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戈
黃岡人杰地靈,出過將軍、教授、詩人、名醫(yī)……但是如果非要掰指頭數(shù)幾位企業(yè)家出來,你肯定傻眼了。于是有人斷言:黃岡人聰明卻太厚道,出不了企業(yè)家;有人折中:黃岡出了一些生意人,但卻出不了大企業(yè)家;還有人牢騷道:黃岡地處山區(qū),商業(yè)基礎不好,就算想做生意也跑外地去了。
其實黃岡并非出不了商界奇才,而是人們在談及黃岡時,會習慣性地將黃岡定義為:教育+將軍。世俗和偏見容易讓事實蒙上灰塵,讓偽論甚囂塵上。如果要為黃岡或者鄂東的商人寫部傳記,或者翻開湖北商業(yè)發(fā)展史,至少有兩位人物值得書寫。不僅在湖北,在改革開放30年的中國商業(yè)發(fā)展史上,他們也是響當當?shù)娜宋铩?/p>
這兩位人物,一個為陳久霖,另一個為汪潮涌。這兩個人在家鄉(xiāng)黃岡似乎鮮為人知,縱使在他們各自的家鄉(xiāng)浠水和蘄春也不見得家喻戶曉?;蛟S人們只關注本村一夜暴富的包工頭或本縣聲威顯赫的土富豪,卻極少關注走出家鄉(xiāng)在“墻外開花”的杰出游子。他們一個是曾經(jīng)的“打工皇帝”,一個是當今“中國最敢玩的富人”。兩人同樣有豪賭個性,一個是今天的悲情英雄,一個是明天的投行領袖。同為從黃岡走出的商界奇才,命運卻千差萬別,令人唏噓不已。
觀二者之成敗,以小可見鄂東、湖北商人的鮮明特色,放大可窺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市場經(jīng)濟體制不斷完善之歷程。企業(yè)制度中的弊端與監(jiān)管缺失,企業(yè)家性格對個人和企業(yè)命運的影響,在陳久霖和汪潮涌的商戰(zhàn)江湖中演繹得淋漓盡致?!耙猿蓴≌撚⑿邸笔仟M隘者的短視,“追捧和棒殺”是諂媚者的伎倆。智者總是在品味得失與興衰中,悟王道,成正果。
黃岡人翻身法則:上名牌大學是改變命運的唯一選擇
黃岡的教育全國聞名。黃岡人重視教育,也受益于教育。特別是在1998年高考擴招之前,許多人昨天還騎牛在山林穿梭,今天就在未名湖畔誦詩歌;去年還在煤油燈下納鞋底,今年就到清華園里寫華章。當年的教育比如今劉謙的魔術更神奇,他讓無數(shù)大別山的山里娃躍出農(nóng)門,“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許多個人、家庭甚至家族因上大學而改變命運,教育成為黃岡人創(chuàng)富的獨特途徑。
1961年10月20日,陳久霖出生于浠水縣竹瓦鎮(zhèn)寶龍村。雖然父親是公社書記,但家里兄弟姐妹多,家境依然貧困,陳久霖初中畢業(yè)不得不離校到小學擔任代課老師,此后還捧得了村里信用社的鐵飯碗,令旁人羨慕。
但這顯然不是陳久霖想經(jīng)營的事業(yè)。在熟人的指點下,他打點行囊前往黃州中學就讀。陳久霖并沒有跟其他同學一樣就讀過高一高二的課程,而是直接進入高三的“英語加強班”。同學劉思源回憶說:“因為只有初中的底子,陳久霖學外語好像很好問,英語老師來了他不問幾個問題決不罷休。”
1982年,21歲的陳久霖終于圓夢,以優(yōu)異成績考入北京大學東語系,專業(yè)是越南語。這件事當時轟動鄉(xiāng)里,陳久霖成為村里有史以來第一個考上北京大學的學生。1987年,陳久霖經(jīng)過五年學習后大學畢業(yè),但是分配工作并不如意。后來進入國航做了一名翻譯,也曾在《中國民航報》做過短暫的文字工作,最后輾轉到一家中德合資企業(yè)—北京飛機維修工程有限公司,最后才去了中國航空油料集團。其間,陳久霖還取得了中國政法大學國際私法專業(yè)研究生學歷。
