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倩
分
歐洲文化的多元構成
與其它大洲相比,歐洲在相對狹小的地域中容納了眾多的民族和錯綜的語言,這使該地區(qū)的歷史演變顯得更為繁復,文化呈現(xiàn)出多元融合的特征。
歐洲在1016萬平方公里的地理面積中容納了7.28億人口,共有大小民族160多個,使用著40余種語言,是世界上民族分布最為集中、語言種類最為豐富的地區(qū)之一。盡管歐洲的語言都屬于印歐語系,但卻包含了羅曼語族、日耳曼語族、斯拉夫語族、希臘語族等十余個不同的語族,不同地區(qū)的方言更是不計其數(shù)。這種民族和語言的多樣性導致了兩方面結果:一方面,歐洲文化呈現(xiàn)出多元性和包容性的特征,各個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取長補短;另一方面,這種多元構成的文化蘊含著文化認同上的差異和張力,致使歐洲在歷史上的大多數(shù)時期處于諸國分立的狀態(tài),很少出現(xiàn)東方式的統(tǒng)一政權。
究其原因,歐洲民族和文化的多元化在相當?shù)某潭壬鲜芷涞乩憝h(huán)境的影響。從地域空間來看,歐洲在宏觀上是一個三面環(huán)海的大半島,曲折的海岸線綿延近四十萬公里,境內分布著諸多半島、島嶼和港灣,十分有利于海上商貿往來和殖民活動。從地緣結構來看,歐洲毗鄰亞非,與古代主要文明交流便利,地中海沿岸向來為強者必爭之地,成為世界歷史的重要舞臺,不同種族的征服者你方唱罷我登場,政權更迭十分頻繁。從地形分布來看,歐洲地貌變化豐富,培育了不同體格、心理的民族及其文化,加之歐洲大陸以平原為主,與亞洲內陸之間沒有天然屏障,有利于民族遷徙和文化傳播,因此不斷有外來的民族融入,如凱爾特人、匈奴人、蒙古人等,使得歐洲的民族種類更為繁多??傊?,較之于亞洲的主要文明(如中國、印度),歐洲的地理環(huán)境展現(xiàn)為一種開放性和多樣性特征,這使得其歷史發(fā)展更具有變動性,多民族在競爭與融合的過程中創(chuàng)造了各具特色的文化,這種文化之間的內在差異導致了歐洲長期以“分”作為歷史的基調。
合
歐洲文化的核心觀念及其歷史演進
然而歐洲文化的發(fā)展在“分”的基調之上不斷奏響“合”的樂章,各個民族盡管文化各異,但都傾向于肯定某種共同的核心價值,這些價值成為“歐洲認同”的基本標志。這些核心價值觀念根源于“軸心時代”的思想創(chuàng)造,并在歷史演進中不斷衍生出新的文明成果。
從文明史的角度來看,歐洲文化是“雙希文明”結合的產物,古希臘文明為其注入“理性”的因子,古希伯來文明為其注入“信仰”的因子,兩者之間既相互對立又互補融合,共同塑造了歐洲文化的基本性格。古希臘人的理性精神表現(xiàn)為邏輯的“科學精神”和個體本位的“民主精神”:在認知方面建立了幾何學和邏輯學的方法,力圖以清晰簡明的形式表征整個世界;同時在實踐方面賦予每個公民參與城邦政治的權利,將對合理秩序和社會正義的追求視為個人神圣的職責。古希伯來人的宗教信仰在羅馬帝國的支持下逐漸成為每個歐洲人的人生依歸,基督教所宣揚的一神論、原罪說、末世觀和天國理想等教義深深影響著歐洲千余年的政治體制、風俗習慣和文學藝術,祈向上帝的靈修生活成為歐洲文化的重要方面。這看似對立的兩方面在歷史演進中卻互相作用,一方面科學方法對宗教教義給予了論證,構建了一整套嚴謹而細密的神學理論體系,使得上帝的臨在不僅僅表現(xiàn)為一種神秘體驗,而成為一種可以通過理性加以思考、言說和理解的普遍真理;另一方面宗教對終極實在所作的規(guī)定為經(jīng)驗世界的存在和科學探索的可能提供了依據(jù),“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信念進一步強化了平等觀念和民主意識。在“理性”與“信仰”的奇妙交織中,歐洲人形成了一種嚴謹有序而又勇于探索、向往崇高而又心存敬畏的基本性格。
