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峰
日本社會加快老齡化,26%以上老人遇到困難時沒有能夠給予幫助的友人,孤獨無援情況堪憂。政府以優(yōu)惠政策鼓勵民間人士興辦家庭式“托老所”,解決燃眉之急。當局也有意大批引入菲律賓看護婦,但應試者80%過不了語言關。
當前,敬老精神蔚然成風,可是長壽之國日本卻陷入“孤獨老人誰來養(yǎng)”的深重尷尬中。如今,在每4個日本人中就有一個是65歲以上的老人,其中又有1/4強的老人在困難時刻完全無依無靠,處于孤獨無援的境地。
在2011年東日本特大地震海嘯中喪生的1.57萬多人中,高達65%以上是老人,共有10314名。他們中間絕大多數(shù)因行動不便難以自救逃生而遭海嘯吞沒。
日本厚生勞動省發(fā)表的最新高齡者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截止2011年9月底,日本65歲以上的老人較上年同期增加了21萬人,為2980萬人,已占日本總人口的23.3%。也就是說,日本國民中每4人當中就有一名是65歲以上的老人。不僅如此,80歲以上的老人也比2010年同期增加了38萬人,達到866萬人。老人越來越長壽,新生兒出生率卻越來越低。從2010年開始,日本總人口首次出現(xiàn)負增長,日本勞動力人口也減少了整整300萬,相當于自然”消失”了一個擁有296萬人口的茨城縣。
百歲老人超過4萬
日本還是世界上百歲以上老人最多的“長壽之國”,百歲以上老人在2003年首次突破了2萬人后,8年后”水漲船高”,達到了4.765萬人,比上一年度增加3307人,其中“百歲女壽星”占了87%。1981年日本百歲老人有1000人,到1998年百歲老人突破1萬人,而至2009年,百歲壽星首次超過了4萬人,2011年則再次刷新歷史紀錄。
不過,日本各地也發(fā)生近300名百歲老人離奇“人間蒸發(fā)”、下落不明事件。2010年,各級政府開始發(fā)起對百歲老人的“人肉搜索”,結果查出了多起百歲老人家屬隱瞞老人早已去世的情況,以騙取政府的養(yǎng)老金。其中,被稱為東京最長壽的老人家加藤其實早在32年前就已離世,家屬卻對外詐稱加藤仍然健在,只是為了“閉關修煉成佛”而拒絕見客。2011年,日本亡羊補牢,在敬老節(jié)時,各級政府人員堅持一定要親眼見到百歲老人才發(fā)給敬老慰問金,對戶籍核查下落不明的百歲老人則停止發(fā)放養(yǎng)老金。
值得關注的是,2011年度日本《老齡社會白皮書》顯示,在老人逐年遞增與社會老齡化加劇中,老人中除血緣關系以外,有可依靠的鄰居或朋友者的比例很低。這當中又有26%以上的老人表示發(fā)生困難時沒有可以相談相助的友人,老人孤獨無援情況堪憂。在當前國際社會中,老人孤獨無援狀況在美國、德國、瑞典、韓國也較為嚴重,但日本卻是其中比例最高的國家。
老人獨居相當普通
可能是民族習慣使然,也由于鄉(xiāng)村或偏遠地區(qū)年輕人向大城市流動,造成日本目前獨居老人的情況相當普遍。另一方面,日本社會家庭親情關系日益冷漠,也使許多老人獨居一隅,長年失去關心照顧。2010年發(fā)生百歲老人“人間蒸發(fā)”事件后,日本各地政府開始加強對各自戶籍登記的百歲老人進行核查。在調查中,發(fā)現(xiàn)很多老人所在的家庭成員對老人居住何處、如何生活等情況表現(xiàn)出“不聞不管不問”的態(tài)度,令人吃驚。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65歲以上的女性老人中每5個人中就有一人過著獨居生活。隨著年歲日長,老人的自理能力漸弱,身體狀況日衰,病痛時常常發(fā)生“叫天天不應”的情況。
