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1世紀文化呈現出多元性與開放性,在倡導素質教育的今天,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學習鋼琴。然而,鋼琴學習也不是一件易事,是一個需要學習者不斷練習、逐漸積累的過程。對于初次接觸鋼琴的兒童來講,真正激發(fā)起學習興趣,是學好鋼琴的前提。興趣是能力的源泉,不斷培養(yǎng)兒童的學習興趣,使其能以積極的心態(tài)投入到鋼琴學習中,定能獲得長久不竭的動力。本論文重點探討了兒童鋼琴教學中的三位一體。
關鍵詞:三位一體;興趣;循序漸進
作者簡介:俄小樂,女,漢族,籍貫 :蘭州,學歷:本科,學校:西北民族大學。
[中圖分類號]:G61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2)-21-0-01
孩子學習鋼琴不僅僅是孩子的事情,家長和老師都要起到一定的作用。教師,學生,家長首先要明確自己的職責和任務。各自其責,共同努力。在培養(yǎng)孩子學琴的整個過程中,應該從三個方面作為切入點:學生、教師與家長。在兒童鋼琴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是最活躍的主體,并且家長的作用也應得到重視,是重要的紐帶,將教師、家長與學生三者實現有機結合,做到三位一體式管理,讓孩子在鋼琴學習過程中,能夠讓其學習向良性方面發(fā)展,并從而獲得良好的學校效果。
在兒童鋼琴學習中,需要從三個方面出發(fā),強調將教師、家長與學生有機聯合在一起,這三者是相互聯系在一起的。對剛開始接觸鋼琴的人來講,教師與家長的作用十分重要,但是,“教”與“學”的整個進程中,家長的“紐帶”作用是不容忽視的。家長讓其子女學習鋼琴,其原因主要有:一是,家長自己喜歡鋼琴;二是,見別人的孩子在學彈鋼琴;三是,彌補自身鋼琴學習的遺憾,讓孩子實現彈鋼琴的目標。因此,家長是最早將孩子帶進鋼琴藝術殿堂的,并且在今后鋼琴學習中,也要長期關注孩子鋼琴學習進展情況,必須重視家長在孩子鋼琴學習中的作用。
首先,家長能推動孩子鋼琴的學習。孩子進入鋼琴學習,除需要教師認真教導外,還需要家長的督促與輔導,所以,家長在孩子鋼琴學習過程中的作用還是非常重要的。鋼琴教師與家長之間配合默契,家長能認真領會教師提出的基本要求,研習鋼琴學習方面的知識,并不斷加強自身音樂素養(yǎng)、對孩子鋼琴學習加以輔導與督促,這既能讓孩子鋼琴學習在短時間內取得效果,家長也能品嘗到鋼琴學習的樂趣。家長在讓孩子選擇彈鋼琴后,最主要的是保持好的心態(tài),目的一定要正確,讓孩子選擇學習鋼琴是為了培養(yǎng)對音樂的興趣,為其今后走上音樂之路奠定基礎。家長過早為孩子確定今后專業(yè)方向,還不如精心呵護孩子的成長,讓孩子慢慢積累,積累到一定程度自然會取得良好的成績。這樣做的好處是讓孩子在學習鋼琴時能給予必要的幫助,不是強迫孩子去學鋼琴,這樣的話,家長與孩子在一起練習鋼琴的時候,就能得到孩子的認可,孩子也會在寬松、和諧的氛圍中學習鋼琴。其次,因為孩子年齡偏小,在學習與生活上還不能實現自理,難以獨自學習鋼琴,所以,在孩子彈鋼琴前,家長需要做好思想上的準備,如果對鋼琴的了解的話,應該認識到鋼琴學習的長期性與艱苦性。怎樣培養(yǎng)孩子更好聽課、怎樣家長才能更好輔導孩子練習鋼琴,下面談談談個人看法。
(一)幫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適宜的鋼琴環(huán)境
