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曉娟
古籍收藏界歷來有“一頁宋版,一兩黃金”的說法。
在拍賣市場上,元代以前的書是論殘頁賣,600年前的書是論頁賣,
400年前的書是論冊賣,形成了宋元明清金字塔效應(yīng)。
2011年5月,中國嘉德春拍古籍善本專場,一套元抄本《兩漢策要十二卷》以900萬元起拍,經(jīng)過近70次激烈競價,加上傭金,最終以4830萬元的天價成交,一舉創(chuàng)下中國古籍拍賣的世界紀錄。
一套距今600多年的古籍賣到幾千萬,其歷史與文化價值的彰顯令人唏噓。業(yè)內(nèi)人士介紹,在藝術(shù)品收藏行列中,古籍善本的收藏是要求文化層次的,古籍善本收藏的市場也相對明晰。目前,從群體參與、資金投入、市場行情等多方面來看,古籍收藏已形成相當穩(wěn)健的發(fā)展態(tài)勢。
市場培育厚積薄發(fā)
《投資與理財》記者了解到,中國拍賣市場17年的歷史也是古籍善本拍賣17年的歷史,自中國有拍賣開始,古籍善本就參與其中。然而多年來,收藏價值極高的古籍善本在拍賣市場上并不是很吃香,價格上漲非常緩慢。
古籍善本的春天是隨著本輪收藏牛市一同到來的。自2009年春拍,古籍善本突然強勢發(fā)力,拍賣市場一下子火了起來。2009年,北京泰和嘉成春拍中,一套明代內(nèi)府彩繪抄本的《春秋五霸七雄通俗演義列國志傳》估價300萬元,最終以655萬元成交;保利秋拍中,一部宋沈樞輯《通鑒總類二十卷》以78.4萬元成交;中國書店秋拍中,一部由清末翁門六子之一的文廷式所抄的《元朝秘史》抄本,又以101.92萬元的高價成交。
到了2010年,單個拍品更是大放異彩,不僅拍賣專場增多,且成交金額也明顯提高。以中國嘉德為例,在2001年春拍時,古籍善本專場總成交額不過280萬元,而在2010年春拍中,古籍菩本專場總成交額卻高達4579萬元,到了2011年春拍專場總成交額則達到了7816萬元。此外,2010年北京保利春拍古籍善本專場成交額3050萬元,2011年春拍達到4386萬元;北京翰海古籍善本專場2010年時成交額為1108萬元,到了2011年則達到2051萬元。
由此看來,古籍菩本收藏已經(jīng)迎來大爆發(fā),雖然在2011年下半年成交額有所回落,但業(yè)內(nèi)人士依然樂觀,認為市場爆發(fā)之后總會出現(xiàn)調(diào)整,但從長期來看,就其文物價值與稀缺性而言,古籍善本的價格只會穩(wěn)定上升。
宋元明清呈金字塔效應(yīng)
說了半天,何謂“古籍”?收藏界普遍的看法是,1911年以前的書籍稱為古籍。而對于“善本”,清末張之洞的解釋再精確不過:一日足本,無闕卷,未刪削;二日精本,精校、精注;三日舊本,舊刻、舊抄。善本分為刻本和寫本兩大類,刻本包括歷代用雕版或活字印刷的,主要為木刻版的書籍,而寫本又包括了稿本和抄本等幾種。
浸淫市場多年的上海藏家胡謂明告訴記者,市場上宋元刻本已十分罕見,明清刻本及以后的石印本等漸漸占據(jù)主體地位。
在古籍收藏界,歷來有“一頁宋版,一兩黃金”的說法。宋元時期是雕版印刷的頂峰,早在2003年,被稱為存世孤本的南宋《錦繡萬花谷》就拍出2310萬元的天價。如今,宋版本漲勢更是驚人,品相好的宋版書每頁大約在3-5萬元之間。而元版書由于存世量相當稀少,與宋版書不相上下。宋元版本鳳毛麟角,一般市場很難見到其蹤影,所以,明清版本成為收藏的主體。
如今拍賣會上,元以前的書往往是論殘頁賣,600年前的書是論頁賣,400年前的書是論冊賣,形成了宋元明清金字塔效應(yīng),年代越久越值錢。
從明清版本登堂入室
據(jù)了解,市場上明初版價格要遠低于宋版,因流傳數(shù)量不多,售價又比清版書昂貴,所以,明初版的升值潛力不容小覷。胡謂明向記者介紹,2006年時,一套明版書也就一二十萬元,而到2011年,同樣版本的價格翻了六七倍,甚至到了上百萬元。
胡謂明認為,存量大、價值低的清版書是介入古籍收藏的最好選擇。他本人是從清版書著手開始收藏的。原來,胡謂明祖上是中醫(yī)世家,到了他這一代,醫(yī)術(shù)已失傳,倒是有幾箱線裝醫(yī)書傳下來,其中一套順治十四年版的《本草綱目》被胡先生視為珍寶。上世紀50年代,國家提倡公藏,胡謂明的父親將一部分醫(yī)書賣給了上海圖書館,只留下了《本草綱目》和幾箱清朝古書,后來在“文化大革命”時被抄走。直到1974年,按照周恩來指示,將一些抄家來的古書退回給本人,這套古書終于重又回到胡家。
說起《本草綱目》版本,胡先生娓娓道來:《本草綱目》初版在李時珍卒后三年刻成,此謂金版;明朝又出現(xiàn)江西本、湖北本、石渠閻本等;清初除太和堂本外,還有衣德堂本,刻于順治十四年。而胡謂明這套《本草綱目》正是衣德堂藏版,是公認除金陵本、江西本、石渠閣本之外的最善本,市場價早已漲到數(shù)萬元。
胡謂明提醒投資者,初涉古籍善本領(lǐng)域,不可抱著一夜暴富的心理,明末清初甚至民國印本都可以作為登堂入室的嘗試。如清道光《康熙字典》現(xiàn)在不過三四千元,民初的《黃帝內(nèi)經(jīng)》也就1000元左右。由于古籍貨源稀少、藏家惜售、書店囤貨、地下資源極少,古籍善本還將持續(xù)發(fā)力。
鏈接
去哪里淘古籍善本
拍賣市場。拍賣市場是今天的主體。第一場拍賣會是中國嘉德公司舉辦的。至今形成了北京與上海兩個陣營,北京有嘉德、保利、中國書店、翰海等拍賣行,上海有嘉泰和朵云軒,其它還有一些常規(guī)的小型拍賣。
古籍書店。1951年國家開始公私合營,各地的古籍書店大量合并。按照相關(guān)規(guī)定,每個城市基本上保留一家。北京260多家舊書店合并成一家,書源變得很集中。上世紀80年代以前,購書一個主渠道就是書店,比如北京的中國書店、上海的博古齋、天津的古籍書店等。
網(wǎng)絡(luò)交易。網(wǎng)絡(luò)交易涉及到誠信問,古籍善本價格很高,在網(wǎng)絡(luò)交易上不是主體。雖然有網(wǎng)絡(luò)交易,比如像孔夫子網(wǎng),大部分的交易是普通古籍,善本比較少。
私家收購。中國歷代公藏和私藏并存。大多數(shù)藏書家都是經(jīng)過幾代或者一代就轉(zhuǎn)換了。一旦轉(zhuǎn)換出來,市場就可以購買。但是,這一渠道到現(xiàn)在比較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