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濤
近年來,在青少年的教育問題上,一些怪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反映了整個社會在教育取向上的方向性錯誤,反映了以應試教育、技能教育為核心的教育價值取向的失誤。在學校教育出現(xiàn)短板的情況下,如果家庭教育不能及時跟進,甚至因為不適當?shù)募彝ソ逃?,導致兒童在人格、思想和觀念的發(fā)展上產生偏差,影響所及,不僅關系孩子一生的前途,甚至貽害國家社會乃至全人類。
現(xiàn)在,家庭教育的一大誤區(qū)就是完全不提人格養(yǎng)成,而只在知識技能上做文章。在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態(tài)下,許多家長可謂用心良苦,安排鋼琴、電腦、舞蹈等課程,希望子女能精通十八般武藝。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教育子女,不應該只教他怎樣努力考試,學會賺錢,而應首先教導他如何做人,如何處事,學會自尊自信,自立自強,勤學本領,提高素質,長大后才能報效祖國,實現(xiàn)人生價值。在家庭教育中,針對兒童的不同心理特點,要因材施教,擇機進行。
一、維護兒童的人格尊嚴
常見一些父母管教兒女時,完全不顧及孩子的尊嚴,任意責備打罵,甚至一句話就判定他沒有出息,嚴重傷害兒女的自尊心,導致兒童缺乏自信。從某種意義上說,人格尊嚴是人的第二生命。人格是人的尊嚴、價值和品格的總和。所謂維護人格尊嚴,就是要教育子女不斷完善自己,學會自尊,增強自信,對未來充滿希望,奮發(fā)向上,積極進取,屢敗屢戰(zhàn),百折不撓,不自暴自棄、自甘墮落、奴顏婢膝、推脫諉過,這才是有尊嚴。
二、養(yǎng)成兒童的感恩美德
現(xiàn)代父母往往盡其所能,供給兒女豐富的物質生活,然而卻造成他們凡事得來容易,不懂得感恩惜福,甚至因為只有接受,反而助長貪念,導致內心的貧乏。在生活中,應當時時抓住機會教育子女知恩報恩,告訴他,這些課本、雞蛋、牛奶營養(yǎng)餐、職業(yè)生補助、住宿生補助等都是國家免費提供的,你要感謝黨和政府;這件衣服是爸爸給你的,你要感謝爸爸。時時言感謝,事事存感恩,這樣兒童將來才會尊重他人。此外,可以帶小孩到醫(yī)院,去見識世間的凄涼面,來培養(yǎng)其慈悲心、惜福心和感恩心。
三、培養(yǎng)兒童的認錯習慣
儒家說:“人非圣賢,孰能無過?知過能改,善莫大焉!”一個人不怕犯錯,只怕有錯不改??险J錯,就表示有慚愧心和懺悔心,有了慚愧和懺悔,才能從錯誤中求進步,人格才能健全發(fā)展。尤其是肯認錯,就不會諉過塞責,就能承擔大任。所以,父母應該從小培養(yǎng)兒童認錯的習慣,千萬不能溺愛護短、縱容嬌慣,否則愛之十足必害之。
四、化育兒童的接受性格
一個人不能進步,常常是因為凡事拒絕,不肯接受。有一種人是“聞善言不著意”,也就是說聽到好話不以為意,所以就不像一個人。如同一個覆蓋的茶杯,因為裝不進茶水,所以失去了茶杯的價值。我們的身體需要飲食才能補充營養(yǎng),我們的心靈也需要有善言來滋養(yǎng),所以要及早培養(yǎng)接受的性格。
五、重視兒童的待人禮貌
家長要時時教導孩子為人處事講文明,待人有禮貌,要會說好話。一個人能在言行舉止中,表現(xiàn)得體、適切,這是有禮貌,一個有禮貌的人,才能受人歡迎。人與人之間要相互尊重,才能和諧相處。
六、教導兒童正常的生活
人有七情六欲,有貪嗔煩惱。“應笑而不笑,應喜而不喜,應慈而不慈,應說而不說,非人也?!币粋€人在大眾中如果不能隨喜隨緣,個性孤僻、怪異,就不能和眾,所以從小要培養(yǎng)兒童正常的生活,不僅是飲食起居要正常,更重要的是,心態(tài)情緒要正常。
七、增長兒童處世的善緣
吃飯的時候,要“當思來之不易”,一粥一飯、半絲半縷都是許多人辛勤奉獻的成就。要教育子女懂得珍惜,懂得奉獻,要與人為善,要善于和別人結緣。從小養(yǎng)成與人和諧相處的習慣,身語意念都種下善根。兒童在這種教化下長大,將來就不會貪心、慳吝,不會動不動就感情用事、暴力相向。
八、培養(yǎng)兒童的慈悲胸懷
現(xiàn)在的青少年,往往不知道奉行慈悲,常常逞一時之狠,賭氣、打斗、鬧情緒、逞英雄。這樣的子女,將來在社會上是不容易獲得人緣的,所以最要緊的是讓兒女從小就有慈悲的胸懷。我們常??吹今R路邊的小孩,有時候玩弄小魚、小蝦、小鳥、小蟲,不尊重生命,將來到社會就容易養(yǎng)成暴戾之氣而恣意妄為。
九、培養(yǎng)兒童的忍耐力量
要養(yǎng)成子女的良好修養(yǎng),就要及早培養(yǎng)忍耐心。比方說,兄弟姊妹相處,有時候某個多得一點利益或好處,別的兄弟姊妹不要去爭,要學會忍耐;受到一點嫌棄和挫折,也不要一直鬧情緒,苦惱不堪,要能夠忍耐。忍耐的力量,是將來能夠成就一切事業(yè)的保證。
十、培養(yǎng)兒童的服務精神
今天的社會,不是講究你個人有多少才能,有多少智慧,最主要的是要社會大眾對你肯定和接受。子女如果有服務奉獻精神,對大家、集體和國家有貢獻,就會得到大家的尊重。比如,可以訓練兒童協(xié)助做家務、參加義務勞動、參加慈善或公益事業(yè)等。這不但可以培養(yǎng)兒童的勤勞習慣和責任感,還可以幫助子女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高尚的價值觀,培養(yǎng)善良奉獻的道德品質,及早確立正確的人生方向。
十一、培養(yǎng)兒童行善的美德
我做了一件好事,得了好因好緣,可能就此改變命運;做了一件壞事,因而惹來災難,麻煩不斷,可能命運就很坎坷了。要教育子女嚴于律己,助人為樂,每天至少日行一善。這既可以莊嚴身心、完善人格,又能增加善緣、感受幸福。
十二、培養(yǎng)兒童的自強意識
要教育子女不能有依賴思想。有些兒童習慣于“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不愿靠自己的努力走向自立。這樣不僅會使人喪失獨立生活的能力和精神,還會使人缺乏生活的責任感,造成人格缺陷;只想不勞而獲,貪圖享受,就不能適應社會生活,甚至危害社會和他人,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因此,必須教育子女學會依靠自己,學會獨立地生活學習,自主處理人生道路上的各種難題;在社會生活中多實踐、多鍛煉,從小事做起,從現(xiàn)在做起,自覺學習自立的本領;要樹立正確的人生理想,并堅持不懈地為之奮斗;要拒絕誘惑,戰(zhàn)勝自我,超越自我;要揚長避短,在挫折和磨礪中走向自強。
(作者系通渭縣隴山職中黨支部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