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建懷
宋朝人魏野隱居于陜州(今河南陜縣)東郊,日對云山,夜觀星月,不求聞達。他博覽群書,才高八斗,年紀輕輕就著作等身,常常有文學愛好者和士大夫們追隨,陪著他吟詠終日,樂不知返。魏野學習唐代姚合、賈島,力求獨特,給宋初的詩壇吹來一縷清新之風。比如《題普濟院》中“數聲離岸櫓,幾點別州山”,《晨興》中“燒葉爐中無宿火,讀書窗下有殘燈”等,均是人見人愛的詩句。魏野也因此詩名大振。魏野不僅在當時的中原有名,他的《草堂集》還傳到了遼國,被契丹人爭相追捧。當時,遼國只能找到《草堂集》上半部,大中祥符(1008~1016年)初,遼國皇帝特意派使者趕到宋朝首都汴京(今河南開封),向宋真宗求取《草堂集》下半部,讓宋真宗臉上大感榮光。
宋真宗是愛才求賢之君,魏野憑借卓越的詩才進入了當朝皇帝的視野,成了皇帝關注的對象。不久,宋真宗下詔,召魏野到京城,要封他官職。別人十年寒窗、金榜題名才能得一小官,魏野僅憑一部詩集就得到了皇帝的青睞。只要魏野把握住機遇,立馬就能魚躍龍門、青云直上。詩能改變命運,這在當時并不奇怪。但讓人感到奇怪的是,別人是稍有小才,往往會“一知充十用”,放肆吹噓、自我炒作,希望博得提拔。而魏野作為才華橫溢的詩人,不但不“順桿爬”,反而上書宋真宗說:“我實愚憨,天資笨拙,加上喜歡自由,疏于禮節(jié),請讓我守候田園草廬,繼續(xù)當一介與世無爭的農夫吧?!蔽阂熬瓦@樣委婉地拒絕了皇帝,把別人夢寐以求的機會給白白“糟?!绷恕?/p>
魏野的詩不僅能改變自己的命運,還能改變他人的命運。據同時代王辟之的《澠水燕談錄》記載:大中祥符年間,陜州司法參軍劉偁因故罷官,由于他平時特別廉潔,又無積蓄,回去時竟然連盤纏都沒法湊足,只好把自己的馬賣了,換成一頭瘦驢才回到老家。劉偁是魏野的好朋友,魏野在同情之余,寫了《送劉法曹東歸》一詩送給劉偁,詩曰:“上官多是嘆窮途,得替行裝盡有余。誰似甘棠劉法掾,來時乘馬去騎驢?!焙髞?,當宋真宗讀到這首詩時,不由得當著宰相的面大發(fā)感慨說:“有廉潔到如此程度的人,真是江山有幸??!”立刻把劉偁提拔到京城做官。幾年間,劉偁就由小小的幕僚提拔為正六品郎官,連升數級,步步登高。自己的詩能改變他人的命運,這恐怕是魏野當初寫詩時未曾預料到的。
宰相寇準被貶,當了4年貶官后,宋真宗召他入京,重新啟用。魏野不失時機地送了他一首詩,用“好去上天辭富貴,卻來平地作神仙”的句子,建議他不要過于貪權戀位??軠首x罷此詩,很不高興,不但沒有隱退的打算,反而高調復出,結果兩年后又被貶。仕途不順,坎坷一生。后來,當他終于醒悟之時,便把魏野的詩題寫在窗前,朝夕吟誦,自我解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