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潔
在人們的心目中,數字是屬于數學王國的,似乎只有在數學的花園里,才能放射出奇光異彩,如果數字進入文學領地,恐怕是索然無味的。其實不然,古今中外許多優(yōu)秀作家在他們的作品中無不重視對數字的錘煉。單調、枯燥的數字到了他們的筆下,經過巧妙的構思,恰當的安排,變單調為神奇,化枯燥為生動,這些數字變得千姿百態(tài),情趣盎然,產生獨特的文學感染力,以及意想不到的藝術效果。
翻開小學語文課本,在密密麻麻的方塊漢字中就夾雜著為數眾多的阿拉伯數字,當然也有一些是漢字數字。語文和數字看似風馬牛不相及,因而在語文閱讀課教學中,常常有一些老師忽略了對涉及數字的語句的導學,而事實上,這是忽略了對學生進行語文能力訓練的一個大好機會。老師若能認真解讀文本,體會數字中蘊含的意義,從而在教學中引領學生關注文本中的數字之美,那么將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有效地提高學生思維的精確性、細致性,使語文課堂充滿智慧。
一、解讀數字的說明作用,幫助學生深入領悟課文內容。
無論記敘文,還是說明文、議論文中,數字都廣泛出現,其表達的內容涉及數量、長度、面積、體積、重量、溫度、時間、年代等方方面面;其表現形式有整數、分數、確數、約數、基數、序數等多種多樣。作者在使用這些數詞時都經過測算,統(tǒng)計與調查,大都思考過用還是不用這些數詞。在對這些數字的閱讀理解中,我們抓住了數字就等于抓住了作者的思想。其中,有的數字的使用恰恰就是理解文章的關鍵,決不能放過。
例如《埃及的金字塔》一課的二三自然段內容,就是對第一自然段的具體闡述。如,前文提到“一座座”,這里具體地寫“70多座”;前面寫了“巍然屹立,傲對碧空”,這里則具體寫了“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當于40層高的摩天大廈”。課文不僅列舉了較為精確的數字,還把這些數字與學生比較熟悉的事物或生活經驗聯系起來,使讀者更直觀地理解建造金字塔的確是一項浩大的工程。這一點,在教學中一定要引導學生予以關注,比如可以讓學生算一算,如果讓一列擁有30節(jié)車皮的列車來運石塊,大約要拉多少趟;僅一座胡夫金字塔所需要的石料有多重;在30年中,參加修筑的民工達多少人次,等等。
初讀課文,學生此時的認識只是停留在表面現象上,并沒有在心中留下多少深刻的印象,很可能過目即忘。怎么辦?學生理解不深入,有待老師來引導。引導得好,就不但能使學生深入理解文章,而且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速度,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像這樣的含有數字的關鍵句在很多課文中都有,大多數都可以以對數字的理解為突破口來組織教學。學習這一段,教師要引導學生,在默讀中思考感受,在朗讀中想象,再現埃及金字塔外形的宏偉和結構的精巧,憑借語言文字,感悟課文的說明方法。
在教學中,我們還可以讓學生摘抄課文里表示數字的詞語,然后分組進行說話接龍,以此達到復述課文的目的。比如在教學《鄭和遠航》一課,“六十二艘大船”“船長約148米”“寬約60米”“十多層樓房那么高”“九根桅桿”“十二面風帆”等詞時,就可以讓學生對“寶船”進行一番描述。《秦兵馬俑》具體描繪了兵馬俑的規(guī)模宏大。這種“宏大”也是通過幾個具體的數字展示的:“已發(fā)掘的三個俑坑,總面積達19120平方米,足有兩個足球場那么大,坑內有兵馬俑近8000個”;一號坑“東西長230米,南北寬62米,總面積有14260平方米”,坑內兵馬俑共有“6000個左右”。教學這一段,可以通過實景錄像、教學掛圖來加深學生對“規(guī)模宏大”的理解,進而通過對數字的朗讀再現這種“恢弘氣勢”,感受中華民族悠久燦爛的文化和古代人民的智慧,激發(fā)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由此可見,文本中的數字真的不是無足輕重的,而是一種極為重要的語言表達方式,是語言長河中一顆璀璨的明珠。閱讀這類文章時,教師一定要善于緊扣文本中這些關鍵的數字,引導學生細細地琢磨、品味,體會數字表達的特殊性,體會數字在文本中的說明作用,從而深入領悟課文的內容。
二、解讀記敘文中的數字,引領學生體會文本蘊含的情感。
有很多學生不愛學語文,問其原因,大都答曰語文枯燥無味,不像數學要動腦筋,等等。實在令人痛心。誠然,文字本身是枯燥的,語言分析也是枯燥的,但文字中蘊含的形象則是鮮活的,如果學生在語文學習中既真正理解文章,又開發(fā)大腦的思維,知道文章和自己生活的密切聯系,就會覺得語文枯燥嗎?