老齡化帶來另一個嚴峻的問題是照顧老人的人力資源嚴重不足,養(yǎng)老院等設施大量缺乏,尤其是看護婦的嚴重缺失,使高齡老人的生活和健康管理大多陷于放任自流的狀態(tài)。政府近年來雖對從事看護的人員采取了一系列鼓勵優(yōu)惠的政策,但應者寥寥。據(jù)厚生勞動省估計,日本的醫(yī)院、診療所、老人院、看護中心等目前每年至少需要護士或看護士140萬人,但現(xiàn)在滿打滿算在職的護士或看護士不到135萬,實際每年缺口高達5.6萬人。由于護理人員短缺,造成護士工作強度增加,休息日減少,造成辭職者增加,形成看護護理人員更加短缺的惡性循環(huán)。以琦玉縣為例,該縣需要招募護士等護理人員2萬人并開出年收500萬以上(約合3.7萬美元)的優(yōu)厚條件,但應聘者依然只有5000人,需求滿足率僅為1/4。至于家庭護理的專門人員則更為短缺。據(jù)統(tǒng)計,日本各地區(qū)建有的老人健康中心6年來只增加了37所,遠遠滿足不了需要。另外,需要護理的老人之家6年來翻了一番多,已達3.3萬多家,但家庭護理的專門人員卻只增加1/3不到。
撥專項資金建老人院
長壽日本的種種不安,令當局不得不將其視為突出矛盾,考慮政策。厚生勞動省開始進行大規(guī)模的老人問題調查,同時建立了老齡社會綜合對策研究會,力爭拿出一套綜合治理老人健康特別是健康護理的有效措施。
盡管財政緊張,政府還考慮撥出專項資金增設養(yǎng)老院,解決老人普遍無人照料的問題。同時,政府還以免稅等政策,鼓勵民間人士參與興辦民間家庭型的“托老所”,解決“燃眉之急”。
神奈川縣一家由民間人士創(chuàng)辦的“托老所”,最大創(chuàng)造性在于把“托老所”和“托兒所”合二為一,同時還兼容“青年之家”,從而把幼兒托管與老人看護有機地結合起來,青年人也可以隨時來此唱唱跳跳,并力所能及參與為老人的各種服務,形成了一個別具特色、“親情”洋溢、充滿活力、老少在一起生活的溫馨大家庭,讓孤寡老人重享天倫之樂,避免了養(yǎng)老院老人面對老人、缺乏生機的最大缺憾,把護理深化為對老人的關愛。
在日本,老人越來越長壽的同時,小娃娃降生則越來越少。2010年日本新生兒出生人數(shù)為107.1萬多人,死亡人數(shù)119.7萬人,這已是連續(xù)4年日本出生人數(shù)少于自然死亡人數(shù),人口自然增長率已為負千分之一。2010年日本全國總人口為1.2569億人,也是自1975年以來首次出現(xiàn)總人口減少的情況。面對日趨嚴重的“少子化”問題,政府出臺了一系列鼓勵多生的政策,包括對產婦增加一次性經(jīng)濟補貼,對生育兩個以上孩子的,實施從哺乳到幼兒期的所有撫養(yǎng)費用由政府“承包”的措施,但收效甚微。
日本老齡化加上少子化,也加速了勞動力人口減少。因此,更大規(guī)模地開放國門、引進外國勞動力成為日本的一項必然選擇。日本近年來曾嘗試從菲律賓引進“看護士”,但因從事這項護理工作需要進行資格考試,來日后的菲律賓實習生雖大多原來就從事醫(yī)療護理等工作,在實際護理工作上問題不大,但因語言問題,最終80%以上的人難以通過資格考試,不能成為日本的“看護婦”。菲律賓總統(tǒng)阿基諾三世較早前訪問日本時與日方達成協(xié)議,擴大菲律賓實習生赴日,緩解日本老人護理人員短缺的燃眉之急。
(編輯/草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