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子
自古以來就總有人夢想著能長生不老,也幻想出了種種絕招,可惜所有這些靈丹妙藥、神功仙術無一奏效。然而,即使是在現(xiàn)代社會人的平均壽命已經大大延長,從幾十年前的三四十歲到現(xiàn)在的六七十歲,但是人的自然壽命并沒有延長。人類平均壽命的延長是通過衛(wèi)生條件的改進和醫(yī)療技術的進步減少了夭折而取得的,并不是通過延緩衰老取得的。事實上,今天六十幾歲以上的人,總體上仍然跟1000年前六十幾歲以上的人一樣老邁。
為什么我們會衰老直至死亡?有人說這是自然規(guī)律。這只是把問題換了一個說法,并沒有給出真正的原因,而且這條自然規(guī)律也并不普遍成立。那些通過細胞分裂的方式進行無性繁殖的生物,例如海葵,雖然會因為意外的原因而死亡,但卻不會自然老死,如果細心培養(yǎng),它們可以永葆青春。由此看來,因衰老而死是有性繁殖生物的特征。
也有人說,因衰老而死可以避免世界變得更擁擠。這是一種目的論的說法,要接受它,我們需要首先相信天地間有神秘的力量做這種巧妙的安排。死亡使得世界不那么擁擠,這只是死亡的額外意義,卻不是死亡的真正原因。
還有人說衰老是基因程序決定的。的確,我們現(xiàn)在經常見到與衰老有關的基因的報道,研究人員也經常說“受編程的細胞死亡”。但這只是表明了我們是如何衰老的,并沒有告訴我們衰老是如何起源的,也即那些衰老基因都是怎么來的。
顯然,我們需要找出衰老的進化因素,才能最終回答這個問題。一種說法是,老死是自然選擇的結果。老死為后代騰出了生存空間,省下了生活資源,有利于后代的生存,而自然選擇的結果,不就是留下更多的后代嗎?但是這種貌似有理的說法,其實是違背了自然選擇的原理的。一個群體的老一輩的死亡,的確有利于后代的整體的生存;但是,單個個體的死亡,卻不能直接有利于它的后代的生存。自然選擇不可能為了群體的長遠利益,而犧牲個體的直接利益。自然選擇只在對個體及其后代有直接的優(yōu)勢時才能起作用。
英國偉大的生物學家荷爾登在20世紀40年代首先指出,老死并不是自然選擇的結果,恰恰相反,乃是自然選擇不起作用的結果。自然選擇是通過不同個體具有不同的繁殖能力而表現(xiàn)出來的,因此,那些在個體喪失繁殖能力之前就起作用的基因,才受到自然選擇的選擇。一個致命的基因如果在青少年時期就得到表達,病人很可能在留下后代之前就已死亡,因此這樣的基因將被自然選擇所淘汰,很難遺傳、擴散開去。相反,那些隱蔽起來等過了青壯年才表達的致命基因。它的攜帶者在患病之前已經留下了后代,這樣的基因是無法被自然選擇所淘汰的,而會持續(xù)遺傳下去。隨著時間的推移,必然有越來越多的只在老年時表達的致命基因在群體中累積起來,擴散開去。在每個人的身上就或多或少都有這種致命基因,因此,也就不可避免地會衰老、死亡。而對無性生殖的生物來說,它們一直保有生殖能力,自然選擇一直在起作用,迫使它們一直保持健康活力,因此不會衰老。
另一位英國生物學家W.D.漢密爾頓在20世紀60年代為這個衰老理論建立了數(shù)學模型。自20世紀70年代以后,這個模型已被許多實驗所證實。這個衰老理論預測,如果我們延緩有性生殖的生物的繁殖期,那么,經過若干代后就能延長其壽命。其中一個實驗是以果蠅為研究對象的。果蠅長到兩周左右就開始產卵。研究者將這些年輕的果蠅產的卵全都扔掉,只孵化那些年老果蠅(至少六周)產的卵。這樣進行了10代以后,得到的果蠅的壽命是普通果蠅的兩三倍,而且,它們顯得更加充滿青春活力。它們更耐饑餓,更抗干燥,行走能力和飛行能力也更強。
我們可以設想,如果我們也對人類進行類似的實驗,強迫晚育,而且在其后代患病時不用醫(yī)學技術拯救而聽任自然選擇起作用,那么進行10代以后,人類的自然壽命也會明顯延長。當然我們不可能做這種野蠻的實驗,要延年益壽,我們只能尋找別的辦法。傳統(tǒng)的辦法,是相信“生命在于運動”,做持之以恒的體育鍛煉。但是,鍛煉雖然能夠增強身體的機能,改善生活質量,卻沒能顯示它確實能延長人的壽命。
另一種辦法,是控制飲食。比如,研究者發(fā)現(xiàn),那些只吃七八分飽的老鼠的壽命,明顯要比那些盡情享受美食的老鼠的壽命長。沒有人知道這種辦法對人類是否也適用。而且,如果為了長壽就得長期忍饑挨餓,對一般人來說,并不具有吸引力。從細胞水平上看,衰老的原因是正常細胞的分裂次數(shù)有限,只能分裂50次~100次,只有癌細胞可以無限分裂下去。正常體細胞每分裂一次,其染色體兩端(端粒)的序列就要喪失一些,長度就要變短一些??s短到一定程度,體細胞就會停止分裂。但是,性細胞和癌細胞具有一種端粒酶,可以防止端粒變短。我們可以設想,如果我們能利用端粒酶或別的藥物,阻止染色體的端粒變短,體細胞就可以無限分裂下去而不會衰老。但是,到現(xiàn)在還沒有人能夠用這種辦法證明整個個體的壽命得到延長,而且這種辦法極可能誘發(fā)癌癥。
細胞活動會產生氧化性的自由基。自由基過多可能是導致衰老的因素。體內有一種酶能夠清除自由基,這種酶的活性較強的果蠅,也比較長壽。我們不知道人類是否也如此,我們也不知道有什么安全的辦法能夠清除人體內的自由基。
通過比較長壽個體和正常壽命的個體,我們已發(fā)現(xiàn)了一些基因可能有抗衰老的功能,但我們還不知道這些基因是怎么起作用的。根據(jù)我們上面介紹的衰老理論,衰老乃是長期累積的許多致命基因表達的結果。這些基因可能有幾百、幾千個,與人體絕大多數(shù)的生物化學功能有關。我們要征服衰老,首先要弄清楚衰老的所有機制,這意味著要找到所有這些跟衰老有關的基因,并了解它們的作用。這是一件相當困難的工作,也許在21世紀的下半葉才有可能完成。只有在那時候,我們才可能找到真正有效的延年益壽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