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偉,王繼宇
摘 要:旅游活動的國際化對高職旅游英語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調查顯示,目前高職旅游英語教學中存在師生交流呈現單向性、教學過程過于模式化等問題。社會互動理論對高職旅游英語課程教學具有重要啟示,應通過加強教師的德育工作、創(chuàng)設師生互動的學習環(huán)境、呈現開放式教學等項措施,創(chuàng)建符合旅游英語課程教學特點的新型教學模式,提升教學效果。
關鍵詞:高職;旅游英語;社會互動理論;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F590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2)02-0254-02
近些年來,導游員接待外國游客的服務質量在逐漸提高,這說明我國旅游英語教學效果在提高。然而,傳統旅游英語教學模式以應試為重心,其忽視對學生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和學生主體性發(fā)揮等方面的問題日益凸顯出來。探索高職旅游英語教學模式的改革,勢在必行。
一、目前高職旅游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通過對某校高職旅游專業(yè)2009級一個自然班做的問卷調查,從中總結出當前高職旅游英語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一)師生交流呈現單向性
現在學校課堂上仍然存在著“教師教、學生記”,“教師灌、學生背”的陳舊課堂教學現象。通過對某校高職旅游管理專業(yè)2009級學生的調查,得出表1顯示的結果。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被忽視,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獨立性以及自主性得不到培養(yǎng);另外,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具體問題不能及時得到解決,單調的教學使旅游高等教育的課堂變得索然乏味。在調查教師教學方式時,我們看到60%的學生認為仍在教師采用知識灌輸式的教學方式,只有30%的學生認為教師在教學方式中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所以,目前教師仍然以知識灌輸為主,沒有切實考慮到學生的學習需要、心理需求,缺乏師生之間互動的環(huán)節(jié)。
表1 教師常用的教學方式
(二)教學過程過于模式化
在傳統的課堂上,教師通常為了控制課堂紀律、節(jié)省時間,都期望教學可以按照自己預先設計好的思路去實施。通常教師都會按照傳統的“復習上節(jié)內容—導入新課—講述新課—布置課后練習及作業(yè)”四大環(huán)節(jié)來展開教學。旅游英語這門課的本身特點就是加強語言的應用能力的鍛煉,而語言的扎實掌握必須有一定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在中國目前的背景下,營造很專業(yè)的語言環(huán)境是有些困難的。所以,教師就應努力地去營造培養(yǎng)學生語感的授課環(huán)境??梢酝ㄟ^模擬一些場景,進行小話劇的表演,來加強學生們的對外接待和服務日常用語的掌握,從而提高學生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專業(yè)術語的準確運用能力。
表3 最喜歡教師采用的教學過程形式
(三)忽視學生的身心發(fā)展
在傳統課堂中教師是主體,課堂的控制權也在教師的手里。對于課堂的總體教學效果、授課的環(huán)節(jié)、授課的時間,學生的交流等問題,都由教師來掌控。但是,教師卻忽略了陶行知先生曾經說的一句話:“更好的教,為了更好的學。”教學最終的落腳點還在于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目前教師在課堂上的“一言堂”,沒有考慮到大多數學生的心理感受。長此以往,學生就不再敢在眾人面前講話、發(fā)言和討論,那么對于處于成長期的孩子們來說,這是不利于其身心發(fā)展的,是畸形的發(fā)展態(tài)勢。
表3 學生對于教師的提問的心理和行為反應
二、社會互動理論與高職旅游英語課程教學分析
(一)社會互動理論與課堂教學
社會互動簡稱互動,是人們以相互的或交換的方式對別人采取行動,或對別人的行動做出回應。它包括所有的社會行動,如向老師問好、老師詢問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等等。在該理論看來,人一出生就進入了人際交往的世界,學習與發(fā)展就發(fā)生在他們與其他人的交往與互動中。它既強調學習過程的認知參與,也強調學習過程的全人參與。社會互動理論著重對學習的社會環(huán)境建構,把教師、學生、活動之間的相互活動看作教學的靈魂所在,強調教師、學習者、學習任務和學習活動之間的相互作用和整個過程的動態(tài)性。