鋼琴很氣派,一些家庭擺在客廳,還可以個人欣賞。我的建議是最好不要擺放在客廳,因為來往人多,又常開電視、音響。所以,家長應該盡量為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安靜、優(yōu)雅的練習環(huán)境,充分的光線,高低合適的琴凳,是孩子不管在外玩得多瘋狂,一到這,就能靜下心來練琴。比如說,擺在書房或孩子的臥室會更好些。如果擔心空間太小影響音色,可以把琴蓋打開。
(二)陪孩子聽好每一堂課
學鋼琴是一個逐漸進步的過程,在初期的時候,家長應該堅持陪孩子一起練習鋼琴,這樣輔導起來相對簡單。家長雖然沒有親自實踐,但理解能力強,輔導中也能讓孩子更好的理解鋼琴練習要領。所以,家長應該陪孩子聽好每一堂課。
(三)培養(yǎng)孩子的“練習”習慣
上鋼琴課與練習鋼琴,在鋼琴學習中是重要的兩個主體,鋼琴彈奏為技能技巧范圍,上課是教師傳授給學生彈奏鋼琴的技巧與相關的音樂知識的途徑,但關鍵是需要通過練習鋼琴來達到目標。家長培養(yǎng)孩子每天練琴的習慣,規(guī)定練琴的時間與頻次。從孩子身心情況出發(fā),每天從10分鐘練起,每天練習2次,逐漸形成鋼琴練習規(guī)律,用各種方法鼓勵孩子多練,哪怕是很忙,10分鐘也要堅持,不是為了練琴而練琴,而是讓孩子形成一種天天練琴的好習慣。到一定階段,不用家長督促,孩子們已經很自然地把練琴當做吃飯一樣,時間一到,就要進行。所以,前期的付出非常重要。在教琴過程中,作為老師,如果面對因內向、膽小而一時彈不好琴的兒童,我們會與家長溝通,給予孩子成長的空間和時間,并經常去鼓勵他,使他能大膽地表現。
(四)待習慣形成后,為了維持孩子的興趣,可以引導他們多聽自然界聲音,程度較深的孩子多觀摩文藝演出和音樂會,擴大音樂視野,培養(yǎng)樂感。多為孩子創(chuàng)造表現機會,激發(fā)表演欲望和學習的興趣,讓孩子們擁有足夠的自信。一:讓孩子在客人面前表演,在公共課堂表現。二:召開家庭音樂會。三:在學校為同學表演。
兒童初學鋼琴,相對比較簡單,但這是今后彈好鋼琴的重要基礎。所以,當孩子初次彈奏一個樂句或者是由兩個樂句組成的小曲時,就已接觸到鋼琴藝術的基本原理。從該意義上來看,初學并不能降低教師水平。在鋼琴教學中,教師應該使用哪些技巧才能將孩子引上鋼琴學習的正確之路呢?下面重點來談下這一問題。
一、兒童鋼琴教育工作者應有前瞻性。當前,家長讓孩子學習鋼琴是為了開發(fā)學生的智力,為踐行素質教育奠定基礎,并不是彈奏幾首鋼琴曲就能開發(fā)智力的。很多教師在給初次學習的學生講課時,重點應放在手指運動上,不能將完成曲子就是完成教學了。實際上,鋼琴教育者應該具備前瞻性,教師應立足長遠去教導、訓練學生,從每個學生實際特點出發(fā),制訂教學計劃,并不是只強調立竿見影。
二、家長和教師之間密切配合,重點是孩子在上完課后的輔導練習中。幼兒接受鋼琴方面的啟蒙教育,如同其剛學會走路時一樣,離不開父母的指導。當前很多孩子家長認識到輔導的重要。從孩子剛接觸鋼琴開始,就投入一定的時間與精力和孩子一起練習鋼琴。當孩子剛開始接觸鋼琴的時候,家長幫助孩子養(yǎng)成好的練琴習慣。例如,在正式練習鋼琴前,一定要先洗手,修剪指甲,檢查腳墊高度與位置、琴凳高度與位置,為孩子安置燈光便于其練琴,也就是做好各個方面的準備工作,讓孩子在剛開始練鋼琴的時候,能做到專心致志,完成練習基本要求。幼兒練習鋼琴是為了開發(fā)學生智力,家長在上課的時候可以記清楚基本要求,讓孩子養(yǎng)成獨立練琴習慣。家長幫助孩子每天安排練琴的基本內容、規(guī)定練習目標與重點,不能簡單規(guī)定練琴時間,不然只是量的變化,不會實現質的提升。家長應該在孩子練習過程中發(fā)現存在的問題,并能做到和教師及時溝通,想好解決的對策。
參考文獻:
[1]、劉漢.《學鋼琴最怕走彎路》。2010
[2]、 茅為蕙.《孩子學鋼琴,父母先上課》。 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 2011年10月
[3]、楊金秀.《和維尼一起學鋼琴》。未來出版社 2011年10月