這種共同的文化性格作為一種內在凝聚力,將歐洲不同地域、不同語言的諸多民族整合起來,成為統(tǒng)一的文化共同體,以區(qū)別于世界其它文化形態(tài)。在歐洲千余年的歷史演進中,盡管真正意義的大一統(tǒng)帝國很少出現(xiàn),但是新興的民族和國家都一定程度上浸潤于古希臘古羅馬的學術傳統(tǒng),基本上都皈依基督教并尊奉羅馬教會的權威,使用拉丁語作為教會共同的官方語言。曾經(jīng)盛極一時的馬其頓帝國、羅馬帝國、查理曼帝國、拿破侖帝國等都試圖塑造歐洲的統(tǒng)一版圖,加速了歐洲內部的民族融合與文化交往,使之在生產方式、政治體制、思想文化和宗教信仰等各個方面體現(xiàn)出日益增多的共同性。因此,我們看到歐洲的歷史演進在政治上分裂的表象之下,蘊藏著諸多共同的價值觀念和文化認同,這種認同的基因在根源上來自“雙希文明”的恩賜。
分
歐洲近代化與民族國家的興起
如果說歐洲的中世紀是基督教所籠罩的“千年王國”,那么其近代就表現(xiàn)為這個千年王國的瓦解和各個民族國家的興起和獨立,可以說,歐洲的近代化的總體趨勢是在“分”的主題下尋求自主和個性,同樣也在“分”的過程中探索文化的整合與重建。
14世紀開始的“文藝復興”昭示了歐洲近代的初曙,這場持續(xù)近三個世紀的思想解放運動鮮明地張揚了“個體性”,一方面高度肯定個人的情感欲求的內在價值,另一方面將每個民族的自我傳統(tǒng)突顯出來,重新尋找更具地方性的民族認同。文化精英們不再尊奉教皇的圣諭和教會的成規(guī),紛紛用自己民族的方言俗語取代教會的拉丁文進行寫作,從而為新的民族國家的確立奠定了語言認同的基礎。
隨之而來的“宗教改革”進一步加劇了民族國家的分離趨勢,經(jīng)歷了這場深刻的信仰解放運動,基督教的教義內容和組織形式不斷革新,不同的教派對正統(tǒng)天主教教義構成了挑戰(zhàn),改宗新教的新興國家具有了自身獨立的信仰認同方式,由之形成的新教倫理推動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確立。同時,宗教改革進一步推進了由文藝復興所開啟的歐洲社會世俗化進程,從此宗教信仰逐漸成為個人的內心追求,每個人所具有的理性能力能夠決定自身的行動而不再跟從教會的指令亦步亦趨,同樣各個民族國家的行動決策也不再唯羅馬教廷馬首是瞻,歐洲諸國贏得了獨立的政治權威和發(fā)展空間。
17—18世紀展開的“啟蒙運動”將歐洲近代化的思想進程推向了高潮。正如德國哲人康德所指出的,啟蒙精神的核心就是“要有勇氣運用自己的理性”,目的在于“人類整體擺脫自己加之于自身的蒙昧狀態(tài)”。啟蒙思想家對于科學精神的弘揚、對于政治合法性的批判以及關于民主制度的設計為各個民族國家的資產階級革命提供了理論武器,使得歐洲諸國紛紛確立資本主義制度并展開工業(yè)革命,逐漸成為相互競爭的利益主體。
如果說啟蒙運動的核心觀念在于肯定了“理性”的絕對權威,那么興起于18—19世紀的浪漫主義運動則力圖肯定“情感”的重要地位。同時,這個興起于德國的文化運動催生了一種影響深遠的“民族主義”思潮,這種思潮的核心在于強調個體的存在依賴于某個特定的“民族”,后者基于共同的人種特征、血緣關系、地理疆域、語言文字、歷史記憶、風俗習慣、宗教信仰以及生活方式等因素而形成,“民族主義”強調上述民族認同對于個體存在的優(yōu)先性,突出自身民族的獨特性質以區(qū)別于其他民族,甚至采取排外的方式維持這種民族認同。這種“民族主義”對于鞏固民族國家起了重要的作用,但也在很多情況下表現(xiàn)出保守性和排他性,進而加劇了近代歐洲分化的趨勢,使民族國家之間的利益競爭演化為軍事對立。
合
現(xiàn)代歐洲的一體化進程
經(jīng)歷了兩次世界大戰(zhàn)血與火的洗禮,現(xiàn)代歐洲人普遍意識到危機的存在:在美國和前蘇聯(lián)這兩個超級大國之間,歐洲必須贏得自身參與國際事務的話語權,因此各國不能再各自為政,必須團結起來“用一個聲音說話”,開啟了戰(zhàn)后歐洲的一體化進程。
