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者就是“燃燈者”,就是點燃學生求和欲的那盞燈的人。作為班主任,應首先與學生擦亮知識的火花,因為班主任是與學生走得最近的人。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睆闹锌芍?,教育學生追求真知真理并做一個“真人”,是一個教育者工作的終極目標。為了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成為一個全面發(fā)展、身心健全的“真人”,筆者根據(jù)自身工作經(jīng)驗,總結出 “引”“營”“因”“贏”四個字的教育管理法則,與同仁商榷。
用目標引導學生積極向上
引:方向比努力重要,每個孩子擁有一個“夢”。首先,班主任要正確引導,班主任平日出現(xiàn)在學生面前,要衣著整潔,舉止文明,樂觀謙遜,待人接物更要注重細節(jié)、禮節(jié),給學生日常的言行樹起做人的榜樣。教師在日常行為中盡可能做到事事率先,如班主任在學生面前時,不要隨地吐痰、亂扔東西,看到腳下有廢紙或塑料袋等應彎下身子去撿起來,放入紙簍,這樣在潛移默化中,讓學生熱愛勞動,講究衛(wèi)生;老師不準學生遲到、早退或曠課,班主任更應該身先士卒,每天早晨盡可能早的來到教室,平時上課不遲到,更不早退;教師希望學生學習認真,持之以恒,自己就得在平時備課、板書、批改作業(yè)中,做到認真、嚴謹,善始善終。給學生們?nèi)粘P袨闃淦鹨粋€楷模,此時,間接的“身教”比直接“言教”也許更有效果,起到“無聲勝有聲”的作用。
其次,班主任應給每一個學生每一學期有一個明確的奮斗目標。根據(jù)學生自身實際情況與學生共同制訂一個切實可行的實施步驟,這樣學生們學習就不茫然,就會有前進的動力。用目標來引導學生,發(fā)展學生,完善學生,從而不斷地提高學生的素養(yǎng)。
一個班級就是一個團體,就是一支隊伍,這需要“核心人”幫扶作用,更需要“旗手”的引領作用。在班上樹起一個品學兼優(yōu)的班干部,會起到一個“領頭羊”的作用,一個旗手的作用。使學生們相互比拼,向榜樣學習,向“旗手”看齊。引導學生們像他(她)們一樣刻苦用功,像他(她)們一樣有禮節(jié)的待人接物,“引導”時間一長,也就是模仿的時間一長,就成了一種習慣,一種態(tài)度,從而就形成一種風氣,一種精神。隨著時間的推移,整個班集體就會朝積極向上的方向發(fā)展。
營造“活”的教育氛圍
營:“忠實的做事,誠懇的對人”。這十個字很簡單,也很樸實,但是恰恰包含了教育的真諦,忠實與誠懇。我們這個時代可能最缺的也正是“誠實”二字,而浮躁的、華麗的東西實在太多了。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和健康的班風。班主任要充分利用教室這個主陣地,進行多方面管理教育。如在班級墻壁布置上,可以從多方面入手:一是教學生做人:如“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可以行之哉”。二是教學生學習:如“光說不行,要緊的是做”,“相信自己不懈的打拼,定能換取明天的亮麗”等,懸掛這類名人名言的條幅來激勵學生講愛心,講誠信,培養(yǎng)自信進取精神。再如,通過“佳作欣賞欄”“英語之角”把學生們好的習作張貼在專欄中;通過每期黑板報把學習方法、學習心得、名人成材的事例進行展示,把每次考試的優(yōu)異者名單寫在公告欄內(nèi);還可以把“難題簿”掛在黑板旁,鼓勵學生們把學習上遇到的難題或不解的問題寫在該簿子上,每周班主任取下來翻閱,并及時給予學生當面輔導講解,或班主任請教相關老師給予填答或解釋。總之,通過這一系列“活”的教育氛圍,在班上營造一個求知求真的學習氛圍。
通過現(xiàn)象,在探究中找原因
因:教育首先給學生提供的是一個文明的視野,讓他看到世界有多大,天有多高,地有多厚,讓他看到古往今來人類走過了一條怎么樣的道路,讓他打開視野,認識這個世界、這個時代,這才是首要的目標,然后才是知識和方法。通過現(xiàn)象,探究原因。班主任在管理班級時往往看到一些不良的現(xiàn)象,就采取簡單粗暴的方式來解決,教育的效果往往較差,甚至適得其反。例如,看到學生上課睡覺,可以利用課下時間,請學生到辦公室,先問問是什么原因。也許學生會說:“前幾天,由于衣服穿少了,患上感冒了,上課時頭昏沉沉的,一伏桌子就睡覺了?!贝藭r,班主任弄清了原因,叮囑學生多注意保暖,多注意身體,事情不但解決了,學生更會因此而感動,日后會加倍學習;否則,一叫到辦公室,不分青紅皂白,就劈頭蓋臉的批評學生一頓,會讓他們感到很委屈,從而產(chǎn)生抵觸、逆反心理,從此可能成績不斷下滑。
