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立威
一名稱職的優(yōu)秀人民教師,應勤奮地工作在自己深深熱愛的崗位上,讓人覺得他普通,普通得像一片沃土,用心滋潤著萋萋芳草;讓人覺得他偉大,偉大得讓人都能看見他眉宇間刻著的“巍峨”二字。
那么,如何做一個稱職且受學生歡迎的班主任呢?掌握學生思想品德形成發(fā)展的規(guī)律,運用科學的、具有針對性的教育手段引導和教育學生是我們做好班主任的一個重要課題,在多年班主任工作實踐中,我初步探索了以下幾種方法:
“慈愛”是灑向?qū)W生心靈的細雨
情是師生交流的紐帶,是促進學生轉(zhuǎn)化的根基,也是學生奮發(fā)向上的動力。
對學生的愛不是說在嘴上,寫在紙上,而是要身體力行,用行動檢驗。愛學生,就是要為每個學生著想,教好每個學生,學生都是我們的后代,都要千方百計地培育他們成長。教師千萬不能用一成不變的目光來看待孩子,每個學生都是“變數(shù)”,在發(fā)展,在變化,教師要對他們情深似海。
當然,愛不是姑息,不是遷就,愛是“嚴”的孿生兄妹。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皭邸笔恰皣馈钡幕A(chǔ),愛是對事業(yè)的忠誠,是對革命學子的無限期望。
教師的工作是平凡的,瑣細的,年年月月千件萬件,但是他們穿在“育人”這根線上,就心里明,手腳勤,忙得愉快,樂得其所。甘為紅燭燃自身,甘為泥土育春花,這是我們當教師的信條。
對學生不但要以“愛”為本,還要以誠信為源泉
一般來說,優(yōu)秀的班主任既是學生的良師,又是學生的益友。學生在家里無法向父母傾訴的肺腑之言,卻可以向班主任和盤托出。學生在思想上、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常常是在班主任解決之后才成為家長的“遲到問題”,學生歡迎的班主任不僅應該是知識淵博的學者,而且應該是和藹可親的兄長姐妹。這樣的師生關(guān)系,才可能在教育實踐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班主任要想受學生歡迎,會涉及到交際方面的一些常識
說到交際,他可以發(fā)生在師生共處的群體場合,也可以發(fā)生在師生二人默默相對之時。無論何種情況,它需要的都是彼此相互欣賞、接納的一種溫暖且親密的傾向。彼此初識階段,首先呈現(xiàn)給對方的是身體外表特征,對方所形成的第一印象往往就是由此而來。因此,要想贏得最初的好印象,班主任就應從自己的服裝、舉止、語態(tài)和表情等方面做適合于自身角色和當時情境的“印象裝飾”,從而表現(xiàn)出令人愿意“接近”、“接受”的吸引力。尤其是剛剛走上班主任崗位的年輕教師,更應如此。一些教師常常忽略了這一點,他們不休邊幅,語言隨便,自毀形象,人為破壞了學生心中的美好形象;開端不佳,長久的友好相處當讓步履艱難。自身角色的扮演是與場合聯(lián)系在一起的,在師生共處的場合里,班主任威嚴、持重一些,既能給學生一種穩(wěn)重、得體的印象,同時也會促進師生之間的整體和諧。教學過程中表現(xiàn)出來的教育機智以及詼諧幽默的語言技巧,無疑會增加很多“好人緣”,學生會將由此親其師,信其道。服飾也有講究,奇裝異服招致反感,整潔樸素極容易做到,也給人舒適順眼的感覺。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著裝觀念發(fā)生了深刻的變化,但作為教師,還是不要干這種“時髦”為宜,一件“扎眼”的衣服很可能破壞你的整體形象,使你失去與學生親近的機會。
要想受到學生的歡迎,首先要歡迎學生,對學生有一種責任感,關(guān)懷、體貼和照顧學生。比如,某位學生家庭生活中遇到了不幸,這時候,班主任物質(zhì)上的支持和精神上的鼓勵則成為有力的回應。了解和尊重學生也是歡迎學生的表現(xiàn)。
班級要偏愛那些所謂的“差生”
在教育實踐中,班主任對那些所謂的“好學生”做到了解和尊重是不難的,但要求班主任關(guān)懷、理解、尊重所謂的“差生”有時則顯得有點力不從心。一些班主任對差生存在偏見,認為差生“朽木不可雕也”,在操多少心,費多少力,也是無效勞動。實際上,天下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教師。慣常的做法就是對差生或惡語相加,或不理不睬。這些學生更需要了解和尊重,他們在心理上能否歡迎班主任,班主任能將他們的喜怒哀樂引進自己的思維視野,是這些學生能否轉(zhuǎn)變的重要契機。對于一個學生來說,這樣的機會也許很多很多,他們碰到伯樂一樣出色的班主任,也許微乎其微。對于一位班主任來說,應該努力提供機會,為學生的一生負責。
小學生,就像一片破土的筍兒,又像一株株金黃的向日葵;像一顆顆綠油油的小樹,又像一座座燦爛的星斗。他們基礎(chǔ)打得牢,根子扎得正,就會一輩子受用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