恪疏解,免學生攻之急”。(P432)當天,吳宓與陳寅恪相見后,代為朱君毅求情,“但寅恪怒甚(是日曾向曹發(fā)怒一次),謂非朱或曹去職離校不可”。(P433)調解不成,雙方矛盾加劇。11月9日下午5時,曹云祥在其宅中開會,“朱君毅與王省在。又評議會及教授十一二人。王省述寫信之經過。朱當眾再三詢問,王省均力言朱未嘗嗾使彼寫信。原信純出彼之手筆,擬引咎退學云云。六時,研究院學生戴家祥到會。以尖刻銳利之詞駁詰王省”。陳寅恪等認為王省在說謊,企圖為朱君毅開脫,當天即讓王省到自己寓所了解真實情況。晚上,“(吳宓)9-10訪陳寅恪,而王省適在。戴家祥旋亦至。王省對陳、戴又自承適間會中所言非真,謂朱曾誘彼寫信,并曾改信中文字。惟今午3-4遇朱校外,立談于野。朱自言即將身敗名裂,失職去位,要王省自承其事,以免朱受禍。故王省自愿擔當一切,以脫朱于罪云云”。陳寅恪、戴家祥對王省的說謊行為予以痛責,“謂如曹某、朱某,應盡揭其隱,不必為之諱云云”。(P433)至此,陳寅恪等對此事之情況已非常清楚,并有重要證據。
11月10日下午4-7時,清華學校召開教授會。研究院學生戴家祥散發(fā)其所撰昨夕校長宅中會談紀錄。王省又致函教授會,大意為:“言前者所作之函,非出本心,乃由朱君毅所指使。又昨日在校長宅中為朱洗刷之言,亦本于朱之所要求云云?!笨芍^證據確鑿。在王省函書未到前,陳寅恪慷慨陳詞,“言陰謀既破,今要求校長及朱君毅速即辭職云云”。吳宓在會上發(fā)言,說“王省一再反復,其言殊難為據”,會議最終無果而散。陸懋德等教授擔心,兩方之爭執(zhí),必將“兩敗俱傷”?!安芗热ヂ?,梁亦不得長校”,當局必委奉派之人為校長。而教育部且謀收管清華學校,故“前途殊于本校及諸教職員不利云云”。(P434)
梁啟超本想辭去教授和董事的職位,只因“順學生公意”才未辭職,“但仍鄭重聲明以不任校長為條件”。梁不同意出任校長,于是,陳寅恪與吳宓商量舉薦梅貽琦,讓其以教務長暫代理校長,“以求迅速解決,藉免覬覦而安校內之人心”。陳寅恪并“函梁任公轉薦于外交總長王蔭泰。如梁尚猶豫,則擬使宓赴津而謁梁勸說云云”。(P436)
清華校內權力之爭斗如此激烈,并沒有選出自己的校長,但迫使曹云祥于1928年1月14日辭去校長之職。當然,曹云祥的辭職,也是時局所迫。此時,張作霖已在北京成立大元帥府,組織奉天內閣,曹云祥“明知不能久位,才決定辭去”。(蘇云峰:《清華校長人選和繼承風波(1918-1931)》)奉系張作霖派溫應星將軍為新任清華校長。
在清華研究院四大導師三位不在的情況下,陳寅恪與清華師生為謀取研究院的利益,揭露曹云祥、朱君毅的欺騙行為,積極支持梁啟超,勸說其掌校。正如前述,陳氏希冀梁啟超長校能夠為清華創(chuàng)造濃厚的學術氛圍。在此過程中,陳寅恪積極活動,厘清事情真相,充分利用清華教授會和評議會的民主特質,充分反映了清華“教授治校”民主制度的生命力。但同時,教授會和評議會也成為清華權力斗爭的舞臺,各學部等單位的本位利益使民主治校充滿了權力之爭,陳寅恪亦不例外,在此風波中激情甚高,吳宓描述:“寅恪但以摧惡助賢自豪,而意氣感情,實嫌縱恣,非其平日冷靜之態(tài)”(P434),他乃“成為發(fā)縱指示之中心人物”。(P435)
1928年夏,國民黨軍隊進入北京,改北京為北平。6月以后,清華校園內“到處貼顏色紙條之標語,如鏟除土豪劣紳;以黨為國,黨化教育之類。(吳宓:《吳宓日記》(第4冊),三聯書店1998年版,P72)此時,吳宓擔心的是清華為北大所壟斷:“舊日北京大學一派人當權,則為好不容疑之事。宓意雖欲和光同塵,仍在此中為一教授,俾可仍居北京,自行潛修以進于學,然去留之分,出處之際,今難遂定。惟近頗自安義命,不為深憂過計,靜待其變化展露可耳?!痹趨清氮q豫之際,陳寅恪勸其“于清華解散后,仍圖居北京,則欲學業(yè)進步較多”,吳同意。實際上,陳寅恪在勸吳宓的同時,也在自勸,“力主屏絕雜務,專心讀書著作。生活種種,均不足計”。(P83)
