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大鳳
新課程對中小學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每位教師都需要掌握實施有效教學的基本功。其中,教師能否有效調控課堂尤為關鍵,因為它直接影響教學任務的完成度和教學效果。信息技術學科更強調動手操作能力,強調讓學生在實踐中掌握多媒體軟件的使用、網(wǎng)絡操作及程序設計等。如果缺乏教師有效地調控,課堂容易成為學生收獲甚微的喧囂鬧市?,F(xiàn)結合教學實踐,談談教師如何用有效的教學方法上好信息技術課,營造良好的信息技術課堂氛圍。
一、課前準備階段
(1)樹立教師威信。新課程強調平等教學,但并不反對樹立教師威信。有威信的教師,輕輕一句話,甚至一個眼神,就可以使亂哄哄的課堂剎那間安靜下來。威信不高的教師,即使大聲訓斥,也不能使學生信服和聽從。特別是開學的第一堂課,教師要盡量表現(xiàn)出自信,讓學生信服。如果第一印象欠佳,就會對以后的課堂管理帶來較大麻煩。新學期的第一課一般會涉及明確學習任務、強調機房的規(guī)章制度等,教師要重點強調愛護電腦、維護機房秩序等規(guī)章制度。學生如果違反規(guī)定,就要受到適當?shù)膽土P,如幫老師打掃微機室衛(wèi)生等。只有這樣,才會有效約束學生的不良行為,并樹立教師的威信。另外,有相當一部分課堂紀律問題往往是由教師本人引起的。如經(jīng)常上課演示操作出錯、教學內容設計過難、講課時常出現(xiàn)停頓思維不連貫等,才讓那些調皮學生有機會搗亂。因而,提高自己的教學業(yè)務、加強自己語言修養(yǎng)、做到為人師表,潛移默化中就樹立了教師的威信。有了威信,課堂管理才會事半功倍。
(2)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美國著名教育心理學家皮爾遜說過:“為了得到教師的愛,學生可以去做各種教師所喜愛的事,甚至去學習他最不感興趣的科目?!睂W生會把自覺遵守課堂規(guī)范看成是維護師生間友好感情的需要。因而,良好的師生關系有助于教師對課堂的管理與調控。信息技術教師平時和學生交流的機會很少,所以更要重視課前十分鐘,注重與學生的情感交流。課前交流可以使教師在上課前醞釀情緒,瀏覽教案,以便及時、準確地進入狀態(tài),也有利于喚起學生對教學內容的重視,并穩(wěn)定學生的情緒,使他們做好上課的心理準備。如果每次都是學生等候在機房門口,鈴聲響了教師才來開門,或者機房門提前打開了,教師卻不知在何處,教師的形象就會在學生心里大打折扣。相反,教師提前在機房等候,利用上課前的幾分鐘輕松地與學生交流生活、學習情況,詢問、關心學生,會有助于增進師生情感,融洽課堂氣氛。
二、課堂實施階段
(1)使學習的內容——生活化、情境化。課堂教學效果如何很重要的一點是取決于教學任務的設置,要想讓學生對學習內容感興趣,就要讓學生對所學內容感興趣。但不是說任務只要簡單有趣即可,這樣的任務只能滿足學生淺層次的認知需要,不能深層觸及學生對知識的認可程度。因此,在課堂任務的設置中要強調生活化,尤其對于信息技術這一應用性很強的學科更要讓學生認識到學有所用、學以致用的樂趣,從而增強對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習效率。在學習WORD電子板報制作一課中,由于臨近暑假,我選用的任務內容就是《暑假旅游攻略——電子板報的制作》,其中包括景點選取、吃、住、行的時間安排。通過網(wǎng)上搜集材料,學生用收集到的圖片、文字材料、表格數(shù)據(jù)等素材制作電子報刊,學生分工明確、合作愉快,在完成任務的同時還掌握不少旅游知識,可算是收獲頗多。
(2)重視差異,創(chuàng)設分層任務。學生的起點參差不齊,如果教師布置統(tǒng)一的任務,勢必造成基礎好的學生在完成任務后就開始玩游戲或做其他自己感興趣的事情,而基礎差的學生仍會覺得任務有難度。針對這一問題,教師可采取分層教學的方式。如在上網(wǎng)頁制作復習課時,教師設定必選任務為:表格屬性、單元格屬性、網(wǎng)頁屬性、圖片與文字的導入、超鏈接設置5個方面。拓展任務設置為:第一,打開某一網(wǎng)頁,分析網(wǎng)頁中不顯示圖片的原因,并進行相應的處理。第二,打開某一網(wǎng)頁進行網(wǎng)頁編輯,給不同對象設置超鏈接,分別鏈接到不同的圖片文件,要求鏈接的圖片能在新窗口中打開。這兩個任務都有一定難度,需要學生分析探索,且第二題是全新知識,涉及的“為圖片的熱區(qū)設置鏈接”知識點是教師在課堂中從未提及的。事實證明,分層任務使所有學生都有事情做,都能感受到學習的快樂,并且整堂課的時間都得到了充分利用。
(3)精心設計,求異出新。信息技術上課,難就難在如何控制學生,每個班總有那么幾個學生,思維異?;钴S,好說好動。老師一講到知識點他們就不想聽講,每節(jié)課只關心什么時間可以上網(wǎng)這個問題。怎么設計好課堂教學,來增加學生們的興趣呢?有一節(jié)課,講到internet,這節(jié)課關于網(wǎng)絡的術語比較多,而學生對于這些枯燥的內容不感興趣,只想快速上網(wǎng)瀏覽??紤]到新課改要求我們首先要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于是,就想讓學生先瀏覽一些好的網(wǎng)頁,激發(fā)起他們的興趣。再跟他們說,了解一些上網(wǎng)術語,對他們更好地認識網(wǎng)絡有幫助。這樣,學生知道了學習這些知識的重要性,自然就可以集中精力聽課了。所以,在講授過程當中,我為學生演示了教學課件,把這些學生應該掌握的知識做到了課件當中。通過課件生動地演示,學生知道了什么是互聯(lián)網(wǎng),它能夠幫助我們完成哪些事情;同時,還知道了上網(wǎng)應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對網(wǎng)上信息知道怎樣取舍。另外,在布置作業(yè)時,不用條條框框限制學生的想象思維,強調一份好的作品創(chuàng)意必須要新,不怕學生異想天開,存異才會有創(chuàng)新,防止學習成果的千篇一律。例如,布置學生進行網(wǎng)頁制作設計時,對輪廓、內容等格式不作統(tǒng)一要求,讓學生結合自身的藝術素養(yǎng)和審美情趣,從整體構思、編排技巧等方面進行大膽設計。通過每堂課精心設計,學生們上信息技術課變得積極主動,每堂課布置的任務他們都能快速地完成。漸漸地,好多學生都變成了班里的電腦高手,學生們也從信息技術課堂中找到了自信。
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是如何上好信息技術課永恒的主題。教師精心設計教學案例,注重調動學生積極性,配以任務驅動等方法組織教學,會給課堂帶來生機和活力。教師要充分挖掘學生學習潛力,點燃思維火花,加速促進學生的成長。
(西峽縣第二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