在合資企業(yè)工作時,陳久霖深得德方好感,德方甚至有意將陳久霖提升為科長,但中方堅持反對。原因是中方領導“老是覺得陳久霖向著德方說話,有些事,德方還沒反對,他先站出來反對了”。結果陳久霖升科長的事最終沒有獲得中方黨委會的通過。
這或許就透露出黃岡人的一股執(zhí)拗的個性,只要認準是對的,就堅決干到底,甚至不管政治前途或個人財富。在這個年代,偏執(zhí)狂很難生存,有時候堅守或許是一種幼稚。但是,往往也是這種與眾不同的人物最容易脫穎而出,前提是碰到賞識他的伯樂。
如果說21歲考上北大的陳久霖是浠水奇才的話,那15歲上華中理工、19歲成為清華大學經(jīng)管學院最年輕研究生的汪潮涌就是蘄春的天才。汪潮涌1965年生于蘄北山區(qū)一個貧困家庭,比陳久霖年幼4歲的汪潮涌的童年同樣飽受苦難,他一歲時就被送給別人當養(yǎng)子,幸好進入讀書人家,其父曾在縣一中執(zhí)教,也為他從小系統(tǒng)接受基礎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清華大學管理學碩士并非汪潮涌的最終學歷,他后來被選送到美國新澤西州羅格斯大學攻讀工商管理博士。在美國期間,面對華爾街的工作機會和自身價值的提升,他放棄了還有兩年就可拿到的博士學位,最后只拿到羅格斯大學工商管理碩士。不過,這位曾擔任過美國摩根·士丹利亞洲公司副總裁的“華爾街神童”出手不凡,給外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95年,汪潮涌任摩根斯坦利亞洲公司副總裁并調任北京代表處,任首席代表,他也成為華爾街公司歷史上最年輕的首席代表。1998年5月,從摩根斯坦利辭職,全職擔任國家開發(fā)銀行的投資銀行業(yè)務的局級顧問。從此,汪潮涌結束在美國的求學和事業(yè)生涯,帶著海歸的光環(huán)加入國家財經(jīng)精英的行列。
在美國留學和工作期間,汪潮涌的眼前經(jīng)常是這樣的情景:一邊是曼哈頓的摩天大廈,一邊是帆船在大西洋中揚帆到夕陽西下,還有高高矗立的自由女神雕像。這些異域風情不僅給他優(yōu)越的生活環(huán)境,也為他形成西方的商業(yè)思維和理念打下了堅實基礎。尤其是在金融中心華爾街的打拼歷練,為他日后回國創(chuàng)業(yè)成功積累了寶貴的人脈資源,提升了資本運作能力。
陳久霖卻不一樣,他走的是一條“學而優(yōu)則仕”的傳統(tǒng)道路。不過在當時看來,北大畢業(yè)進民航工作,那也是許多人夢寐以求的高官顯貴。起碼位居皇城,身在國企,只要善于利用環(huán)境打理人脈,勇于閃轉騰挪停息,發(fā)達是早晚的事情。事實上陳久霖也是這樣做的,他一直自食其力,靠自我管理和自我奮斗不斷進修,希望獲得通往更高階梯的資本。
黃岡人出頭法則:學而優(yōu)則仕,仕而優(yōu)則商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期間,36歲的陳久霖受中航油母公司委派,前往新加坡接管在當?shù)氐淖庸局袊接停ㄐ录悠拢┕煞萦邢薰尽?/p>
中航油(新加坡)公司是一家1993年成立的中方控股企業(yè),成立之后一直處于持續(xù)虧損狀態(tài),到陳久霖接手時凈資產(chǎn)僅為21.9萬美元。但在他接手之后,公司業(yè)績迅速好轉,并很快壟斷了中國國內(nèi)航空油品市場的采購權。2001年12月6日,中航油(新加坡)公司又成功在新加坡上市,并相繼收購了上海浦東國際機場航空油料有限責任公司33%的股權,以及西班牙最大的石油儲運企業(yè)CLH公司5%的股權,將公司從一家純粹的石油貿(mào)易企業(yè),轉型為實業(yè)、工程與貿(mào)易的多元化能源投資公司。