1928年9月16日,羅家倫才開始在清華組織自己的班子。他從燕京大學延攬北大同學馮友蘭和楊振聲二人,二人都是羅家倫留美時的好友。楊振聲擔任教務長,馮友蘭擔任秘書長,郭廷以擔任校長室主任秘書兼文書科長。經過這次人事安排,在清華教授和學生眼中,國民黨及北大的勢力,已侵入到清華。在吳宓日記中,并沒有發(fā)現陳寅恪反對羅家倫的言行,即使在清華掀起驅羅運動,也未見陳氏的行動。陳寅恪表現如此平靜,應與羅家倫在清華的改革措施有關。
羅家倫的改革舉措非常有助于清華學術的發(fā)展,主要包括:革除制度上的弊端,廢除董事會,使清華改歸教育部,而不再受外交部的牽制;健全基金管理,保證清華大學的經濟基礎;加強圖書儀器及校舍之建筑設備,使清華師生有一個更優(yōu)良的讀書與研究環(huán)境;解聘不力教員,延攬優(yōu)良教授講師,增厚其待遇與其他福利,使之安心工作與進修;整理學系,并添設研究院(所),延攬世界著名學者訪問講學,提高清華之學術水準(蘇云峰:《羅家倫與清華大學》,《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集刊》1997年第16期)。陳寅恪對羅家倫執(zhí)掌清華有切身體會,評價非常高,他說:“志希在清華,把清華正式的成為一座國立大學,功德是很高的。即不論這點,像志希這樣的校長,在清華可說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毛子水:《博通中西廣羅人才的大學校長》,收入羅久芳:《羅家倫與張維楨》,百花文藝出版社2006年版,P279)
1930年6月羅家倫離開清華,但并沒有換來清華的安定。此時,閻錫山控制北京,覬覦清華已久。1930年6月25日,閻錫山以武裝部隊護送喬萬選強行接收清華,迫使清華師生掀起“拒喬運動”。9月底,中原大戰(zhàn)結束,國民政府勢力又抵北平,清華校長人選又成新課題,其焦點是黨化教育下的政治權威與清華要求學術自由的矛盾。彼時,陳果夫操控清華,力薦吳南軒,隨后通過了吳南軒的任命案。吳的任命出乎清華師生意料,清華大學師生看重的是周詒春、趙元任或胡適,只是因為國民政府認為趙“非辦事人才,胡適言論乖謬,礙難予以任命”,而周詒春又堅辭不就,所以問題沒有得到解決。
清華教授與吳南軒之沖突表現為:一個要求“教授治校”,另一個要求“校長治校”。而在教授眼中,吳南軒毫無學術地位,完全代表著要求黨化教育的國民政府。1931年5月28日,“教授會”依據薩本棟、金岳霖、陳寅恪等15位教授聯名要求,召開臨時會議,全校專任教授59人,出席者46人。陳寅恪等教授對吳獨攬人事大權不滿,并共同聲明:“同人等因吳南軒蒙蔽教部,破壞清華……倘此問題不能圓滿解決,定于學年與清華脫離關系?!?清華大學校史研究室:《清華大學史料選編》(第二卷上),清華大學出版社1990年版,P103)7月,吳南軒下臺。與羅家倫相比,吳南軒受阻主要由于其國民黨背景而且藐視并削弱教授會,擴大校長的權力。
1931年9月21日,教育部任命無黨派背景的梅貽琦為清華校長,從此清華大學“不再是個政治皮球,步上了正軌”。(蔣廷黻:《蔣廷黻回憶錄》,岳麓書社2003年版,P132)梅貽琦主掌清華成功的一個主要原因就在于他秉持自由教育的理念,符合清華師生的愿望。
陳寅恪作為國學研究院的四大導師之一,時刻維護研究院的本位利益,尤其在曹、梁校長之爭時,他和研究院師生利用教授治校制度揭露校長舞弊行為,力挺梁啟超,其激烈行為甚為罕見。在后來頻發(fā)的清華校長風波中,他處亂不驚,安心學術,又充分體現其理性的氣質。在維護清華民主治校過程中,陳寅恪所有言行都試圖為學術研究創(chuàng)造一個優(yōu)良的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