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柱
悠悠的木船,搖啊搖,小小的船兒承載不了一個時代的沉重,它裝載的只是一段血濃于水的父子情,此次話劇改編可以說是顛覆性的,對小說情節(jié)做了大刀闊斧的改造。余華的文字客觀冷靜,小說《許三觀賣血記》在荒誕中帶有含淚的自嘲。由小說改編的話劇《慢船去上?!穭t多了一份溫情,在苦中作樂中寄存著一份希望。
該劇將時間濃縮在一個冬天、把地點集中在由浙東小鎮(zhèn)去上海的一艘運絲船上,保留了小說中的主要人物
許三觀、許一樂和許玉蘭,還有在小說后半部分出現(xiàn)的來順,并增添了在小說中不存在的來喜妻。以許三觀一路坐船賣血去上海救一樂為主要線索,通過許三觀在船上的回憶展現(xiàn)許三觀對許一樂這個非親生兒的復雜情感。因為一樂不是許三觀的親生,所以賣血的錢不能給他用,于是在許三觀第一次賣血之后、興高采烈地帶著全家去吃面,獨獨不讓一樂去
因為一樂的血管里流的不是許三觀的血,他許三觀賣血的錢是給最親的人、所謂血親、便是如此
然而,如今許三觀卻要一路賣血去上海救一樂,這種沖破血緣的偉大父愛從何而來?這些都將在這條去上海的船上娓娓道來,由許三觀一個個的夢境勾出那些與兒子的種種往事。該劇以心理片段式為結(jié)構(gòu)、通過當下情境與夢境的交織帶出許三觀的五次回憶。可以說、當下的現(xiàn)實是作品的形、其中的五次回憶是作品的神。每次回憶都與現(xiàn)實銜接、展現(xiàn)出生命的“綿延”。
一連賣了三次血,不由讓許三觀神情恍惚、昏昏欲睡。來順提起他大哥為了救他淹死了,讓許三觀想起得了肝炎的一樂,想著想著他就睡著了夢見風雪交加、天寒地凍,去生產(chǎn)隊背著奄奄一息的一樂回家治病……
天暗了、來順與來喜妻鉆進船艙睡了、三個人擠在狹小的空間中,許三觀動彈不得、也睡不著、想起方鐵匠因為一樂砸傷了他兒子而抄了他們家,害他們家徒四壁、不得不五口人擠在張床上,他想起那天半夜與妻子許玉蘭爭吵,他氣啊,氣一樂不是他的親生孩子
許三觀去船頭搖櫓,沒注意到前面的橋洞,一不小心翻進了河里,來順把他救起來、冰凍的河水讓許三觀昏迷過去。他想起那次繩子斷了,扔進井里的水壺沒被撈上來。一樂來了,在身上捆上麻繩,下去撈水壺,可是等許三觀放完了繩子,一樂卻沒了聲音,這才意識到大事不妙。許三觀撕心裂肺地喊一樂!三個兒子中爸最疼你!就算你是何小勇的兒子……
許三觀與來順去賣血、米順用賣血的錢為嫂子買了一條大紅圍巾,來喜妻圍上像新娘一樣美。許三觀想起自己為家里人賣血,讓許玉蘭打扮得漂漂亮亮的,一家人要像過節(jié)一樣,上館子吃面條。但是,許三觀就是不甘心帶上一樂,一樂著急了,去找何小勇認親爹。許三觀拼命地去找一樂,把他背了回來,還帶他吃了面條……
許三觀用嘴為來順和來喜妻做了一頓豐富的菜,每個人吃得都心里頭美滋滋。正當大家開心之時,許三觀出現(xiàn)了幻聽。他聽見一樂大喊“爹!我什么都想吃!”許三觀慌了,覺得一個病人如果胃口突然好了就意味著“要走了”,他哭暈了過去、夢見自己躺在棺材里,許玉蘭與許一樂為他哭魂,一開始他還放心不下,聽見一樂叫他爹,就安心地躺下了……醒來的時候,漫天飛揚的白紙變成了紛紛白雪。冬天到了,一行三人滿懷希望站在船頭,期盼著就要到達上海。許三觀決定要為一樂再去賣一次血。
五個夢,五次回憶,濃縮了原小說中賣血的辛酸,凸顯了戲中的父子之情
該劇的舞臺布景很是寫意,白色帆布條錯落地懸掛在空中,船型木板分割成一頭一尾分別置于舞臺左右兩側(cè)。這出上演于上海戲劇學院黑匣子的作品,演員都是上戲的學生。由兩男一女分飾三男兩女,在夢境與現(xiàn)實中切換不同角色很考驗演技,雖說表演稍顯稚嫩、舞臺也談不上精美,劇本也不是無可挑剔,但依舊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創(chuàng)作者們淳樸的創(chuàng)作動機,不失為一出清新的實驗小劇。
導演熊夢楚的舞臺調(diào)度流暢平穩(wěn),簡潔利落,在安靜中不失動人之處。表現(xiàn)回憶的時候總是同時利用舞臺的兩邊,避免人物面對面的交流,充分拓展了觀眾的心理時空,使作品的表現(xiàn)形式與內(nèi)容巧然吻合。其中,吃面一場最為感人,導演對這場戲的處理很特別。許三觀和一樂繞著船的兩頭使勁地跑著,一個帶著害怕失去一樂的焦急、一個帶著到處認爹只為吃一碗面的絕望,突然兩道追光交叉在同一點上,許三觀發(fā)現(xiàn)了哭成淚人的一樂,父親背起這個不是自己親生的兒子,帶他去吃面。
編劇耿耿坦言,在改編的時候她并沒有想太多,只是被父子情打動了,于是用了三天時間就完成了這個上戲戲文系三年級的大戲改編作業(yè)、而劇中添加了來喜妻這個人物,和來順有那么點曖昧的意思,是為了讓戲好看,也是為了多一份溫情。劇中的他們?yōu)榱讼M?,比如許三觀為了給一樂治病、有希望就有快樂、現(xiàn)在的人們欲望太多、生活節(jié)奏太快,空虛和痛苦也太多。所以通過改編、她詩意地表達了自己的想法——用慢船,裝載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