在經(jīng)營中航油(新加坡)公司的過程中,為了說服某位領導,陳久霖曾頂著漫天大雪一直在領導家門口等到晚上11點。當初飛機抵達新加坡機場時,只有一人前來接機,而此人也是上級給陳久霖安排的唯一下級。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到2003年,中航油(新加坡)公司的凈資產(chǎn)已經(jīng)超過1億美元,總資產(chǎn)達到30億美元。
陳久霖領導的中航油(新加坡)公司也因出色的業(yè)績而獲得多項榮譽,包括被連續(xù)兩次評為新加坡“最具透明度”的上市公司,公司發(fā)展過程被編為案例收入新加坡國立大學的MBA課程,同時也曾被中國共產(chǎn)黨的機關刊物《求是》雜志作為正面案例探討中國國有企業(yè)的發(fā)展方向。陳久霖被《世界經(jīng)濟論壇》評選為“亞洲經(jīng)濟新領袖”。陳久霖本人也以490萬新元的高年薪被稱作是新加坡的“打工皇帝”。
此時,陳久霖的聲譽和權威已達到頂峰。客觀來說,陳久霖的成功一方面得益于他自力更生、廢寢忘食的奮斗精神,一方面也得益于國家給予國營壟斷企業(yè)至高無上的權力。與無數(shù)在市場摸爬滾打的中小企業(yè)相比,陳久霖借助中航油獲得了中國航油總公司所有的海外采購權。許多時候,正是這樣的國有壟斷企業(yè)在威脅市場秩序,顛覆政府規(guī)則,無怪乎財經(jīng)作家吳曉波稱其為“江湖總裁”。
當時,身居高位的陳久霖并未因此而忘乎所以,他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拔C時刻伴隨著我,我最擔心的就是有一天‘烏紗帽被拿掉?!边@樣的憂慮和擔心,也是許多國有企業(yè)領導者們共同的心病。企業(yè)的經(jīng)營業(yè)績與個人政績和仕途直接掛鉤,來不得半點馬虎。
在陳久霖在新加坡為國家的航油事業(yè)開疆辟土的兩年之后,他的黃岡老鄉(xiāng)汪潮涌開始扯起大旗自己創(chuàng)業(yè)。1999年5月,汪潮涌創(chuàng)辦信中利投資有限公司,他自己擔任董事長兼總裁。當時公司規(guī)模并不大,汪潮涌很看好知識資本的創(chuàng)富模式,并進行本能的商業(yè)性投資。
其實早在華爾街工作期間,汪潮涌與股神巴菲特就是忘年交,這成為了汪潮涌人生和風投歲月里最受用的寶藏。汪潮涌說,巴菲特的投資理念對他具有很大的指導意義,其實說起來也是非常簡單,比如尋找價值被低估的股票,買入后就耐心持有。這些看似簡單的原理成為了制勝的武器,從復雜到簡單,就如同把人性回歸到原始,收獲總是最多的。
和巴菲特的接觸,是汪潮涌職業(yè)生涯中除了工作以外的最大收獲,巴菲特第一次到中國的時候,汪潮涌作為摩根士丹利首席代表陪他吃飯,和他探討投資方面的問題?!鞍头铺赝顿Y的都是在他那個時代最新潮的,美國運通相當于現(xiàn)在的電子商務,它改變了支付的手段,而可口可樂,最有價值的是配方,就好像現(xiàn)在微軟的源代碼,所以說,投資的關鍵就是看你能否發(fā)現(xiàn)價值被低估或者有巨大增長潛力的投資目標?!?/p>
在投資行業(yè),沒有人否認汪潮涌選擇目標的眼光。2001年,搜狐股價降到1美元以下時,汪潮涌與合作伙伴一起從搜狐股東手中以高于市場的價格大量收購搜狐股票;2002年后,汪潮涌投資中華數(shù)據(jù)通訊、富通科技、朗新信息科技、炎黃新星、瑞星電腦都獲得了成功;在2004年,汪潮涌投資了百度、華誼兄弟、北京讀書人;2005年,被稱為全球最大中文搜索引擎網(wǎng)站的百度,在納斯達克上市,股價曾最高達400美元一股;目前華誼兄弟占領了中國電影票房的30%;而北京讀書人則是中國最有潛力的圖書出版業(yè)銷售公司。
