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志強 李翔 李曉 鞠倩 曲明靜
摘 要:以25%毒死蜱微囊懸浮劑為供試藥劑,采用不同施藥方法防治花生田中暗黑鰓金龜,從防治效果來看,噴穴處理(7712%)>拌種處理(7615%)>灌根處理(7293%);從花生莢果產(chǎn)量來看,灌根處理>噴穴處理>拌種處理,灌根處理、噴穴處理、拌種處理分別比對照增產(chǎn)1810%、1574%、1462%。上述3種方法防治蠐螬花生增產(chǎn)效果顯著,可因地制宜采用。
關鍵詞:花生;暗黑鰓金龜;防效;產(chǎn)量;施藥方法
中圖分類號:S482.3+3 文獻標識號:A 文章編號:1001-4942(2012)11-0103-04
Control Effect of 25% Chlorpyrifos Micro-capsule SC on Grub
in Peanut Fields under Different Application Methods
Zhao ZhiQiang, Li Xiang, Li Xiao, Ju Qian, Qu MingJing*
(Shandong Peanut Research Institute, Qingdao 266100, China)
Abstract Different application methods of 25% chlorpyrifos micro-capsule SC were used to control the larvae of Holotrichia parallela in peanut fields. Their control efficacy from high to low was spot applying (77.12%), seed dressing (76.15%) and root pouring (72.93%). The peanut yield of different treatments showed root pouring >spot applying >seed dressing, and they increased by 18.10%, 15.74% and 14.62% respectively compared to the check. In conclusion, the peanut yield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by using the three methods to control grub, so they could be adopted according to the local conditions.
Key words Peanut; Holotrichia parallela; Control effect; Yield; Application methods
蠐螬(金龜子的幼蟲)是為害花生的主要害蟲之一。目前為害花生田的蠐螬主要有暗黑鰓金龜、銅綠麗金龜和大黑鰓金龜,分別占587%、338%和75%,尤其是暗黑鰓金龜在我國多個花生產(chǎn)區(qū)危害加重。據(jù)統(tǒng)計,花生每年因蠐螬為害一般減產(chǎn)10%~20%,重者達40%以上。由于危害花生的蠐螬種類多,在很多地區(qū)甚至同一田塊,常有幾種蠐螬同時發(fā)生,因此防治效果與蠐螬種類、藥劑性質(zhì)、防治方法、防治時期有密切關系。近年來,25%毒死蜱微囊懸浮劑被廣泛應用,但不同施藥方法存在一定差異。本試驗從防治效果和莢果產(chǎn)量兩方面出發(fā),研究了25%毒死蜱微囊懸浮劑噴穴、拌種、灌根不同施藥方法對花生田蠐螬的防治效果和對產(chǎn)量的影響。
1 材料與方法
11 供試藥劑
25%毒死蜱微囊懸浮劑,山東勝邦魯南農(nóng)藥有限公司提供。
供試花生品種為花育25。
12 試驗概況
試驗設于山東省花生研究所萊西試驗站,地力中等,輕壤土,有機質(zhì)含量129%,全氮009%,速效磷3398 mg/kg,速效鉀90 mg/kg,pH 669。供試田塊為常年發(fā)生暗黑鰓金龜?shù)幕ㄉ?。前茬作物玉米?;ㄉ饓鸥材ぴ耘?,壟?0 cm,寬83 cm,播種雙行,每墩2粒,墩距1667 cm,每6667m2播種8 000墩。試驗設4個處理,即拌種、噴穴、灌根和對照,用藥劑量相同。隨機區(qū)組排列,重復4次,共16個小區(qū),小區(qū)面積667(667×10)m2,走道寬05 m,播種時開溝種植,試驗區(qū)四周設有保護行。4月27日播種。
