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是什么?
和漆藝家聊漆,他會從“桼”字講起——割漆人凌晨摸黑上路,在霧氣蒙蒙的樹林中找到漆樹,爬上去,割出漆口,插入葉片或者貝殼;漆口中流下黏稠的乳白色汁液,然后是千變?nèi)f化的琥珀色,再然后是神秘莫測的黑,熱烈典雅的紅……
穿越7000年紅與黑的歷史,471種技法完美定義著漆藝。這些技法,無不將漆溫潤、包容、親和的秉性發(fā)揮到極致:剔紅,在胎體表面刷漆百日,趁漆面未硬施刀雕刻,一刀到位;成都漆器雕填隱花,瑰麗絢爛;福州脫胎漆器,“舉之一羽輕,視之九鼎?!保粚佑忠粚拥镊埏椥Ч阋浴皻馑镭垺?;揚州點螺漆器,一星一點,漸成花紋,巧妙利用漆的包容性,呈現(xiàn)嘆為觀止“揚州工”;平遙推光漆器,手學(xué)推光,光可鑒人,描金彩繪,大氣輝煌;犀皮漆器,自然賦流形,天地有正氣,絢爛而流動的漆彩竟然也是漆的模樣。
漆是一種平流性很差的黏稠液體,本身沒有形狀。然而,漆藝的歷史卻是器物的歷史,技藝的歷史。我們關(guān)注漆藝,是因為再沒有一種材料如此依賴溫度、濕度,如此有個性又如此包容;再沒有一種材料可以讓器物存留千年,依然光彩奪目。
在歲月的長河中,大漆之美無聲流淌。
讓我們回到大漆,回到髹飾,回到人與漆的對話里——漆與器的美,不該蒙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