真正意義上的歐洲一體化始于1951年西歐六國締結的《巴黎條約》,在該條約的基礎上成立了“歐洲煤鋼共同體”,規(guī)定了這一組織以共同市場、共同目標和共同機構為基礎。 1957年六國簽署《羅馬條約》,成立“歐洲經(jīng)濟共同體”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著手建立工業(yè)品關稅同盟和農業(yè)共同市場。1965年六國簽署《布魯塞爾條約》,將以上三個組織合并成為“歐洲共同體”,于1967年7月1日正式成立,總部設在比利時布魯塞爾,此后歐共體的成員國逐步增加為12個。1992年12國正式簽署的《馬斯特里赫特條約》,進一步建立歐洲貨幣聯(lián)盟和政治聯(lián)盟,該條約次年生效,標志著“歐洲聯(lián)盟”的正式成立,以十二星旗作為盟旗,以《歡樂頌》作為盟歌。2002年歐盟發(fā)行歐元取代成員國的本國貨幣,完成了經(jīng)濟和貨幣的一體化。2009年歐盟27個成員國都簽署了相當于歐盟憲法的《里斯本條約》,選舉產生了歐盟理事會常任主席及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歐盟從此有了自己的“總統(tǒng)”和“外長”,由經(jīng)濟實體進而成為政治實體。
戰(zhàn)后歐洲在經(jīng)濟和政治逐漸實現(xiàn)一體化的同時,文化觀念層面的“歐洲認同”問題也突出地提上議事日程。在知識分子群體中,關于“歐洲精神”的思考一直沒有中斷,比較集中的討論出現(xiàn)在2003年美國發(fā)動伊拉克戰(zhàn)爭之后,由德、法著名哲學家哈貝馬斯和德里達聯(lián)名發(fā)表文章提出建構“核心歐洲”以及重建“歐洲認同”的設想,一時間引起歐洲思想界的一場爭論,艾柯、瓦蒂莫、烏爾里?!へ惪说戎麑W者紛紛撰文回應,甚至連大西洋彼岸的美國哲學家羅蒂也參與討論。哈貝馬斯深刻地揭示了歐洲文化自我認同的困境:源自歐洲的西方文化隨著現(xiàn)代化、全球化的進程已經(jīng)遍及世界,在相當程度上成為普遍意義上的“現(xiàn)代文化”,那么歐洲文化中還有什么是自身獨有、無法移植的呢?他進而追問:在美國所主導的西方世界歐洲扮演什么角色?什么是歐洲文化區(qū)別于其它文化(尤其是美國文化)的根本特征?哈貝馬斯將“歐洲性”歸納為:嚴格的政教分離、正視科技進步的兩面性、整體倫理重于個人特權、承認政府權力的有限性并對國家的潛在暴力保持警惕,以及以自省的態(tài)度面對“去殖民化”所衍生出來的邊緣弱勢等,這些都與美國文化區(qū)別開來。
可以看到,歐洲知識分子的這種憂患意識在根本上針對美國所奉行的單邊主義外交政策和話語霸權,事實上,美國憑借其強大的經(jīng)濟軍事實力對歐洲事務頻頻插手,在歐洲一體化進程中不斷設置障礙,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美元與歐元相互競爭,在文化上不斷推廣美國的價值觀念。正如眼下的這場愈演愈烈的歐債危機除了歐洲國家自身的問題之外,美國的因素也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一體化的歐洲希望更為主動地處理自身和國際事務,更為積極地重建體現(xiàn)自身特質的文化認同,如何處理好與美國之間的關系成為一個關鍵性的問題。
行文至此,關于分分合合的“歐洲演義”已經(jīng)從遠古講到了當下,歐洲就是這樣一個復雜而神奇的地方,自始以來就是在“分”與“合”的膠著狀態(tài)之中展開其歷史、創(chuàng)造其文化,也必然在這種分分合合的交織中走向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