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茯苓雙豆?jié){
【基本配伍】白扁豆15克,赤豆30克,山藥30克,茯苓15克,陳皮3克。
【操作要領(lǐng)】將白扁豆、赤豆洗凈后浸泡12小時(shí),加入山藥、茯苓、陳皮后用粉碎機(jī)打碎、燒開后濾渣取汁。
【成品特點(diǎn)】豆?jié){白綢,清香爽口。
【基本功效】補(bǔ)氣理氣,健脾利濕。
【宜忌注意】夏季制作時(shí),浸泡食材置陰涼處以防變質(zhì)。
猴菇燉肫肚
【基本配伍】豬肚100克,雞肫100克,猴頭菇50克,蓮子肉50克,肉豆蔻3克。
【操作要領(lǐng)】豬肚、雞肫洗凈切塊,焯水,加入猴頭菇、蓮子肉、肉豆蔻和水一起燉,大火燒開小火燉至酥爛。
【成品特點(diǎn)】蓮肉酥糯,湯色香醇。
【基本功效】溫中養(yǎng)胃,健脾利濕。
【宜忌注意】糖尿病、高膽固醇患者可加入葛根、山楂等。
山藕排骨湯
【基本配伍】豬排骨250克,山藥100克,蓮藕50克,肉豆蔻3克。
【操作要領(lǐng)】豬排骨洗凈汆水,大火燒開小火燉至半酥,加入切成塊的山藥、蓮藕,煮至酥爛,調(diào)味即可。
【成品特點(diǎn)】湯醇鮮香,藕藥酥爛。
【基本功效】益氣健脾,養(yǎng)胃補(bǔ)血。
【服用方法】以上量視各人需求可分2~4次吃完。
陳香猴頭肚
【基本配伍】陳皮6克,茯苓15克,猴頭菇12克,豬肚250克(牛肚也可),蓮肉15克,鮮生姜6克。
【操作要領(lǐng)】豬肚洗凈汆水后切塊,加入茯苓、蓮子肉、陳皮、猴頭菇及溫水適量入鍋內(nèi),加料酒,大火燒開小火燉至酥爛,離火時(shí)調(diào)味。
【成品特點(diǎn)】肚塊酥糯,湯汁清香。
【基本功效】理氣溫胃,健脾增免。
【宜忌注意】空腹食用或佐餐均可??膳浜峡褂拈T螺桿菌療程或胃病急性期后的康復(fù)期調(diào)養(yǎng)。
紅花煨牛鞭
【基本配伍】紅花1克,牛鞭100克,蘆筍、高湯、鹽、雞汁、花雕酒各適量。
【操作要領(lǐng)】牛鞭切段焯水,用高湯加雞汁煨酥;蘆筍用開水燙熟;紅花用溫水泡發(fā)待用;在煨好的牛鞭汁中加入紅花、花雕酒,收汁至稠,裝盤時(shí)用蘆筍點(diǎn)綴即可。
【基本功效】補(bǔ)氣血,益精、補(bǔ)腎。
金銀泥鰍煲
【基本配伍】泥鰍100克,金銀花15克,金針菇50克,豆腐50克。
【操作要領(lǐng)】泥鰍洗凈汆水,金銀花煎汁備用;泥鰍、金針菇用油煸炒,加入豆腐、金銀花汁略煮后調(diào)味,盛入熱煲。
【成品特點(diǎn)】泥鰍滑嫩,湯汁鮮稠。
【基本功效】清熱利濕、敗毒健膚、潤肺益腸,對季節(jié)性皮膚感染有輔助作用。
【宜忌注意】脾胃虛寒及氣虛者慎用。
益脾雞腿菇
【基本配伍】雞腿菇100克,苦瓜50克,玉米粒50克,玉竹、麥冬各12克。
【操作要領(lǐng)】玉竹、麥冬加水煎汁備用;雞腿菇、苦瓜洗凈切粒,下油鍋煸炒后加玉米粒、玉麥汁,勾芡調(diào)味后即可起鍋裝盤。
【基本功效】健脾養(yǎng)陰。
【宜忌注意】佐餐,可分兩人一次或一人兩次吃完。
(本欄目由上海藥膳協(xié)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