13 施藥方法
131 拌種 每6667m2花生用種量按20 kg計,折每小區(qū)用種量2 kg,操作人員需戴乳膠手套,取25%毒死蜱微囊懸浮劑50 g(制劑量),與稱好的花生種充分拌勻,放在陰涼的地方晾干,備用。第2天開溝播種。
132 噴穴 人工刨穴點播或開溝條播,播種時按試驗設計配制藥液,每小區(qū)用25%毒死蜱微囊懸浮劑50 g對水15 kg攪拌均勻,噴霧器去掉噴頭,均勻噴入播種穴(或播種溝內(nèi))內(nèi),噴到種子上無傷害,隨后覆土摟平。
133 灌根 花生開花下針期6月下旬至7月上旬,每小區(qū)用25%毒死蜱微囊懸浮劑50 g對水15 kg,攪拌均勻,噴霧器(工農(nóng)—16型噴霧器)去掉噴頭,對準花生根部噴灌。
14 對花生安全性觀察
花生出苗后,不定期觀察花生有無藥害發(fā)生及其癥狀,并觀察對非靶標生物的影響。
15 調(diào)查計算方法
暗黑鰓金龜調(diào)查方法:在花生收獲前,每小區(qū)采取“Z”字形5點取樣,每點4墩8株,共調(diào)查40株,隨即挖土調(diào)查取樣株的蠐螬活蟲數(shù)。然后對取樣株的花生莢果被害情況進行分級?;ㄉv果被害分級標準如下:
0級:莢果完整,無被害狀;
1級:莢果表皮有被害痕跡;
2級:莢果有被害小洞,但果仁完整,不影響產(chǎn)量;
3級:莢果有被害大洞,果仁被害1/2,影響產(chǎn)量;
4級:莢果、籽仁均被害1/2以上。
收獲時小區(qū)花生單刨,單收,單摘果,單曬,最后稱出小區(qū)莢果產(chǎn)量。有關數(shù)據(jù)采用DPS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
防治效果(%)
=空白對照區(qū)活蟲數(shù)-藥劑處理區(qū)活蟲數(shù)空白對照區(qū)活蟲數(shù)×100
莢果被害指數(shù)(%)
=∑(被害果數(shù)×該被害果級別)調(diào)查總果數(shù)×最高被害級×100
保果效果(%)
=空白對照區(qū)莢果被害指數(shù)-藥劑處理區(qū)被害指數(shù)空白對照區(qū)莢果被害指數(shù)×100
2 結果與分析
21 安全性調(diào)查
花生出苗后,對花生的長相和葉片進行不定期觀察,未發(fā)現(xiàn)花生葉片有受害現(xiàn)象。5月18日,對各處理區(qū)花生出苗情況進行了調(diào)查,出苗率全部在98%以上(見表1)。藥劑處理與對照差異不顯著。試驗表明,用25%毒死蜱微囊懸浮劑防治蠐螬,在試驗設計劑量前提下,對花生是安全的。
表1
不同處理花生出苗率調(diào)查結果
處理 有效成分用量 出苗率(%)
拌種 625g/kg種子 9941±08989aA
噴穴 1875g/hm2 9869±04757aA
灌根 1875g/hm2 9898±10081aA
CK - 9946±06235aA
22 對蠐螬的防治效果
從表2可以看出,拌種和噴穴處理后的平均蟲口密度相同,每小區(qū)(40株)均為275頭,灌根處理后的蟲口密度為350頭,而對照蟲口密度為1350頭。
表2
不同處理對花生蠐螬的防治效果
處理 有效成分用量 蟲口密度
(頭/40株) 防治效果(%)
拌種 625g/kg種子 275±29861 7615±277672 aA
噴穴 1875g/hm2 275±09574 7712±134631 aA
灌根 1875g/hm2 350±12910 7293±102086 aA
CK - 1350±35119 0 bB
注:表內(nèi)數(shù)字為4次重復的平均值,下同。
從防治效果來看,不同施藥方法對暗黑鰓金龜?shù)姆乐涡Ч麨閲娧ㄌ幚恚?712%)>拌種處理(7615%)>灌根處理(7293%),三者差異不顯著,但均與對照差異極顯著。對照蟲口密度每小區(qū)高達1350頭,折每平方米(約12墩24株花生)有活蟲數(shù)81頭,遠遠高于防治指標平均每平方米有活蟲數(shù)2頭以上。
23 對花生的保果效果
從表3可以看出,花生莢果受害指數(shù)為灌根處理(2930%)>拌種處理(2904%)>噴穴處理(2863%);而保果效果則相反,噴穴處理(4317%)>拌種處理(4220%)>灌根處理(4196%),三者差異不顯著,但與對照差異極顯著(空白對照區(qū)為5075%)。
表3 不同處理對花生的保果效果處理 有效成分用量 被害指數(shù)(%) 保果效果(%)
