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琦
【摘要】香港電影《桃姐》描寫了桃姐和羅杰“主仆”之間猶如親人的親密關(guān)系,本文主要分析其受到觀眾歡迎并取得成功的原因。
【關(guān)鍵詞】 《桃姐》;文藝片;許鞍華;真情至愛香港電影《桃姐》在2012年3月上映的時候,一開始,可以說是當月 31部影片中最不起眼的一部。在春節(jié)“賀歲片”大行其道之后,3月往往是淡季。而且它一登場,又遇上了好萊塢科幻大片《異星戰(zhàn)場》、俄羅斯大型戰(zhàn)爭片《兵臨城下之決戰(zhàn)要塞》、韓國走紅的青春偶像片《結(jié)婚狂想曲》,以及被媒體吹得響當當?shù)闹袊[劇片《瘋狂的蠢賊》、《神馬都是浮云》,還有當紅港星任達華主演的動作片《大追捕》、兩岸紅透的臺星舒淇主演的愛情片《情迷》……一時各種誘人的中外影片壓境,能有《桃姐》回旋的余地嗎?《桃姐》深陷眾多“商業(yè)片”的層層包圍之中。本來行情已經(jīng)很不利了,偏偏連片名也叫什么《桃姐》!觀眾根本摸不著頭腦——這部片子說的什么玩意兒?從片名來看,《桃姐》是吸引不了影迷的眼球的,唯一可能吸引鐵桿粉絲的,恐怕就是影片男主角由劉德華扮演、女主角由老演員葉德嫻扮演、導(dǎo)演則是著名香港導(dǎo)演許鞍華。
可是,出人意料的是,《桃姐》口碑甚好,并且頻頻獲獎。短短幾個月,《桃姐》就在國內(nèi)外影展上相繼獲得諸多大獎:在2011年金馬獎影展上榮獲最佳導(dǎo)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等大獎;在2011年意大利威尼斯影展上榮獲最佳女主角獎;在2012年舉辦第31屆香港金像獎影展上又榮獲最佳影片、最佳劇本、最佳導(dǎo)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等大獎。由此可以樂觀地預(yù)計,《桃姐》在下半年舉辦的上海國際影展、百花金雞獎影展、華表獎影展上還有可能榮獲多項重要大獎。在當前影壇競爭如此激烈、華語片又不那么景氣的情況下,《桃姐》為何能從眾多影片中脫穎而出,并拿下如此多的重要獎項?
《桃姐》講的并不是完全虛構(gòu)的故事,它是來自香港(以及東南亞華僑界)的民間習俗。它有原型,取材于香港電影人李恩霖的真實故事,而劇本又是由陳淑賢和李恩霖倆人合作編寫的。從影片來看,其故事其實很簡單,桃姐少女時候就來到梁家當女傭,在香港叫“媽姐”,就是到一個家庭之后不再出嫁,終身照顧家里老老少少幾代人,被看作如家里人一樣。影片中的梁家離港移民海外之后,桃姐依然留在香港日日夜夜地照顧獨身一人、往來工作于香港和內(nèi)地之間的“少爺”羅杰的日常生活。后來桃姐年歲大了,不幸中風到醫(yī)院治療,出院后為了不拖累羅杰,堅持要入住老人院。羅杰尊重她的意愿,并關(guān)心照顧她的生活,直至她去世。影片的特色就是通過平凡的日常生活細節(jié),細膩動人地描寫了桃姐和羅杰之間是“主仆”卻猶如親人之間的親密關(guān)系。影片富有人情味地描寫桃姐為了羅杰一心撲在工作上,盡心盡力料理家中所有日常生活所需,連羅杰愛吃的肉菜也了如指掌,親自去市場買,親手下廚房炒。當桃姐入住老人院后,羅杰在百忙中一有空就去看望她,還專門為她買了她愛吃的點心。一來一往,不是一兩天,而是數(shù)年如一日。桃姐母愛般地關(guān)懷羅杰,而羅杰又如對母親那樣愛護她。這種“孝道”在影片中感人至深地、細膩地展現(xiàn)出來了,讓觀眾感到十分溫馨。有人說,看了《桃姐》就像喝了一碗中國牛肉當歸湯,而不是西餐的奶油紅腸蘿卜湯。