黃岡人避禍法則:永遠明確權力與責任的對等關系
當公司逐漸做大,進入期貨市場后,陳久霖的自信心空前高漲,逐漸上升為自負甚至自狂。在他眼里,只要信念不變,不損公肥私盡全力經(jīng)營,一切困難自己都能戰(zhàn)勝。
從2004年起,陳久霖掌控的中航油開始在未經(jīng)國家有關機構批準的情況下擅自從事石油衍生品期權交易,在初期小有斬獲之后迅速出現(xiàn)虧損,在2004年末石油期貨價格迅速攀升之時,陳久霖做出錯誤判斷,出售大量看漲期權(即所謂賣空),最終導致5.5億美元的巨額虧損。而在2004年11月公司巨額虧損被揭露之前,陳久霖被指蓄意隱瞞虧損事實,甚至在10月公布的公司第三季度報告中謊稱公司依然盈利,誤導投資者。此外,他本人與中航油母公司也在事件被披露之前在新加坡證券交易市場拋售大量中航油(新加坡)公司的股票,因此涉嫌內(nèi)部交易。
事件被揭發(fā)后,中國和新加坡各媒體均給予了高度重視。在新加坡,陳久霖事件被認為是自1994年巴林銀行破產(chǎn)案以來最為嚴重的一次金融事件,并再度引發(fā)對于新加坡金融控管當局在監(jiān)督方面是否有失職的爭論。而在國內(nèi),該事件再度暴露出對國有企業(yè)的監(jiān)督控管不足以及國有資產(chǎn)流失的問題。陳久霖并沒有取得中國有關機構的批準就貿(mào)然涉足并不熟悉的石油期貨交易,成為此次事件的核心問題。
2006年3月15日,陳久霖在新加坡法院就六條罪名認罪,包括2004年串謀詐欺德意志銀行,并偽造財務文件、發(fā)表虛假或誤導性的聲明、從事內(nèi)線交易、沒有及時向新加坡交易所披露公司蒙受巨額虧損等。3月21日,新加坡初等法院對陳久霖做出判決,陳久霖必須服刑四年零三個月,同時遭罰款33.5萬新加坡元。
至此,由盛極一時到轟然倒下,陳久霖只用了8個月的時間。此次事件更為耐人尋味的是,新加坡檢察機構曾將中航油董事長及董事5人一起告上法庭,最終只有陳久霖一人獲罪,以唯一責任人的角色成為罪魁禍首,其他人都在國資委的擔保下回國繼續(xù)工作。于是,在許多媒體和浠水家鄉(xiāng)人眼中,陳久霖是在替人說話,代人受過,完全是一位“替罪羊”的角色。
但法不容情。至少陳久霖給國家和股民帶來的巨額損失,是不容原諒和寬恕的。被釋放后陳久霖自己也認為:“到現(xiàn)在我還是堅持一條,這件事情對不起廣大股民,我已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挽救。我沒有貪圖個人利益,而且已經(jīng)為此承擔了最大的責任?!?/p>
當陳久霖倒下的時候,汪潮涌的事業(yè)卻步入飆升的快車道。與陳久霖不同的是,汪潮涌一直非常低調,直到他在2005年宣布投資組建“中國之隊”進軍美洲杯帆船賽時,他才以為“150年歷史上第一個中國人身影”為世人所共知。
2003年,信中利公司進行了增資擴股,引入了一位瑞士投資人。這位董事與另一位法國富豪(阿迪達斯第一大股東)合作投資了瑞士盈方(Infront)體育運動管理公司。2004年9月,該公司邀請汪潮涌到法國的馬賽觀看美洲杯帆船賽分站賽。在那座古老的歐洲古城,有幾千條各式各樣的游艇,其中8艘?guī)е髯再澲虖V告的帆船最引人注目,這給汪潮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于是他想:我們能不能組建一支“中國之隊”參加美洲杯帆船賽?中國能否舉辦美帆賽中的一場分站賽?
