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專家最近在河北省境內,發(fā)現(xiàn)了一張2300年前繪制并標有距離的地圖。它被認為是世界同類地圖中最古老的一張。這張鐫刻在長9km、寬48cm、厚10.5cm的銅板上的地圖,繪制的是戰(zhàn)國時期一個小諸侯國“中山國”第5代國王的王陵?!八粌H是中國迄今發(fā)現(xiàn)的最早的地圖,而且是世界上最早的用數(shù)字標注的地圖,”北京故宮博物院研究員杜乃松說。
杜乃松及其帶領的文物鑒賞專家認定這張名為“兆域圖”的地圖為國寶。杜乃松和一批來自中國各大博物館的專家正在河北從事文物鑒定工作。他們認為“兆域圖”是70年代末在河北省平山縣一座王陵的地下宮殿中出土的。但直至最近,專家才認定它特殊的歷史價值。
“兆域圖”標示了中山王、王后及殯妃的5座陵墓上建筑的方位,還用文字和圖形符號詳細標注了王陵的“堂”、“宮”、“門”的位置。圖中共有文字注記33處、數(shù)字注記38處。符號、數(shù)字和銘文用純金和銀鑲嵌而成。地圖中心部分的線條、文字和數(shù)字是用金鑲嵌的,周邊的文字和線條則用銀鑲嵌。河北博物館研究員張平一說,與現(xiàn)代地圖不同的是,“兆域圖”上標示的方位是上南下北。他估算,“兆域圖”的比例約為l∶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