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漢.???/p>
在前蘇聯(lián)時代,莫斯科曾經支持世界各地爆發(fā)的革命以及國家解放運動。時過境遷,這一次,俄羅斯沒有向阿拉伯世界任何一個國家的革命和反叛組織提供直接支持。
突尼斯和埃及,事態(tài)成熟、政權更替之前,莫斯科一直保持沉默;巴林和也門,俄羅斯選擇中立,相當長的時間內沒有做出任何反應。到了利比亞,俄羅斯態(tài)度有所轉變——支持利比亞領導人;再說敘利亞,俄羅斯立場的變化就更加顯而易見了。
但同時,為了實現最大程度的平衡、保持自身立場的尊嚴,俄羅斯也維持著與反叛力量通訊渠道的暢通。
不論最后哪一方掌了權,俄羅斯好像都非常熱衷維持阿拉伯國家國內和地區(qū)的穩(wěn)定性,并與這些國家保持外交和經濟關系。
敘利亞:中流砥柱
俄羅斯在敘利亞問題上的立場,出發(fā)點是以下兩點之間的明顯區(qū)別:大馬士革當局真正變革的重要性,以及先期阻止西方介入的必要性。莫斯科認為,西方的介入可能會給敘利亞的統(tǒng)一、以及整個地區(qū)的穩(wěn)定和安全帶來災難性的后果。
這兩點之間,莫斯科認為并不矛盾。在莫斯科看來,支持阿薩德政權并不意味著反對反叛力量,而是要制約美國和法國試圖“挑起內戰(zhàn)”。
莫斯科堅持說,它希望中東地區(qū)保持穩(wěn)定,并將敘利亞看作地區(qū)安全的“中流砥柱”。俄羅斯擔心,一旦爆發(fā)內戰(zhàn)或者敘利亞出現動蕩,沖擊波將蔓延到鄰國特別是黎巴嫩。
在這種情況下,俄羅斯繼續(xù)向阿薩德政權提供政治、外交和軍事上的支持,同時呼吁敘利亞領導人停止暴力、推動政治和社會的根本性改革。
俄羅斯總統(tǒng)梅德韋杰夫甚至警告,如果阿薩德拒絕和反對派對話、拒絕啟動改革,莫斯科可能會改變立場,等待阿薩德的將是“悲慘的下場”。
另一方面,俄羅斯斷然拒絕美國和歐洲要求阿薩德下臺的呼吁,聯(lián)合國安理會數次試圖通過譴責敘利亞利用暴力壓制示威的決議,俄羅斯都投了反對票。
阿拉伯世界:反應不一
阿拉伯世界官方和民間對俄羅斯立場的反映有很大的差別。原因是,阿拉伯國家、特別是海灣國家自身也存在嚴重分歧和雙重標準。
“海灣合作委員會”(GCC)曾介入平息巴林的革命,大力支持也門總統(tǒng)薩利赫,支持埃及總統(tǒng)穆巴拉克及其政權的生存, 接納從突尼斯倉促出逃的總統(tǒng)本阿里,但是,關于利比亞和敘利亞,海灣合作委員會卻采取了不同的立場。
因此,海灣合作委員會的成員國和其他幾個阿拉伯國家歡迎俄羅斯的立場,因為這和他們的取向有一致之處。但這也有一個例外:這就是敘利亞。雖然面臨西方國家和阿拉伯世界的壓力,俄羅斯仍然選擇支持阿薩德政權。
但是,這種觀點上的分歧并沒有導致阿拉伯國家官方譴責俄羅斯對敘利亞的立場。阿拉伯國家好像從總體上講很欣賞俄羅斯保持中立、堅持不介入阿拉伯國家內政。
敘利亞以外,阿拉伯民間對俄羅斯立場的反映也存在分裂。
雖然反叛力量呼吁莫斯科支持在敘利亞國內的同志、停止支持阿薩德政權,但是,許多人、包括特權階層也都認為,俄羅斯的立場“值得尊敬”。
他們很欣賞俄羅斯與其他西方國家的不同,俄羅斯不想以人民的安全與穩(wěn)定為代價、為了追求自身的利益干涉阿拉伯國家的內政。
隨著埃及人渴求更加穩(wěn)定,以上這種觀點的勢頭有所增強。對于革命以前在社會和經濟上都已經長期受苦的埃及人來說,這一年的革命讓人精疲力盡。
普京:再度掌權
普京可能再次主掌俄羅斯并不是阿拉伯國家關心的當務之急,但是,許多阿拉伯政權都會歡迎普京的重返。
普京被看作阿拉伯與俄羅斯關系的建筑師,在推進阿拉伯與俄羅斯之間的合作關系達到蘇聯(lián)解體以來前所未有的高峰上起到過重要作用。
普京執(zhí)政期間,頻繁出訪阿拉伯地區(qū),頗見成效,在新的基礎上重新啟動了莫斯科與傳統(tǒng)盟友之間的關系。這些盟友中,最主要的就是敘利亞、埃及、利比亞和阿爾及利亞。
除此之外,普京還打破持續(xù)數十年的僵持局面,使俄羅斯與海灣阿拉伯國家、特別是沙特阿拉伯之間的關系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進展。普京讓阿拉伯國家看到了真正的利益所在,說服他們熱衷與莫斯科保持和發(fā)展關系。
從民間來看,拋開那些通過“臉書”(Facebook)支持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示威者的革命青年,大多數人甚至特權階層好像并不特別在意俄羅斯總統(tǒng)大選,他們更關注的,是自己身邊經濟、社會和政治事態(tài)的迅速發(fā)展。
對阿拉伯人來說,“美國是可愛的仇敵,俄羅斯是可恨的朋友”這句名言,仍能最準確地詮釋俄羅斯在阿拉伯國家的地位以及阿拉伯人對俄羅斯的印象。(編輯/唐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