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義
?
潘恭壽小傳
王 義
(河北大學(xué) 文學(xué)院,河北 保定 071002)
潘恭壽善山水花卉,中年皈佛后多作仙佛像。被后世視為丹徒派的前期代表人物。其畫多有王文治題跋,世尤重之,稱為“潘畫王題”。兩人珠聯(lián)璧合的合作被視為畫壇雅事,值得深入研究。
潘恭壽;王文治;“潘畫王題”;王宸;丹徒畫派
潘恭壽,字慎夫,號握筼,又號蓮巢。中年受戒,法號達蓮。生于乾隆六年五月十二日,卒于乾隆五十九年。潘恭壽善山水花卉,中年皈佛后多作仙佛像。其畫多有王文治題跋,世尤重之,稱為“潘畫王題”。
潘恭壽年幼時家境貧寒(謝堃《書畫所見錄》),其父潘振翼雖然“以書名一時”,卻不得不課徒為業(yè)(“其父潘振翼,字傅天,邑諸生,以書名一時,學(xué)書者多宗之”)。由此看來,在其父時家道已經(jīng)衰落。貧寒的家境,給立志學(xué)畫的他帶來很大困難。但對于潘恭壽來說,最大的困擾還不在此。遍覽現(xiàn)存畫史,沒有關(guān)于潘恭壽年輕時在師承方面的記載。如果沒有師承,對于一個初學(xué)者來說,就不知道如何入門,正如王文治在《蓮巢小像》題跋中的記述“蓮巢弱冠時,余見其畫不入時蹊”,既然難窺門徑,則只能單純依靠臨摹。而潘恭壽得以初窺門徑,進而登堂入室,也正是依靠王文治為其指點迷津。
王文治,字禹卿,號夢樓,鎮(zhèn)江人。生于雍正八年,卒于嘉慶七年。乾隆二十五年一甲第三名進士(即探花)。王文治工詩書,書法與梁同書齊名。平日喜用淡墨,風(fēng)格秀逸,時稱“淡墨探花”“淡墨翰林”。
王、潘2人最早于何時相識,史無明確記載。如果以王文治在《蓮巢小像》題跋中所述“蓮巢弱冠時”來推斷,則兩人在乾隆二十六年已有交往,也有人根據(jù)王文治為潘恭壽《秋林讀書圖》所作題畫詩中“憶余初識君,君發(fā)始垂額。端好如女郎,皎皎潔白皙。相知有鮑子,玉樹雙株碧。夜窗聯(lián)詠初,寒月梅花坼”,以為兩人的交往可以再向前推。但此處“君發(fā)始垂額”是否為確指尚難斷定。
乾隆三十二年,兩人的交往開始變得頻繁。是年,王文治因督糧不力罷歸,退居故里。也正是在該年年末,他第一次在潘恭壽的畫作上題詩“六朝煙雨接寒汀,山到金陵不斷青。卻望海門天盡處,數(shù)帆如豆雨冥冥”。從此開始了兩人近25年的合作。
由于王文治的悉心指導(dǎo)與大力提攜,潘恭壽開始在畫壇上嶄露頭角。在這一時期,另一位名士王宸也與潘恭壽結(jié)識,并對潘恭壽的藝術(shù)風(fēng)格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
王宸,字子凝,號蓬心,一作蓬薪,又號蓬樵,江蘇太倉人。為王時敏六世孫,王原祁曾孫。善畫,其山水承家學(xué),以元四家為宗,而深得黃公望法。著有《繪林伐材》《蓬心詩鈔》,卒年78歲。與王玖、王愫、王昱合稱小四王。
王宸是偶然在王文治處看到了潘恭壽的畫作,頗為欣賞,向潘恭壽授以“宿雨初收,曉煙未泮”的八字真言。
對于王宸的“宿雨初收,曉煙未泮”八字真言所指為何,后人有不同看法。或以為這是王宸在藝術(shù)方面的心得所在,或以為是王宸在指出潘恭壽當(dāng)時作品中的不足之處。而潘恭壽本人從中則是得益匪淺,并在日后的藝術(shù)實踐中領(lǐng)悟到了這八字真言的精髓,“吾受蓬心先生教逾十年,始能實證也”。
潘恭壽中年時皈佛,受戒于高旻寺如鑒長老。此后出世思想漸濃,作品中仙佛像畫作逐漸增多,例如其在乾隆五十二年七月所作的《大士像立軸》,以楷體寫《心經(jīng)》于其上,并題“大清國善男子吳際昕于乾隆三十八年六月八日病中夢白衣大士現(xiàn)像,虔信供養(yǎng)有年矣。丁未七月三十日為寫像并書心經(jīng)一通,因志其因緣如此,優(yōu)婆塞戒弟子潘恭壽”。
乾隆五十九年,潘恭壽卒,年五十四。王文治深為痛惜,在詩文中多次對兩人的交游進行追憶。即使到了晚年,仍對這位摯友念念不忘,“嗚呼!如蓮巢者,可謂古今之高人,友誼中未可多得者也,悲夫”!
