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美慧
家住北京朝陽區(qū)歐陸經(jīng)典社區(qū)的孫世英奶奶今年92歲,她有個獨特的習慣:教保姆“學知識”。十幾年下來,進出她家的近10名保姆有的成了高薪月嫂,有的成了會計,有的還成了英語教師。
2012年4月6日,坐在輪椅上的孫世英由新來的保姆小張推著,從市場上買回一個長手長腳的“青蛙人”布偶。布偶是孫世英的“教學工具”,通過布偶模擬嬰兒,孫世英教小張如何給嬰兒洗澡及嬰兒護理方面的知識。
“小張肯學,我會好好教她。”孫世英說。這不,小張和老太太相處剛一個月,就有了新夢想:成為一名專業(yè)的月嫂。
小張有她的榜樣——19年前給孫世英當保姆的周幫燕,如今是一名資深月嫂。周幫燕雖感嘆“工作太忙”,但每個月8000元左右的收入讓她很滿意現(xiàn)在的生活。提起孫世英,周幫燕不住地說:“我有今天,多虧孫奶奶。”
孫世英年輕讀書時正逢戰(zhàn)亂,她學的是婦產(chǎn)科專業(yè)。新中國成立后,她一直在醫(yī)院從事婦產(chǎn)科方面的工作,離休前是鄭州鐵路中心醫(yī)院婦產(chǎn)科醫(yī)師。
1993年,20歲的周幫燕來到孫世英家中當保姆。之后的5年,孫世英給周幫燕講護理、醫(yī)學方面的知識,使不諳世事的周幫燕長了一身本事。這些年,工作中如果有突發(fā)情況,周幫燕第一時間想到的還是自己的“義務(wù)老師”孫世英,“產(chǎn)婦或者嬰兒出現(xiàn)異常情況,跟老太太一描述,她就能給出解決辦法?!?/p>
孫世英說,她離休之后,身體漸漸不好,不得不請保姆照顧。來的都是十七八歲的年輕姑娘,教她們學東西時,她能感到她們渴望改變自己的命運。
記者問孫世英老人,她是怎么發(fā)掘保姆們的潛能的。老人說:“一般保姆來到家里,我都會問她們上過幾年學。早年我在鄭州住時,來過一個叫艾菊的小保姆,上到初中就輟學了。她跟我說,特別喜歡英語,后來我就給她買了一臺錄音機鼓勵她學英語。加上我自己有一些英文基礎(chǔ),就一點點教她。她進步很快,現(xiàn)在在鄭州一所中學教英語。對于有基礎(chǔ)的保姆,我會給她們買學習資料,或者資助她們上各種補習班。那些沒怎么讀過書的保姆,我就發(fā)揮自己的專長教她們婦幼保健知識。這里面學問大著呢!一個普通保姆每個月掙2000元,但只要懂專業(yè),收入會高好多?!?/p>
別人家找保姆,都希望保姆呆得長久,而孫世英老人這樣做不是“為他人做嫁衣”了嗎?面對記者的疑問,孫世英樂呵呵地說:“我是從苦年代過來的人,年紀大了,做不了什么。但小姑娘們不同,人家本來有改變命運的機會,我把她們拴在身邊,就是害人家嘛!而且她們從我家里出去后,大多都把我這里當成家,逢年過節(jié)還有我生日時,都會跑回來看我,我多了很多‘孫女,這也是福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