2005年,第一屆帆船賽主要由汪潮涌和法方股東投資,整個投資將近4億元。汪潮涌在投資界家喻戶曉,老牌海歸,中國風險投資巔峰人物,但是他花巨資投資帆船比賽的行為讓很多人看不懂,看不懂一個被視為“天才”的人的想法很正常。但是“天才”在打什么主意呢?
汪潮涌激動地說:“參與帆船賽事更像產(chǎn)生社會價值和精神回報的投資,我并不是想在這上面掙錢,錢在哪兒都可以掙,投資美帆賽是準備把后半生獻身于帆船運動?!彼€認為,風險投資這個領域不用擔心,在中國有的是機會。但美洲杯的機會就這一個,千載難逢。做美洲杯帶來的精神上的滿足感完全不可同日而語。在美洲杯博物館里,他是第一個進入名人堂的中國人,當看到自己的照片和150多年歷屆的各隊董事長掛在一起時,汪潮涌認為自己起碼做了一件前無古人的事情。
自從2005年以來,人們會經(jīng)??吹酵舫庇康拿诸l繁地與帆船聯(lián)系在一起。在媒體的閃光燈下,人們稱他為“不是中國最有錢的富人,卻是中國最敢玩的富人”。
與陳久霖殫精竭慮為事業(yè)打拼以謀求更高政治訴求的做法不同,汪潮涌似乎更懂得生活,他覺得最興奮的事情是“通過投資項目享受著自由的樂趣,也產(chǎn)生對中國社會的影響”。身為國企領導的陳久霖沒有這樣的休閑意境和享樂計劃,事實上,當他成為“國家人拿鐵飯碗”的那一刻起,他哪里還有個人和家庭的概念。敦厚的黃岡人心眼很死,總希望借著國家的權力奉獻自己的全部心血,然后聲名顯赫,衣錦還鄉(xiāng)。
然而,恰恰是這樣的心理成為陳久霖的束縛。當他虧損剛有苗頭時,如果企業(yè)是自己的,他完全可以揮刀割肉減少損失??墒撬麤]有,一想起辛苦半輩子換回的烏紗,虧100萬是虧,虧1000萬也是虧,有國家的堅強后盾支持,興許石油價格會反彈過來??墒?,命運之神沒有垂青這位偏執(zhí)的黃岡漢子。他成于國家支持,敗于國家依靠,可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歷史不容假設。如果當初陳久霖像汪潮涌一樣,能夠準確分辨國與家的利益和責任區(qū)別,洞悉事業(yè)和生活的相互關系,分清個人力量與資本力量、市場力量之間的差距,或許不至于以個人的政治生命和人身財產(chǎn)安全作為代價,連帶國家財富一起,去期貨市場以豪賭的方式博得鏡花水月。
(本文由新唐智庫獨家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