縱覽潘恭壽一生的創(chuàng)作,最為擅長的是山水花卉,正是因為在山水畫方面的卓越成就,才被后世視為丹徒派的前期代表人物。而其花卉畫亦非常出眾,清代名士俞蛟尤為激賞,“蓮巢花卉,全施五彩,絕無墨跡可尋,可謂用古而不泥于古。至于氣韻之厚薄,有目所共鑒,不必余為置吻矣”。
但最為時人所推崇,也最為后世重視的,還是所謂的“潘畫王題”。在潘恭壽與王文治近25年的合作中,潘恭壽大量的作品都有王文治精心撰寫的詩文題跋。潘恭壽的畫已十分出色,而王文治的題跋堪稱點睛之筆。兩人珠聯(lián)璧合的合作被視為畫壇雅事,而兩人合作的畫作即使在當(dāng)時就已被視作藝術(shù)珍品,“人有得其片紙者,如獲至寶”。
作為丹徒畫派的前期代表人物,潘恭壽的畫作有必要加以重視,而“潘畫王題”這一畫壇雅事更值得我們深入研究。
① 見馮金伯編《墨香居畫識》,臺北明文書局1985年影印本。
② 見吳榮光編、陳垣校注《歷代名人畫譜》,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2年出版。
③ 見《丹徒志·文苑》,嘉慶十年刊本。
④ 見王文治跋唐耀卿為潘恭壽所作《蓮巢小像》,鎮(zhèn)江博物館藏。
⑤ 見王文治《夢樓詩集·十一》,乾隆六十年食舊堂刻本。
⑥ 見吳辟疆輯《畫苑秘笈·讀畫閑評》,吳氏畫山樓鉛印本。
⑦ 見錢泳撰、于安瀾編《畫史叢書·二十二種》之《履園畫學(xué)》,上海人民美術(shù)出版社1963年出版。
Biography of Pan Gongshou
WANG Yi
(College of Liberal Arts, Hebei University, Baoding, Hebei 071002, China)
Pan Gongshou was good at landscape and flower painting. He began to draw Buddhist image after he believed in Buddhism in his middle age. He was regarded 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earlier school of Jingjiang Painting. Most of his paintings, with Wang Wenzhi’s inscriptions on, caused extensive attention. People call their perfect cooperation “Pan’s painting and Wang’s inscription” which is worthy studying thoroughly.
Pan Gongshou; Wang Wenzhi; Pan’s painting and Wang’s inscription; Wang Chen; school of Jingjiang Painting
(責(zé)任編校:耿春紅 英文校對:楊 敏)
K206.6
A
1673-2065(2012)02-0075-02
2011-09-02
王 義(1984-),男,河北保定人,河北大學(xué)文學(xué)院在讀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