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君臨天下,權大無邊,沒有人可以制約,難免讓人生出深深的恐懼之心。我每次看歷史小說和影視劇,都覺得皇帝是一個喜怒無常的怪物。其實,皇帝對自己喜歡的大臣也愛說些體己話兒。
近讀張集馨的《道咸宦海見聞錄》(中華書局1981年第一版,2008年7月北京第四次印刷),頗有所感。道光十六年,皇帝召見即將調(diào)任山西朔州府知府的翰林張集馨,告訴他此次調(diào)任無人推薦,是皇帝“特放”的,并叮囑他珍惜機會?;实壅f:“你的操守學問,我早已知道,而吏治如何,必須見諸政事;只是京官與外官不同,你不至為非作歹,然而自己持身雖嚴,而不能明察屬下,還是不能將我交付的事辦好。州縣的官吏品行很復雜,你一定要明察暗訪,告知督撫,若督撫欺上瞞下,就不是你的過錯了。我怎么肯讓好好的地方聽人糟蹋呢!前任多爾濟善,行止荒唐,你知道不?”張集馨說:“不知道?!钡拦獾墼唬骸斑^幾天,你看到抄報就清楚了?!苯又拦獾塾直硎玖藢璋嗾呷似返目捶ǎ骸熬璋辔铱偛环判?,這些人將本求利,其心可知。通過科舉入仕的雖然未必沒有不肖之徒,究竟還有點禮義廉恥之心,一撥就轉。一個地方有了好官則地方蒙福,有了壞官則地方受累。你是一個讀書明理的人,不必要我多說?!?/p>
在這段對話里,道光帝雖然用的是教導的語氣,不免有些高高在上的味道,但他對張集馨的信任可想而知,這種信任表現(xiàn)在:一是沒有人推薦,他“特放”張集馨為知府;二是他對張集馨和盤托出自己的憂慮,即擔心那些捐班出身的官員貪贓枉法、為非作歹,讓張集馨看緊點。
咸豐六年十月,清文宗(俗稱咸豐帝)召見即將外放甘肅臬司的張集馨?;实巯仁菃柫藛枏埣皫讜r到京,從哪里來,家人安不安全、腿疾是否痊愈之類的話,接著詢問江南大營幫辦軍務大臣勝保的有關情況,比如:“勝保打仗如何?”“人言勝保不恤士卒,是不是?”“有人說勝保唐花滿屋,嬌童林立,有否?”張集馨一一作了回答。過了十來天,皇帝又一次召見張集馨,這次主要是問勝保與僧格林沁用兵的優(yōu)劣,張集馨答:“兩人性情不同,待將士亦不同,兵法運用也不同。”皇帝追問:“那是什么原因呢?”張集馨答:“勝保性子急躁,僧格林沁性子平和。勝保待將士,雖然有功必賞,但是說話語氣很重,有時會讓下屬難堪。僧格林沁與大小將士說話都有笑容,與士兵同甘共苦,所以營內(nèi)畏懷兼至?!苯又?,張集馨告訴皇帝,勝保打仗有時用蠻力,不怕死人,傷亡很多;而僧格林沁打仗愛惜官兵,看到太平軍伏匿不出,暗中傷害兵丁,心里非常難過,因此在城高處只用水圍,這樣,兵丁沒有傷損,敵人后來也被殲滅了。聽完這些,皇帝又問了幾句張集馨的任職情況,談話結束。
兩次召見,皇帝與張集馨一是聊家常,二是聊軍隊主將。聊家常當然是為了表示對臣下的關心;聊軍隊主將,則毫無疑問是為后來的“干部”調(diào)整作準備。那時,中國沒有火車、汽車,更沒有飛機,只有人力車和馬匹,皇帝考察官員很難像現(xiàn)在一樣動不動派個考察組,他只能利用其他官員進京的機會捕捉某個人的信息,然后作出評判。這樣的時候,自命不凡的皇帝變成了像咱們一樣的希望不被蒙騙的普通人。
【原載2012年3月16日《湘聲報·夜讀偶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