聯(lián)想起那部投資和票房都分別高達6億元,在海內(nèi)外沸沸揚揚大肆宣傳的《金陵十三釵》,它不僅在爭奪美國奧斯卡獎、金球獎時敗下陣來,就連在臺灣金馬獎、香港金像獎評選當中也不敵《桃姐》而落榜了??梢?,一部影片成功與否,不在于它投資有多大、題材和規(guī)模有多宏偉、媒體炒作得有多紅火,而在于影片藝術(shù)形象本身是否有深刻的內(nèi)涵,是否能夠感動和征服廣大觀眾,能夠生動并真誠地體現(xiàn)“真善美”,表現(xiàn)人的高尚心靈。
與《失戀33天》、《全球熱戀》、《夏日戀神馬》之類的“戀”字號影片相比,《桃姐》一點“戀”的影子都沒有,沒有披上青春時尚的外衣,沒有帥哥、美女的扭捏作態(tài),沒有花天酒地的奢侈生活,沒有歇斯底里地為了愛情的哭哭笑笑,更沒有床上的“激情戲”,它真實地反映了普通老百姓的平凡的生活狀態(tài)。影片雖然拍得簡樸,但它洋溢著真誠的友愛之情,一種非親人而勝似親人的真誠的愛。在當今一些人崇尚物質(zhì)財富、拜金主義膨脹、道德滑坡、仿西方流行文化泛濫的時代,觀眾卻能從銀幕中靜靜地體驗人間樸素而純凈的真情,這是藝術(shù)欣賞所應(yīng)該具有的一種美好的效應(yīng)。
在《瘋狂的石頭》、《讓子彈飛》、《黃金大劫案》等描寫強盜、土匪、騙子、貪官、殺人惡魔耀武揚威的猖狂氣焰和爾虞我詐的卑劣手段的時候,觀眾在《桃姐》中看到的卻是另外一幅完全不同的景象。《桃姐》沒有渲染人類丑惡的靈魂,沒有惡毒的計謀,更沒有去散布對人類、對社會的不滿和仇視。它弘揚的是“人類之愛”,在這里,觀眾見不到一個壞人,看不到一滴血,聽不到一聲槍響,即便影片里有一個私心蠻重的老人“騙錢”,后來他也被“感化”而回心轉(zhuǎn)意了?!短医恪分谐霈F(xiàn)的人物都是好人,做的都是好事,頌揚的是普通百姓“真善美”的品質(zhì)。無怪乎觀眾給予高度評價,說它是一部非常純潔、晶瑩透亮的家庭倫理故事片。觀眾被一個非親非故的一對老人和年輕人相濡以沫、親同手足的親密關(guān)系所感動,自然而然也會感覺到自己的靈魂在升華。
《桃姐》是“文藝片”,但它并沒有抄襲外國的“文藝片”,并沒有搞成外國“文藝片”的“山寨版”。翻看外國影片沒有一部和《桃姐》是一個套路的。它不像《杜拉拉升職記》去模仿好萊塢的《穿普拉達的女王》、《欲望都市》之類,也不像《三槍拍案驚奇》是好萊塢現(xiàn)代懸疑片《血迷宮》改頭換面仿制出來的不倫不類中國古裝鬧劇片。若把《桃姐》和那幾部號稱票房過億的“商業(yè)片”放在一起看,滿嘴“人生哲理”、叫人“霧里看花”的《非誠勿擾》也好,職場勾心斗角、玩弄愛情游戲的《親密敵人》也好,它們實在無法與之相比。
