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
扶余縣糧油高產創(chuàng)建項目花生萬畝示范片2011年產量平均達到220kg/畝,增產率13%,在萬畝示范片內除實行“五統(tǒng)一”措施進行管理外,在攻關田還應用了其他一些高新技術,取得了畝產310kg的好成績。
生產中,要選擇適宜花生生長的砂質土壤為宜,因為種子發(fā)芽呼吸強度大,根瘤為好氣微生物,莢果發(fā)育呼吸強度大,莢果膨大需較大的空間。深耕深松、秸稈還田、土壤調理劑等措施都有利于花生生長。此外,可采用以下幾項技術。
1.應用生物碳積肥
碳積肥就是把植物秸稈在缺氧環(huán)境下加溫碳化而制成的肥料。生物碳積肥主要有以下功能:
1.1肥料緩釋作用 可以供應花生生長各個時期所需養(yǎng)分。
1.2土壤增溫作用 由于碳積肥中含有大量有機質,在分解過程中釋放熱量,可以提高周圍土壤溫度1℃~2℃,可在花生種子發(fā)芽和早期生長起到很好的作用。
1.3改良土壤結構 生物碳含有大量有機質,在土壤微生物作用進行分解過程中能有效改善土壤結構,改良土壤性狀,是一種優(yōu)良的土壤改良劑?;谀壳盎ㄉ娣e不斷增加,連作重茬嚴重,產量不斷降低,施肥不合理、土壤肥力低的現狀,生物碳積肥無疑是土壤改良的首選肥料之一。
2.實現子葉節(jié)升至地面
花生是子葉半出土植物,子葉拱土時下胚軸見光即停止生長,造成幼苗出土后第一對側枝還埋在土下,而花生70%產量都在第一對側枝上,所以當幼苗拱包時,用人工扒去浮土使子葉節(jié)露出以解放第一對側枝。其缺點是費工費時,在大面積種植區(qū)不易推廣。
3.采用地膜覆蓋改變種植方式
扶余縣一直采用單壟(壟距65cm)露地種植模式,畝產150kg左右,近幾年采用地膜覆蓋栽培后,畝產增到300kg,特別是引進山東的種植模式(把3個65cm的小壟合成2個97.5cm的大壟,每壟種雙行)后產量可達到400kg。高產攻關地塊可達500kg。由于地膜覆蓋已是成熟技術,所在地增產效果非常顯著,它全部使用機械化,非常適合大面積推廣,是扶余縣花生取得高產的重要途徑。
4.應用化控技術
化控技術就是用化學合成植物生長劑,控制作物生長發(fā)育的技術。由于花生是地上開花地下結實作物,上下生長不協調,地上部養(yǎng)分消耗過大或地上部光合產物少都影響?zhàn)B分向地下輸送。扶余縣花生大生長期時又正值雨季,徒長倒伏發(fā)生率高。高產品種和肥水較好地塊更易發(fā)生徒長,造成花生減產嚴重,收獲困難。上述問題在常規(guī)栽培中無有效解決手段。由于花生生產日益國際化,對化控藥劑要求是不但要增加干物質的生產改善同化物分配比例,本身增產,矮化株高防止徒長倒伏,不具任何毒副作用,同時要求施用方便價格低廉以利于推廣。
近年來,在花生上應用了矮壯素、調節(jié)磷、助壯素、多效唑等藥劑都有一定的效果,但由于上述產品在使用上技術要求嚴格,噴灑時期不好掌握,價格偏高、殘留大等,不利于大面積推廣應用。2010年扶余縣引進了青島農業(yè)大學生產的復合型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壯飽安”后,經與同類產品比較能明顯增加干物質產量、改變干物質分配、促進花生莢果發(fā)育、有效防止徒長和倒伏、無任何毒副作用、施用方便、價格低,在下針后期和結莢前期結合滅蟲噴灑一次既可,使用劑量要求不嚴格,非常適合大面積推廣應用。實踐證明,化控技術在花生上的應用,有效解決了花生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養(yǎng)分平衡,控制了花生生長后期的徒長,防止了倒伏,為花生產量再上一個新臺階提供科學的技術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