拌種 625g/kg種子 2904±13194 4220±76767 aA
噴穴 1875g/hm2 2863±33844 4317±82974 aA
灌根 1875g/hm2 2930±21662 4196±50079 aA
CK - 5075±53252 0 bB
24 對花生莢果產(chǎn)量的影響
表4結果表明,花生莢果產(chǎn)量灌根處理>噴穴處理>拌種處理。灌根處理、噴穴處理、拌種處理分別比對照增產(chǎn)1810%、1574%、1462%,三者差異不顯著,但與對照差異極顯著。說明三種施藥方法均優(yōu)于對照。
表4 不同處理對花生莢果產(chǎn)量的影響處理 小區(qū)產(chǎn)量(kg) 平均莢果產(chǎn)量(kg/hm2) 比CK(±%)
拌種 2235 335082±2248875aA 1462
噴穴 2257 338381±2023858 aA 1574
灌根 2303 345277±4173090 aA 1810
CK 1950 292354±3043145 bB -
3 小結與討論
暗黑鰓金龜(Holotrichia parallela)是一種世界性的地下害蟲,現(xiàn)已成為危害我國花生生產(chǎn)的主要優(yōu)勢種。暗黑鰓金龜成蟲晝伏夜出,趨光性較強,且有隔日出土的習性。傍晚成蟲出土后,即飛向玉米、花生和矮小灌木上覓偶交配。交配后飛到高大樹木和作物上取食,特別嗜食楊樹、榆樹、刺槐、柳樹葉片,常將整張葉片吃光。取食1張葉片一般需10~20 min,一夜能吃2~48張葉片。取食時不飛翔,不交配,有時僅作短距離移動,直至黎明前飛往花生、大豆、玉米等作物及雜草下6~13 cm土壤深處潛伏產(chǎn)卵。成蟲有多次交配、多批產(chǎn)卵的習性。平均每頭雌蟲產(chǎn)卵867粒,最多可達200粒以上。成蟲有假死性,振落后經(jīng)2~3 min即能恢復活動。其幼蟲是地下害蟲中最大的類群, 也是危害最重、造成損失最大的種類。花生幼苗期受害,根莖常被平截咬斷,造成缺苗;莢果期受害,果柄被咬斷、幼果被咬傷或蛀入取食果仁,危害嚴重時,嫩果全部被吃光僅留果柄,有的吃空果仁形成“泥罐”,有的剝食主根使植株死亡。因此探討有效的防治藥劑和施藥方法在花生生產(chǎn)上有重要意義。
25%毒死蜱微囊懸浮劑是山東勝邦魯南農(nóng)藥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最新環(huán)保農(nóng)藥劑型。毒死蜱(Chlorpyrifos)是一種中等毒性的殺蟲劑,殺蟲譜廣,害蟲不易產(chǎn)生抗藥性,已被農(nóng)業(yè)部推薦為無公害農(nóng)產(chǎn)品用藥,將毒死蜱加工成微囊懸浮劑(CS),能使其優(yōu)點更加充分的發(fā)揮出來。微囊懸浮劑是利用微膠囊技術把農(nóng)藥活性物質(zhì)包覆在囊壁材料中形成微小囊狀制劑,從而降低接觸毒性,控制農(nóng)藥有效成分緩慢釋放,延長農(nóng)藥的持效期,鞏固防治效果,減少污染,提高穩(wěn)定性,并使農(nóng)藥不易受大氣、土壤、陽光、雨水、微生物等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而引起分解和流失。
本試驗拌種處理和噴穴處理是同花生播種一起完成的,灌墩處理選擇在花生花針期(6月22日)進行。采用相同的藥劑、劑量、地塊和不同的施藥方法研究對暗黑鰓金龜?shù)姆乐涡Ч突ㄉ脑霎a(chǎn)情況。從防治效果來看,噴穴處理(7712%)>拌種處理(7615%)>灌根處理(7293%)。從產(chǎn)量表現(xiàn)來看,灌根處理莢果產(chǎn)量為3 45277 kg/hm2,比對照增產(chǎn)1810%;噴穴處理莢果產(chǎn)量3 38381 kg/hm2,比對照增產(chǎn)1574%;拌種處理莢果產(chǎn)量為3 35082 kg/hm2,比對照增產(chǎn)1462%。拌種方法在所有施藥方法中最省工,但它只有在砂性土壤地區(qū)機播條件下施用效果較好,粘性土壤和人工播種條件下施用效果較差。噴穴方法在人工刨穴點播或開溝條播地區(qū)適用。灌根處理對各類土壤及不同播種方法的地區(qū)均適用。因此,拌種、噴穴和灌根三種方法均可有效地防治花生蠐螬,增加花生產(chǎn)量,可因地制宜采用。
(下轉(zhuǎn)第11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