目前,在中國影壇上,為了迎合當下某些青中年觀眾的胃口,某些電影人熱衷于炮制低俗的、華而不實的時髦鬧劇,利用明星們花枝招展的神采和表演,謀取高額票房。但是,它們搞出來的不過是蒼白的空殼,最終也猶如流星一閃而過,有的甚至成為“爛片”被人們唾棄?!斗钦\勿擾》、《杜拉拉升職記》等從電影市場上各自撈取了過億票房,受到媒體的大肆捧場。這個時候,《桃姐》的主創(chuàng)人員,特別是香港資深導(dǎo)演許鞍華,身居人稱“花花世界”的香港,卻沒有一味地跟風去趕時髦、追逐高額票房?!短医恪逢P(guān)注老齡人的生活。它不僅展示了老年人對年輕人體貼入微的關(guān)懷的精神世界,同時也展現(xiàn)了年青一代對長輩的真誠愛護和深切鐘愛之情。影片形象地體現(xiàn)了“滴水之恩,當泉涌相報”這一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傳承的美德。它與純粹娛樂觀眾、愚弄觀眾、刺激觀眾、甚至嚇唬觀眾的所謂“快餐式”的“商業(yè)片”有著天壤之別。
許鞍華導(dǎo)演身居當前浮躁的影壇而坐懷不亂,能夠保持這樣一種清醒而平實的創(chuàng)作心態(tài),非常難能可貴。不過,她能夠拍攝這樣一部內(nèi)容扎實的影片并非偶然。如她的《女人四十》(1998年)、《姨媽的后現(xiàn)代生活》(2007年)、《天水圍的日與夜》(2009年)等都是關(guān)注婦女、關(guān)注老人的現(xiàn)實主義電影?!短医恪穼嶋H上也是延續(xù)了兩岸三地(大陸、香港、臺灣)華語影片近年來重新掀起的現(xiàn)實主義創(chuàng)作風格,如大陸的《玩酷青春》,香港的《歲月神偷》、《父子》,臺灣的《不能沒有你》、《翻滾吧,阿信!》等等。這些影片都表現(xiàn)了在當今社會,普通老百姓在面臨種種挫折時,依然抱有樂觀精神,在脫離困境的道路上扎扎實實、一步一步向前走的生活態(tài)度。
實際上,像《桃姐》這樣一部描寫人間至情而取得成功的“文藝片”在世界影壇也并非首例。1989年榮獲奧斯卡獎最佳影片的《為黛茜小姐開車》(描寫女主人和她雇傭的黑人司機溫情而有趣的關(guān)系)便是公認的出眾之作。至于描寫人與人之間互相“關(guān)懷”與“感恩”之情而受到廣泛好評的影片那就更多了。近年來榮獲多個主要國際影展最佳影片獎的“文藝片”,如奧地利的《白絲帶》、美國的《生命之樹》、伊朗的《一次別離》、中國的《圖雅的婚事》,等等,描寫的差不多都是家庭親人之間的風波和命運;剛剛榮獲奧斯卡獎最佳影片的法國影片《藝術(shù)家》,不僅描寫了長輩藝術(shù)家對培養(yǎng)年輕一代新人的殷切關(guān)懷,也描寫了年青一代功成名就之后對長輩藝術(shù)家的“感恩”之情。
由此可見,《桃姐》以一個小家庭為背景講述人與人之間的親密情懷,在世界電影藝術(shù)長廊中,像這樣的“文藝片”已經(jīng)驗證了它是能夠為人們所喜愛的一種電影類型。而《桃姐》與眾不同之處在于,它展現(xiàn)了中國人之間歷史傳承下來的特有關(guān)系,其中隱含著中華民族自古以來所具有的特殊的“人情味”,以及深層次的民族傳統(tǒng)習俗?!短医恪返某晒φf明,中國要成為世界電影強國,不在于強調(diào)電影形式的花哨與技術(shù)主義,而是要深化其內(nèi)涵,從內(nèi)容上多下功夫,多創(chuàng)造貼近群眾、貼近生活的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