探究、查明原因,還可以從學生每周周記著手。有些時候,有些性格內(nèi)向的學生在學習、生活中不愿或不便找班主任當面交流,但往往在周記中不自覺地流露出來。班主任此時要做一個有心人,從字里行間中,找出其煩憂的原因,并因勢利導,幫助學生樹立學習信心。如某學生在周記上寫道:“老師,如何才能培養(yǎng)自己堅強的毅力和良好的學習習慣,我總覺得,自己太多時候為何總是心不在焉呢?!惫P者寫的評語是:“一者,堅強的毅力來源于明確的奮斗目標,給自己在每一個學習階段確立一個明確的任務和高度;二者,毅力來源于你能抵制外界的各種誘惑,你要靜得下心來。‘萬丈高樓平地起’,學習不能急于求成,需要長期堅持不懈的付出,還要有迎難向上的勇氣?!痹偃纾袑W生在周記上這樣寫道:“我總覺得自己會因一點進步而喜悅,也會因一點錯誤而傷心,總是患得患失,雖然我很努力地去調(diào)節(jié),但結果都不明顯,我該怎么辦呢?”對此,筆者評語是這樣寫的:“其實這種心理人皆有之,再正常不過了。普通人多皆‘因物喜,因物悲’,其實大可不必為之焦慮。如果有進步,可以高興,但切不可因高興而忘乎所以,停滯不前,應繼續(xù)努力爭取更大的收獲;如果有了錯誤,也不必傷心喪氣,而是勇于糾錯,勇于面對自己,謹記:任何改正都是進步,希望你做一個陽光的好學生?!?/p>
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遇事要冷靜,要理智,切忌沖動或感情用事,一定要觀察現(xiàn)象之后,探究其形成的原因,才能正確地處理問題,使教育達到理想的效果。
“贏”在山花爛漫時
贏:班主任要培養(yǎng)學生競爭意識、不甘人后的精神。一是跟自己比拼,要不斷戰(zhàn)勝自我。人生就是一個追求完美、盡善的過程,不斷超越自我的過程,特別在成人成材方面,班主任要不斷地激勵學生們自我進取精神,對于進步較快的學生,教師要及時給予物資鼓勵和精神上的肯定,使他們再接再厲,贏得人生新高度。
筆者曾經(jīng)帶的一名高三學生,是一位“雙有生”,學習與行為都有欠缺,在筆者的不斷激勵下,該學生漸漸地轉化為一名品學兼優(yōu)的學生,后來考上一所他理想的大學。二是跟學習上的困難拼。培養(yǎng)學生自我存在的價值感,集體榮譽感,幸福感,自豪感,就要培養(yǎng)他們的競爭意識、戰(zhàn)勝困難的意識。如在校園體育競賽中,班主任要事先做好準備,鼓足起學生們的自信心,使學生們發(fā)揮出最佳水平,獲得優(yōu)異成績,從而通過各種榮譽獲得,有力地增強集體凝聚力,團隊向上的意識。例如,在一次學校運動會上的拔河比賽中,筆者擔任班主任的初二(4)班的15名選手看樣子都不及其它班的選手身強體壯,在比賽之前,經(jīng)過一番動員工作:“同學們,你們一定要堅信自己,相信大家一齊同時用勁,即使對手是泰山也會移。”比賽時,選手們頑強拼搏,最終獲得本次比賽的冠軍,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們的自信心,增強了集體榮譽感。從那以后,無論是班風,還是學風,都不斷地得到好轉。當年,初二(4)班還被評為銅陵市先進班集體。
班主任管理是一門學問,事無巨細,凡事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一勞永逸。這需要持續(xù)的工作熱心、耐心、愛心和責任心。要想轉化一個個學生,打造一個優(yōu)秀的班集體,需要一種“春風化雨,潤物細無聲”的情懷;需要一種“為伊憔悴,衣帶漸寬終不悔”的奉獻精神;更需要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的淡泊與超俗的品格。誠如愛因斯坦所說,用專業(yè)知識教育人是不夠的,專業(yè)教育可以讓人成為有用的機器,但是不能成為健康、有思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