在讀《鄭和遠航》的第六、七自然段時,教師要提醒學生關注其中的幾個數字。在前后28年(1405—1433)的時間里,鄭和先后“七次”,到過“三十多個”國家;最后一次遠航他已是“六十多歲”的老人,仍然在海上漂泊了“三年”之久才回到祖國。引導學生思考:這些數字說明了什么呢?說明“鄭和遠航,規(guī)模之大,時間之長,范圍之廣,達到了當時航海事業(yè)的頂峰”,說明我國古代人民有著頑強的探索精神。鄭和遠航,開闊了中國人的眼界,架起了我國與亞非許多國家友好交往的橋梁,從而激發(fā)了學生的愛國情感。
《厄運打不垮的信念》的第一段就寫了家境貧寒的談遷編成了400多萬字的《國榷》。在本段中,為了表現談遷治學的刻苦和信念的堅定,作者運用了多個數字,如“一百多里路”、“20多年”、“6次修改”、“50多歲”、“400多萬字”等,可引導學生體會:讀到這幾個數字,你感受到什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作者這樣寫有什么好處?第二段講了年老體弱的談遷重編《國榷》,文中又一次運用了數字,“104卷”、“428萬4千字”,說明談遷為了《國榷》傾注了畢生心血。在教學本課時,可以結合課后練習3,安排小組學習。讓學生找一找,議一議,充分讓學生進行自主閱讀,尊重學生的情感體驗。文中共有8處用了數字,由此能更清晰地表現談遷治學的刻苦和信念的堅定,更突出地表現他的品質。
再如,《司馬遷發(fā)憤寫史記》中寫道:就這樣,司馬遷發(fā)憤寫作,用了整整13年時間,終于完成了一部52萬字的光輝巨著——《史記》。“13年”、“52萬字”,不僅僅是時間和字數的顯示嗎,還是有血有肉的。老師如果能夠帶領學生對文本內容深入挖掘、品味的同時,關注這些數字、聚焦這些數字,相信這些數字肯定能夠在學生的腦海中轉化成一幅幅生動的畫面,一個個感人的場景。學生的感受也會因此而豐厚起來,從而真正走進文本,真正理解數字背后蘊涵著的司馬遷的艱辛、汗水和堅韌。
因此,數字絕不僅僅是干巴巴的量的代表,它是有生命的,是包羅萬象的。它的背后是欲語還休的余味,是言近而意遠的蘊涵,是語言難以言傳的五味雜陳。在文章的賞讀中,我們若能適宜地引領學生去品味數字,挖掘數字背后的意蘊,就能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升華學生的感悟。
三、解讀古詩詞中的數字,激發(fā)學生學習古詩詞的興趣。
在古詩中,詩人為了表達的需要,往往要運用一些數字,在小語教材及新課標推薦學習的幾十首古詩中,運用數字的詩句比比皆是,它們在描寫美景及表達詩人的情感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古詩文教學中上,我們如果引導學生關注這些數字,就能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加深對古詩詞的理解。
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體會數字在詩句中的作用。有些詩中運用數字使詩句對仗工整,富有韻律美,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千山”與“萬徑”相對,讀來朗朗上口,節(jié)律優(yōu)美。又如杜甫的《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痹娭小皟伞迸c“一”相對,顯示了詩的整齊美。在教學時,我們可以引導學生在吟誦中體會祖國語言的音律美,從而激起學生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
有時,古詩中的數字并非實指,而是詩人運用豐富的想象,進行對比或者巧妙的夸張的工具。如李白的《早發(fā)白帝城》中詩句:“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薄扒Ю铩笔且粋€虛數,形容白帝城與江陵相距遙遠。而一日是實指,寫出了行舟時間之短,詩歌通過“千里”與“一日”這一虛一實的懸殊對比,我們體會到了輕舟之快,詩人之樂。又如李白的《望廬山瀑布》:“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薄叭С摺笨隙ǚ菍嵵?,但通過它,我們領略到了廬山山勢險峻、高大雄偉、瀑布水流飛馳、一瀉千里的壯觀場面,也體會到李白詩歌積極浪漫主義的風格。他寫的《秋浦歌》:“白發(fā)三千丈,緣愁似個長?!薄叭д伞币策\用了夸張手法,它為“緣愁似個長”一句做了一個很好的鋪墊,使人讀后,真切地感受到作者的愁思如“一江春水”綿綿不絕。
另外,有的古詩中的數字還包含著深刻的哲理,如“更上一層樓”一句,“一”字自然而然使人產生一種積極進取、奮發(fā)向上的精神。上述詩歌中的數字都運用得十分貼切、自然,言簡意賅,情趣盎然,顯示了古詩獨特的藝術魅力。
總之,在語文教學中,老師如果能夠合理引導學生感悟文本中的數字之美,體會數字中的無窮奧妙,讓他們在各自個性化的思維碰撞中漸漸學會思考、學會發(fā)現,那么他們的精神世界將更加燦爛富有,他們的語文素養(yǎng)也將更加豐潤厚重,語文課堂必將充滿智慧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