從社會互動理論的觀點來看,單純的教學并不是真正的教育。教育應當是讓學習者學會如何學習,特別是持續(xù)性的學習;更為重要的是了解如何獲取正確的學習方法,因此學習者的自主性學習和自我指導學習應該受到教育研究者的關注。此外,還強調教育就是給予學習者獨立思考的一種特權。教學要能夠訓練學習者的思維,同時我們也要重視單獨的學習者,尊重其個體發(fā)展的需求,這也是促進個體全面發(fā)展而不僅僅是認知能力發(fā)展的體現。
(二)社會互動理論對高職旅游英語課程教學的啟示
1.應用交換觀
社會互動理論中的交換是指個人或群體采取某種方式彼此交往,這種交往旨在獲得報酬或回報,這樣形成的關系就是交換關系。但多數社會交換都遵循一個基本原則:互惠。學習一門語言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而這種語言能力高低的評判標準,則是應用的強弱。對于旅游學科而言,學習旅游英語則不僅僅要具備基礎學科英語的能力,除了熟悉語法之外,語言知識的積累絕不是學習語言的終極目的,最終的目的就是應用和交際。這一要求和旅游英語這門課的特點相吻合。學習旅游英語,不單單是學習如何聽、讀、寫、譯等內容,而是學習如何在將來的實踐和工作中運用它;不單單要運用準確,而且要得體,要培養(yǎng)學生能在不同的場合、與不同的對象、以不同的方式講不同的內容的能力。只有通過在學校進行的專業(yè)知識的學習,才能在與外賓交流的過程中,讓更多的外賓了解我們的國家、喜歡我們的旅游資源,從而達到無形“產品”的交換目的,也充分體現我們旅游行業(yè)工作者的職業(yè)生存價值。
2.自發(fā)合作觀
社會互動理論中強調合作是一種互動形式,教學過程中的合作也很重要。旅游英語是一種實踐課、技能課和專業(yè)課,它需要在一種互動的環(huán)境中,將英語語言知識同旅游專業(yè)知識結合,將英語語言知識轉化為旅游英語語言能力。這其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通過與學生的互動,在潛移默化中逐步提高學生旅游英語知識的應用能力;教師則是引導者、協調者和幫助者,為學生更好地融入語言環(huán)境而創(chuàng)設適宜的環(huán)境,通過選用豐富的教學內容和多元的教學手段,將聲音、文字、圖片和視頻等有機地結合,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旅游英語的興趣。所以,在高職旅游英語課的教學中,我們欲達到“教是為了更好的學,學是為了更好的教”的效果,就要把這種自發(fā)性合作逐漸發(fā)展為穩(wěn)定的教學形式,這樣教與學便達到了一種良性的最優(yōu)狀態(tài)。
三、應用社會互動理論完善高職旅游英語課教學的措施
(一)加強教師的德育工作
由于高職院校的學生起點不同于高中畢業(yè)升入大學的本科生,所以這就要求教師對待高職的學生和對待本科的學生不一樣。教師應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對待教學內容的展現也換成新鮮的形式,從而調動起學生學習旅游英語的積極性和興趣。教師如果不考慮學生群體的特殊性,沒有與學生進行良好的溝通,將會導致學生不喜歡這門課、排斥旅游英語;而教師將會對于學生的不聽課、不愛上課的表現產生誤解,繼而對待上課失去耐心,敷衍了事,師生溝通產生惡性循環(huán)。所以在對當代大學生進行德行教育的同時,也要對相關任課教師進行這方面的教育。
(二)創(chuàng)設互動的學習環(huán)境
通過對2009級高職班級的問卷調查,針對最后一題“對待目前旅游英語課堂的互動教學您的意見和建議”這一開放式問題來看,筆者總結了兩種答案,一種是,希望教師可以采用更加直觀的形式來展現教學內容,諸如演講、表演和討論的形式,需要教師和學生能夠暢所欲言,共同進步。再有一方面就是希望教師能夠關注更多的學生,不要僅僅局限在與一小部分的同學的互動和交流,希望教師能給學生更多的發(fā)言、展示自我的機會。
(三)呈現開放式教學
課堂教學,需要師生互動。教師與學生都是教學的主體,需要共同參與教學過程。教師起到正確引領、引導學生學會思考,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的作用;學生要融入其中,積極思考問題。例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采取課堂討論、辯論、觀看案例,進行口語練習等活動。教師要仔細揣摩學生的觀點,歸納出好的教學方法;學生也要善于動腦思考,形成良性師生互動教學模式,這是教學合作的前提和基礎,也是合作成功的必備條件。
總之,社會互動教學模式與當前高職旅游英語課教學模式改革的目標相一致,所以旅游英語課教師要真正學會運用社會互動教學,形成最優(yōu)的師生互動教學模式,從而提高旅游英語課教學效果,達到“教是為了更好的學,學是為了更好的教”的中心主旨。
參考文獻:
[1]皇甫全,王本陸.現代教學論學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高文.教學模式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3]劉家訪.互動教學[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責任編輯 海 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