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麗娟
繼成功打造“3·18”石界品牌大展之后,近兩年,石家莊又成為小品賞玩的領(lǐng)銜者,并再次引發(fā)全國關(guān)注。這個不產(chǎn)奇石的城市,不僅連續(xù)推出兩屆精彩小品組合專題展,像當(dāng)年以展事帶動奇石賞玩風(fēng)潮一樣,迅速引發(fā)了當(dāng)?shù)丶爸苓叺男∑肪陆M合熱潮,還連接起了奇石資源富集地(新疆、內(nèi)蒙等)和奇石賞玩高端區(qū)(京、津、滬等),一時資源和人氣空前匯聚,被石友稱為“小品專家”。
專題展會引領(lǐng)方向?qū)I(yè)市場聚集人氣
小品組合,在石界不是新事物,也不是新話題。石家莊之所以在小品賞玩上達到新境界,首先還是得益于展會的帶動。
從2010年初開始,石家莊主辦方將精品展的主題確立為小品。由于組織精細,強調(diào)精品,第七屆石家莊展一改往屆銷售火爆、展覽平平的狀況,展品精彩紛呈,令許多人大呼意外。而展會的指向作用也迅速地體現(xiàn)出來。當(dāng)?shù)厥奄p玩趣味多樣,本也愛小品、喜組合,經(jīng)這一屆展會的催化,小品組合更是迅速風(fēng)靡。加上石家莊多屆展會的市場培育,已使各地石商趨之若鶩,當(dāng)?shù)厥巡怀顒?chuàng)作素材。
一年后的第八屆展會,參與者更眾,展品更精。有好石頭的、善玩組合的,都慕名向石家莊聚集。展會上“紀曉嵐”等幾組“重量級”組合的重量級成交,使石家莊繼李彥森、馬會忠等名家之后,又涌現(xiàn)出王華強兄弟、張志平等一批會玩敢買的新秀,并很快形成全國性影響。一時間,“石家莊的小品”風(fēng)頭無兩。
專業(yè)市場的建立是石家莊石界的又一個里程碑。有了花都天地,當(dāng)?shù)夭簧僭就嫫钡氖严铝撕?,產(chǎn)地石商也紛至沓來。石家莊原本有輻射京、津、晉、魯,影響華北,波及東北的區(qū)位優(yōu)勢。以前的展會是讓石友一年一次趕集,現(xiàn)在的專業(yè)石市則是永不落幕的展會。對本地賞玩的推動,對外地輻射力的增強,自不待言。王華強等人的崛起,就是依托于花都天地市場;以哈密為主的外地石商的加盟,也是看好這個市場。
哈密人在石家莊
哈密石友到全國各地參展,散布在各個城市開店,他們認為綜合性價比較高的就是石家莊。
2011年,哈密的著名石商劉曉明選擇關(guān)閉在哈密經(jīng)營多年的店鋪,到石家莊花都天地開店。石家莊的小品賞玩已成氣候,在這里經(jīng)營,培育市場的壓力沒有那么大。從最現(xiàn)實的角度講,在石家莊開店,前期投入相對較低,這當(dāng)然是在外地經(jīng)營首先要考慮的因素。就房租來說,60平米的店面,在北京朝陽公園西門的奇石市場,一年房租大約要十萬多元;在石家莊花都天地奇石廣場,同樣的面積一年只要兩萬多。在石家莊與北京輻射范圍大部分重疊的情況下,節(jié)約開支就是增加了收益。在石家莊,劉曉明覺得信息更加靈通,彌補了哈密地處偏遠、信息閉塞的缺憾。一方面了解前沿動態(tài),一方面有“后方”的資源優(yōu)勢,劉曉明覺得,在這個市場上看到了更廣闊的前景。
留守哈密的石友馬永紅,對哈、石兩地開店的銷售情況有大致的了解,他介紹說,原來在哈密每年能賣五萬的商戶,來到石家莊能賣到十萬;原來賣十萬的,現(xiàn)在就能賣到十幾二十萬,銷售額普遍翻了一番。
哈密石友在石家莊開店后,石家莊及周邊的石友方便了許多,大批大批奔著哈密戈壁石來的客戶就是明證。哈密石商的到來大大充實了石家莊奇石市場,增加了石家莊市場的吸引力。
當(dāng)然。在石家莊開店的哈密石友得到的也不僅僅是豐厚的物質(zhì)回報。除了四通八達的信息,紛至沓來的客戶,他們自己的賞玩水平也在不期然間悄然變化、提升。這些,都是轉(zhuǎn)戰(zhàn)石家莊的巨大收獲。
上海人在石家莊
石家莊每年3月18日的展會,是春節(jié)過后當(dāng)之無愧的年初第一展。早春時節(jié),蟄伏一冬的石商拿出了積存的寶貝,卯足勁兒要在年初首展上大展風(fēng)采。對于上海賞石理論家俞瑩來說,新的賞玩方式、新亮相的藏品以及新出的石種,都是新鮮的、有吸引力的。石家莊展的良好口碑、熱烈的賞石氛圍、潛力巨大的賞石群體,悄然吸引了一批俞瑩這樣的上海玩家的目光。
一向有些孤芳自賞的上海石友,石頭玩得精。步子走得遠,但與異地石友的交流似不夠密切。石家莊展恰成為他們與外界對話的平臺。在這里,上海人的精致受到了追捧。第八屆展會上“紀曉嵐”的成交,是一枚不小的石子,讓全國石界——當(dāng)然也包括上海,不再平靜。這不僅僅是一單生意,更是石家莊石友對“紀曉嵐”背后的海派賞石的認同。至此,石家莊與引領(lǐng)賞玩高端的上海產(chǎn)生了共鳴。石家莊石界賞玩水平進步之迅速、購買能力之強,都令外界刮目相看。
上海與石家莊的交流,是一種既是良師亦是益友的形式。對上海的小品組合方式,石家莊的石友抱著虛心學(xué)習(xí)的態(tài)度。從最開始只把幾個小石頭簡單放在一起,到研究特點、挖掘內(nèi)涵、拓展意境,石家莊向上海的精致日益靠攏。這個和上海一樣沒有奇石資源、沒有門戶之見的城市,在成功舉辦多屆大展的積淀后,兼容并蓄,日益形成自己多元而開放的風(fēng)格。
同時,石家莊也成了上海石友透氣的窗口。在這里,他們可以看到外面的風(fēng)景,外面的石友也可以看到風(fēng)景的上海。
王華強:伴隨市場成長的本土玩家
一個“紀曉嵐”成就了兩位石界名人,一是原收藏者陳老二,一個當(dāng)然就是買家王華強。王華強是典型的被石家莊濃厚的賞石氛圍培育出來的玩家。通過展會認識石頭,逐漸投入其中有了一定的積累,又隨著花都天地市場的建立開始專業(yè)經(jīng)營——王華強兄弟的經(jīng)歷代表了石家莊很大一部分石友。當(dāng)然,他們是其中最成功的。
盡管入行時間不長,但在石頭上,王華強舍得花錢,也舍得花功夫。他這兩年走南闖北,下產(chǎn)地走市場,北上內(nèi)蒙,西去新疆,往東到上海,往南奔柳州,交朋友,學(xué)門道。有人對他這兩年的出手氣魄感到驚異,其實,全因為幾年下來,看石頭心里有了準兒。
與王華強接觸過的人都覺得,他真是個善于琢磨的人。他不給石頭編故事,他給石頭號脈、相面,徹徹底底地研究它們:新疆風(fēng)凌石石形變化大,對意境的依賴較小,要給石頭留足自由展演的空間;就算奇石素材優(yōu)秀,一味堆砌,反而也會破壞奇石本身的意境;上海小品組合題材廣泛,展演精細——紅木難不住人,難住人的是文化;柳州的小品組合有臺灣的影子,三品、五品的組架,韻味悠長……所有這些經(jīng)驗和感悟,都是王華強走南闖北的收獲。他敢出手買上海人的小品,其實,得到的不僅是藏品,還有上海人精雕細琢的賞玩之道。
一邊學(xué)習(xí),一邊思索,一邊創(chuàng)作。王華強起點高,成長快,逐漸形成自己的風(fēng)格。也在石界形成了一定的影響。也正是一批“王華強們”的成長和日漸成熟,讓石家莊的奇石市場一直保持著高熱度、高人氣,讓“小品之家”的凝聚力與日俱增。
今后幾年,王華強準備打造以戈壁石為特色的綜合性展館,讓石友通過他的展館,可以感受到奇石組合、戈壁石玩法的脈搏。
石家莊曾經(jīng)出過一部書,叫做《天下石門開》。他們也真的為天下的石頭,天下的石友真誠地敞開了自己的大門。大門敞開,資源涌入,理念涌入。自家興旺繁榮,同時也讓這個以石命名的城市,成為真正的奇石之家,石友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